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9)
- 2023(9072)
- 2022(7960)
- 2021(7430)
- 2020(6365)
- 2019(14833)
- 2018(14683)
- 2017(29413)
- 2016(16281)
- 2015(18267)
- 2014(18583)
- 2013(18580)
- 2012(17729)
- 2011(16154)
- 2010(16391)
- 2009(15249)
- 2008(15520)
- 2007(14186)
- 2006(12227)
- 2005(11173)
- 学科
- 济(67241)
- 经济(67174)
- 管理(45713)
- 业(45644)
- 企(36108)
- 企业(36108)
- 方法(32843)
- 数学(29554)
- 数学方法(29214)
- 农(19876)
- 财(19294)
- 中国(16804)
- 贸(15147)
- 贸易(15144)
- 易(14778)
- 学(14133)
- 制(13792)
- 业经(13032)
- 地方(12868)
- 农业(12643)
- 银(11864)
- 银行(11840)
- 务(11815)
- 财务(11787)
- 财务管理(11760)
- 行(11290)
- 策(11254)
- 企业财务(11167)
- 融(11046)
- 金融(11044)
- 机构
- 学院(237485)
- 大学(237162)
- 济(101095)
- 经济(98893)
- 管理(89952)
- 研究(82406)
- 理学(76853)
- 理学院(75996)
- 管理学(74663)
- 管理学院(74207)
- 中国(63760)
- 科学(49931)
- 京(49355)
- 财(48439)
- 农(43131)
- 所(43106)
- 研究所(38922)
- 中心(38595)
- 财经(37918)
- 江(36818)
- 业大(35703)
- 经(34360)
- 农业(34154)
- 经济学(31424)
- 北京(31118)
- 范(30570)
- 师范(30272)
- 州(29260)
- 院(28939)
- 经济学院(28515)
- 基金
- 项目(152192)
- 科学(119174)
- 研究(110421)
- 基金(110407)
- 家(96267)
- 国家(95475)
- 科学基金(80779)
- 社会(69035)
- 社会科(65491)
- 社会科学(65470)
- 省(59164)
- 基金项目(57593)
- 自然(52576)
- 教育(51381)
- 自然科(51341)
- 自然科学(51322)
- 自然科学基金(50449)
- 划(50369)
- 资助(46906)
- 编号(45227)
- 成果(37981)
- 部(34650)
- 重点(34559)
- 发(32794)
- 课题(31490)
- 创(31110)
- 性(29992)
- 科研(29644)
- 教育部(29456)
- 创新(29158)
- 期刊
- 济(109904)
- 经济(109904)
- 研究(70982)
- 中国(44575)
- 农(38844)
- 财(37928)
- 学报(37421)
- 科学(33792)
- 管理(31336)
- 融(28102)
- 金融(28102)
- 大学(27819)
- 学学(26336)
- 农业(25728)
- 教育(23826)
- 技术(19832)
- 财经(18974)
- 经济研究(18336)
- 业经(17634)
- 经(16232)
- 问题(14736)
- 业(13657)
- 贸(13534)
- 技术经济(12126)
- 理论(12001)
- 统计(11878)
- 版(11468)
- 国际(11393)
- 商业(10938)
- 实践(10805)
共检索到355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小梵 汪传敬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操作空间,得出有效性不足和操作空间有限的结论。其原因在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了这种状况。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德忠 秦丽
我国货币政策成功运行的基础条件并不具备,缓解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压力的目标通过货币政策难以达到,因此,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建立利率与投资的正常关联;政府淡出竞争性强的私人投资领域,改革现有投融资本体制;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减弱大城市过大的集聚功能;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强化国有企业的投资约束等措施是我国强化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治宇
摘要押运用非结构化实证分析方法来考察我国1996年1月至2004年6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我的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消费物价水平CPIGranger原因,但M1变动对CPI变动的贡献率只有1.5%左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强 张晓峒 司颖华
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本文论证了因子扩展的向量自回归(FAVAR)模型可以弥补VAR模型在宏观经济变量选取方面不足问题,并借助更有效的因子个数确定最小熵方法,从选取的我国35个具有代表性的宏观变量中提取了6个共同因子,基于这些因子扩展的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表明FAVAR模型与VAR模型相比,FAVAR模型中产出变量和价格变量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效应能被更完整地反映出来。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非对称性 FAVAR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柴定国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在信贷市场运用方式和资本市场运用方式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以增强我国金融企业在加入WTO后的应对能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市场 资本市场 有效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春玲 胡建渊
理性预期学派及其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系统建立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弥补了长期以来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中性命题重新认识以及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变途径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理性预期理论模型的分析,说明即使是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宏观的货币政策调控仍然是有效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娟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操作性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货币在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的作用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存的情况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率与名义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实际的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表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十分有限。今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创造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中东
从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与质量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时滞三个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分析,不难看出,货币政策已成为我国调控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应该密切关注货币数量特别是M2的变动、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和货币政策时滞等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以利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梅
一、利率下调对投资需求的影响 投资需求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与现行利率的对比关系,只有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超过现行利率,投资才会实际发生。投资预期收益率首先取决于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价格。在当前内外贸不旺,消费需求不足,价格下滑的外部宏观环境制约下,投资需求缺乏扩张的基础,利率下调虽然总体上可以降低投资的成本,增加投资的收益,但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没有消除,调低贷款利率的投资扩张作用自然大打折扣。 随着社会资本积累规模的扩大,资本边际效率有相对下降趋势,这客观上要求不断降低贷款利率,以保证投资者有利可图,但是仅仅降低利率,有时候还不能使之资本边际收益率平衡,许多借款成本的存在仍旧使得投资成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 货币供应量 传导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