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0)
- 2023(8722)
- 2022(7065)
- 2021(6906)
- 2020(5352)
- 2019(12090)
- 2018(11842)
- 2017(22156)
- 2016(12131)
- 2015(13249)
- 2014(12759)
- 2013(12661)
- 2012(11739)
- 2011(10738)
- 2010(10555)
- 2009(9571)
- 2008(9239)
- 2007(8400)
- 2006(7604)
- 2005(6648)
- 学科
- 农(51229)
- 济(48744)
- 经济(48693)
- 业(36882)
- 农业(34809)
- 管理(22031)
- 业经(17461)
- 地方(15631)
- 企(13731)
- 企业(13731)
- 中国(13677)
- 农业经济(12573)
- 方法(11956)
- 发(11117)
- 制(10584)
- 数学(10427)
- 数学方法(10282)
- 村(9691)
- 农村(9669)
- 收入(9631)
- 学(9387)
- 发展(9309)
- 展(9291)
- 土地(8807)
- 财(8718)
- 分配(8140)
- 体(7773)
- 建设(7709)
- 策(7642)
- 及其(7490)
- 机构
- 学院(163723)
- 大学(155750)
- 济(64235)
- 经济(62733)
- 研究(59526)
- 管理(58736)
- 农(51594)
- 理学(50442)
- 理学院(49822)
- 管理学(48899)
- 管理学院(48607)
- 中国(47134)
- 农业(38701)
- 科学(37497)
- 京(33187)
- 业大(32276)
- 所(30022)
- 中心(29890)
- 研究所(27246)
- 江(27230)
- 财(27207)
- 范(25053)
- 师范(24895)
- 农业大学(23721)
- 省(22405)
- 州(21646)
- 院(21215)
- 财经(20755)
- 北京(20146)
- 师范大学(19468)
- 基金
- 项目(112896)
- 研究(88383)
- 科学(88297)
- 基金(78946)
- 家(69037)
- 国家(68220)
- 科学基金(57063)
- 社会(55119)
- 社会科(51395)
- 社会科学(51382)
- 省(47149)
- 基金项目(42990)
- 编号(39268)
- 教育(38430)
- 划(38386)
- 自然(34208)
- 自然科(33268)
- 自然科学(33263)
- 自然科学基金(32623)
- 成果(31466)
- 农(30673)
- 资助(28880)
- 发(27709)
- 课题(26607)
- 重点(25460)
- 部(24410)
- 创(23418)
- 性(23000)
- 制(22387)
- 发展(22373)
共检索到254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占锋
1978年以来,在中央政府强力推进下,我国农村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贫困也出现新的特征:从普遍性贫困过渡为结构性贫困;由区域性贫困逐渐转为个体性贫困。这就使得扶贫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本文以秦岭山区5个贫困村的调查为例,旨在分析当前西部农村贫困的特征及其内在的演化规律,以便为政府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和转向扶贫路径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 贫困特征 扶贫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颜强 王国丽 陈加友
贫困农村在生态特色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资源禀赋条件,但如何切实帮扶贫困群众借助农产品电商渠道精准、长效脱贫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文章首先系统地阐述了电商精准扶贫的定义、内涵、特征及作用范围;其次,结合贵州地方实践,分析了电商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即增收扶贫、节支扶贫、提能扶贫,并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第三方组织参与型、贫困户主动参与型的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最后,围绕扶贫工作机制、电商人才、基础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贵州省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商精准扶贫 路径 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柳建平 刘卫兵
本文利用甘肃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半对数模型和Logit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了农户劳动力教育年限和教育水平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教育对贫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对农户收入有显著影响,随着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收益率也随之提高;农户劳动力教育水平对减少贫困有显著影响,农户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地降低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特别是高中(中职)教育对降低贫困的效应更为显著。根据以上实证结果,本文针对西部农村贫困实际就目前的教育扶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农村 教育扶贫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维杰
扶贫开发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减贫的有效性方面,更体现在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方面。一旦扶贫开发工作没有真正瞄准贫困群体,扶贫开发的成效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扶持的对象不再是贫困(群体),而是其他甚至是富裕群体。本文根据对中国扶贫开发策略的演变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分区规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分析,指出了现有扶贫开发模式没有有效瞄准贫困群体的不足,提出了开展贫困村分类的建议及其贫困村分类的"指标打分贫困村分类法"和"二元检索贫困村分类法"。贫困村分类不仅能够使扶贫开发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群体,极大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更能体现扶贫开发的公平公正,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
关键词:
贫困村分类 扶贫开发成效 针对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赖景生
新时期西部农村反贫困,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分析表明,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除了人口数量大分布广之外,还呈现贫困程度深、边境性、民族性与脆弱生态环境空间分布高度一致性等新的特征。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必须将农村反贫困问题纳入其要义之中。
关键词:
