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1)
2023(7571)
2022(6060)
2021(5383)
2020(4854)
2019(10785)
2018(10529)
2017(20324)
2016(10811)
2015(11770)
2014(11525)
2013(11632)
2012(10533)
2011(9149)
2010(9704)
2009(9588)
2008(9900)
2007(9209)
2006(8352)
2005(8177)
作者
(29710)
(24662)
(24621)
(23270)
(16045)
(11643)
(11166)
(9384)
(9246)
(9117)
(8401)
(8354)
(8271)
(7861)
(7715)
(7517)
(7350)
(7282)
(7120)
(7019)
(6214)
(6109)
(6053)
(5887)
(5743)
(5571)
(5544)
(5409)
(4849)
(4846)
学科
(70835)
(68103)
企业(68103)
(53460)
经济(53380)
管理(52381)
业经(24665)
(21624)
方法(20155)
(19654)
(17674)
财务(17655)
财务管理(17644)
企业财务(16684)
技术(14853)
农业(14762)
(13252)
(12919)
数学(12663)
数学方法(12505)
企业经济(11923)
(11912)
中国(11604)
理论(11375)
经营(11103)
(10928)
(10462)
技术管理(10002)
体制(9272)
决策(9006)
机构
学院(157818)
大学(151850)
(70731)
经济(69536)
管理(67761)
理学(56986)
理学院(56544)
管理学(55935)
管理学院(55627)
研究(46540)
中国(41010)
(35941)
(31880)
(27549)
财经(27256)
(24929)
(24533)
科学(24053)
(22517)
中心(22309)
(21316)
商学(20482)
商学院(20312)
经济学(20245)
北京(20176)
财经大学(19628)
业大(19603)
研究所(19390)
农业(19175)
经济管理(18312)
基金
项目(92817)
科学(75796)
研究(72335)
基金(68831)
(57265)
国家(56614)
科学基金(51707)
社会(48155)
社会科(45714)
社会科学(45703)
(37636)
基金项目(35728)
教育(32385)
自然(32037)
自然科(31391)
自然科学(31383)
自然科学基金(30915)
编号(29125)
(29104)
(27651)
资助(27537)
成果(23222)
(23119)
(20557)
创新(20470)
(20328)
(20156)
重点(20095)
国家社会(19760)
课题(19600)
期刊
(89106)
经济(89106)
研究(50646)
中国(34091)
(33402)
管理(33076)
(24889)
科学(18410)
(17815)
金融(17815)
技术(17084)
业经(17035)
农业(16704)
学报(16450)
教育(15398)
财经(14441)
大学(14151)
经济研究(13527)
学学(13109)
(12599)
(11554)
技术经济(11154)
问题(11037)
财会(10625)
(9430)
会计(9224)
世界(9195)
现代(9193)
经济管理(8738)
商业(8660)
共检索到25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兴渭   姜晓峰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仍是当前理论界和经济工作部门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本文仅就国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国营经济比重下降的原因以及进一步搞好国营经济的对策等问题,作些探讨,以便讨论. 一、国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营企业的发展比重呈下降的趋势.从统计材料看,在生产领域中,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国营大中型施工企业是我国工程建设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筑业在城市各业中率先进行了改革,使国营大中型施工企业的经营机制得到了一定改善,企业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由于近几年企业外部环境变化较大,企业内部管理薄弱,大中型企业困难较多,效益下降,后劲不足。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特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富华  
作者认为,国营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制度与发展商品经济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进行国营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企业的财产制度、领导制度和劳动工资制度的创新.企业财产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包括对所有权的微观运用中的行使者或支配者、企业资产的独立性、企业资产运行中的风险责任、企业破产后的资产处理作出法律规定.企业领导制度的创新包括:确定董事会是企业最高决策机构;总经理负责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建立企业的监事会.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的创新包括:国家控制工资总额,内部分配企业自主决定;企业职工实行招聘制;职工有权选择企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特别是中央工作会议关于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要求,结合建筑业的实际,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施工企业,要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改善企业外部条件。为此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湖南省建委、计委、财政厅、劳动厅、建行、税务局联合发出这个《通知》的要点是: 增加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全省国营施工企业继续执行技术装备费专项基金制度;从省财政部门每年拨给省建委200万元,用于建筑行业技术改造和贴息贷款;今年建设银行再增加1000万元技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经法  吴敬阳  
近年来,理论界对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由于大中型国营企业与国家财政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所以有必要从肘政角度,对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作些探讨。一、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的财政意义 (一)大中型国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大中型国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从量上看,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大中型国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有为  
一、税负不公平是国营企业活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国营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提高国营企业的活力,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国营企业活力不足,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低于非国营企业,如果这种趋势任其延续下去,就有可能动摇国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国营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光召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宏伟的事业。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关系到党的命运,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保证和促进我院的改革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十年动乱使我们丧失了不少宝贵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超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整个现代社会日益成为技术与知识的社会。谁拥有最新的技术和知识,谁就能组织最新的产品、掌握最新的工艺、开拓最新的市场。所以,现代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技术、知识的竞争。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把加快技术改造和推动技术进步作为中心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展良  
一、关于搞好搞活国营企业的标志问题一个好的标准、标志以其具有目标性、针对性、适用性、简明性、完整性为要领。根据国营企业的现状和10年搞活国营企业的成就和症结,其搞好搞活的标志可作如下规定:第一,根据企业独立经营应有的规范要求,国营企业依法具有充分的自主运作权力;第二,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耘  
本文试从结合广西目前大、中型企业现状出发,在分析大、中型企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目前大、中型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的若干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鹤龄  杨仪厚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关系列整个改革的成败。而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必须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改善外部条件入手。从哲学观点上讲,就是加强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要搞好国营人中型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企业要搞好是非常困难的。金融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供给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明  
从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到中央工作会议,党和国家把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提到相当的高度加以认识和实践。这不仅有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而且也有道德意义。“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个命题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一从全局看,经济效益差是我国经济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一直讲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际上这个目标并未完全达到,经济发展大体上是粗放的产值速度型。自觉或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俊  
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必须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如何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立人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决策已经起步,现在到了关键阶段,值得重提和进一步给力。企业西迁,有利于东中西部互补,降低宏观的交易成本,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一着。要从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精准确定西迁企业类型,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期待在"十三五"规划中对企业西迁进一步给以关注、部署和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