西部农村 贫困 特征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庆林
中国要在本世纪内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西部是重点,农村是关键,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中西部农村贫困问题。西部作为中国的半壁江山,其价值远远超越了资源基地这一经济层次。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将是中国政府本世纪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贫困状况197...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左停 唐丽霞 李小云
本文是对我国农村政策在贫困村实施情况调查的总结,本研究发现农村政策在贫困村的覆盖率普遍不高,政策设计过程中的考虑不周排挤了贫困村的受益,贫困村农民对政策的知晓程度和满意程度也普遍偏低,农村政策对农村反贫困的作用受到了其政策设计和政策实施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政策 反贫困 贫困人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丽华
本文在阐述湘西八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及构成变化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瞄准地缘性贫困群体、促进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劳动力流动和保护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扶贫政策 贫困人口分布 劳动力群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华
本文通过对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扶贫开发调查和定点贫困调研,描述了农村剩余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及其生计阻碍因素;分析了1986年以来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分析了扶贫资源瞄准和使用偏离地缘性贫困群体、扶贫工作重点集中于就地开发建设物质资本及就业援助政策缺失的问题及其后果;依循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探寻了扶贫政策取向,提出国家扶贫资源和项目必须瞄准地缘性分布的贫困群体,以人力资源投资开发为扶贫开发的重心,把就业援助政策作为扶贫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春光 单丽卿
农村产业扶贫政策作为国家在贫困地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核心是在农业生产层面对小农逻辑进行全面改造,即从"为生存而生产"向"为市场而生产"转型。但是,旨在"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的产业扶贫政策,并不能达成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乃至遭遇失败,产生了"小农境地"。本研究对一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实践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揭示了为何政策实践会陷入"动员—失败—再动员"的困境,讨论了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围绕"国家、农民和市场"关系,通过对产业扶贫政策的反思,发现国家在"改造农民"和"驾驭市场"方面面临的双重困境,原因在于政策定位和聚焦不合理。由此本文提出了产业扶贫政策应该进行"服务转向",即要以农业基础设施建
关键词:
产业扶贫 回应 商品化 风险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华
通过与秦巴山区某县B村村三委会班子的座谈以及对该村29户贫户的入户调查,笔者发现B村"穷根子"拔除难度较大,贫困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医疗教育支出占比极高,残障、疾病、年老、上学是致贫主因;收支结余较低,房屋居住危漏率较高。除了贫困户自身制约因素外,当前实施的各项脱贫举措也存在一些问题,用精准的视角加以审视,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仍需再"精准发力",持续细化落实"一户一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协同各项帮扶举措,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关键词:
农村 脱贫攻坚 实践困境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庆 樊新生 高更和 杨慧敏
以秦巴山区11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探讨贫困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贫困村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明显,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与2004年相比,2014年贫困村的空间集聚规模较小,集聚中心数量较多;库区是贫困村的主要集聚地,随着时间推移贫困村的分布呈现远离库区和向乡镇中心附近集聚的趋势。在影响因素分析上,泊松回归的结果表明,自然地理特征、地理区位特征、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政策因素均对贫困村区位具有显著影响。但随时间推移,贫困村分布的具体影响因素呈现一些新的变化,同一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影响方向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蔡昉
通过回顾农村贫困的变化阶段,本文认为中国农村贫困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贫困分布由区域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贫困人口的构成也以边缘化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扶贫政策也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需要从瞄准区域的政策向瞄准个体的政策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重要。而本文的分析表明,更明确地细分贫困群体,集中使用扶贫资源是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贫困性质 扶贫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线 扶贫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秦岭山区农村社会空间演化研究——以陕西秦岭山区三县为例
劳动力外流背景下西部贫困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基于陕西秦岭的调查
基于乡村多功能理论的贫困村域演变特征与振兴路径探讨——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
“教育致贫”悖论解析及相关精准扶贫策略研究——以甘肃14个贫困村为例
四川秦巴山区贫困特征及扶贫模式研究
工作换福利与贫困社区治理:公益性岗位扶贫的双重效应——以秦巴山区一个行动研究项目为例
转轨变型时期农村金融扶贫的难点与对策——对湘西部分贫困县的调查
恢复力视角下秦岭贫困山区乡村振兴潜力研究
农村贫困治理的范式转型与未来路径——兼议产业精准扶贫的推进路径
贫困山区农村衰落的特征及诊断——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