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89)
2022(1953)
2021(2121)
2020(1780)
2019(4311)
2018(4225)
2017(8392)
2016(4796)
2015(5464)
2014(5528)
2013(5611)
2012(5512)
2011(4815)
2010(5027)
2009(4861)
2008(5225)
2007(4746)
2006(4436)
2005(4438)
2004(3920)
作者
(13869)
(11476)
(11426)
(11194)
(7525)
(5682)
(5158)
(4512)
(4418)
(4247)
(4079)
(3914)
(3734)
(3713)
(3708)
(3640)
(3517)
(3495)
(3314)
(3262)
(2925)
(2812)
(2801)
(2747)
(2655)
(2599)
(2578)
(2443)
(2421)
(2351)
学科
(21651)
经济(21612)
(16792)
管理(16740)
(14816)
企业(14816)
(8898)
方法(8430)
数学(7322)
数学方法(7192)
(6717)
财务(6704)
(6692)
财务管理(6691)
企业财务(6491)
(6348)
中国(5348)
地方(5287)
业经(4460)
(4457)
农业(4006)
体制(3692)
(3656)
银行(3656)
(3429)
(3415)
金融(3415)
(3379)
(3076)
(2884)
机构
学院(68813)
大学(68560)
(27760)
经济(27069)
管理(26229)
研究(23201)
理学(21310)
理学院(21065)
中国(20756)
管理学(20625)
管理学院(20496)
(16766)
(15988)
科学(12921)
财经(12370)
(12168)
(12034)
中心(11922)
(11135)
北京(11037)
(10235)
研究所(10162)
(10011)
(9264)
师范(9213)
财经大学(9151)
(8848)
(8790)
人民(8253)
业大(8246)
基金
项目(36979)
科学(28993)
研究(27820)
基金(26631)
(22113)
国家(21886)
科学基金(19239)
社会(17096)
社会科(16080)
社会科学(16073)
基金项目(14120)
(13565)
教育(13036)
自然(12852)
自然科(12563)
自然科学(12557)
自然科学基金(12343)
(12072)
资助(11863)
编号(11769)
成果(10513)
(8458)
课题(8378)
重点(8011)
(7782)
教育部(7379)
人文(7326)
(7298)
(7162)
大学(7143)
期刊
(37518)
经济(37518)
研究(24833)
中国(15958)
(15200)
(12457)
金融(12457)
管理(10679)
(9753)
学报(8312)
科学(8088)
教育(7816)
财经(6891)
大学(6560)
学学(6079)
农业(6051)
(5842)
业经(5794)
问题(5320)
技术(5274)
理论(4866)
经济研究(4770)
会计(4456)
财会(4411)
实践(4304)
(4304)
(3878)
(3635)
(3503)
(3413)
共检索到121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尹中立  
随着股市的不断下跌,很多问题和困惑被投资者提出来,如:中国经济增长全球最快,为什么中国股市却"熊"冠全球?再如:是否能够让养老金进入股市?中国股市有没有投资价值?政府究竟是否应该救市?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已经哀鸿遍野,而一级市场却有700多家公司在排队上市,可谓"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延慧  周建中  
自2004年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我国中央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鼓励股市发展,抑制房市泡沫,但股市总体还是持续下跌,房价却一路“高歌猛进”,两市对政策的敏感性大大降低。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扭曲我国房市与股市的因素:一是制度设计的缺陷;二是利益集团的联手造势;三是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最后分析了我国房市与股市被扭曲的深层原因。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德宏   孙亚婕  
本文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员工持股计划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现(1)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增大了股价崩盘风险;(2)员工持股计划主要通过大股东侵占机制、管理层自利机制以及信息披露质量机制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3)员工持股计划中高管认购比例越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大;(4)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大股东不具有相对控股权并且公司未面临外部收购风险时,员工持股计划使股价崩盘风险增加的效果更加显著。本文集中探讨了2014年《指导意见》出台后,上市公司重新推行的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拓展了员工持股计划的经济后果,揭示了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过程中大股东侵占及管理层自利行为抑制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并产生的严重激励扭曲问题。本文对推动员工持股计划良性发展以及完善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洪波  张松峰  
1872 年 7 月的一天下午三四点钟, 在上海霞飞路上一栋别墅里, 满清政府著名的洋务派官员、"红顶商人"盛宣怀当众宣布:"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了!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栾信杰  
近年来,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 组织规则框架内的例外措施受到许多非议。原则上,反倾销与竞争政策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对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反竞争行为加以抵制,保护和促进竞争,避免市场扭曲。但事实上,反倾销已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反倾销因主要维护特定的“国内产业”(domestic industries)利益,而对受到所谓“倾销”损害的国内产业的效率、倾销商的市场权力及消费者利益等因素则很少顾及,结果导致竞争发生严重扭曲。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耿建新  刘东  
股市、股价与公司会计管理耿建新,刘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亦即组建股份制企业。这不仅要求企业有清晰的产权结构,还要求我国有健全的资本市场。从目前来看,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并不理想,股票市场低迷,股价涨落无序,这种状况不利于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泽先  马荣  
股价的波动能够促使股票市场进行自发的调节,但是过度波动将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为此,本文从股价波动研究出发,探讨了股市调控的几个方面的问题,研究得出了若干重要结论,这些结论对股市调控的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中青年经济学家魏杰近日说,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十分严重的问题是“通货腐致”。魏杰认为,发生“通货腐败”的主要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园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珉  
近几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加速,国内棉花的供求形势愈来愈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受到国际棉花价格的冲击。1995年以来,我国棉花进出口贸易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持续净进口,其主要原因是国内与国际棉花价格形成大幅度逆差。预计,在未来一年里,中国棉花的进口数量会有所减少,但出口形势仍不乐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晨松  
被拖欠货款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阻碍。以2007—2020年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商业信用扭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大客户欠款金额的增加,中小板上市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上升,原因是商业信用扭曲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了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会计稳健性高,大客户欠款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有所减弱;而公司商业信用供给过度会进一步加剧大客户欠款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商业信用扭曲的整治,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降低中小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家新  刘曦  
增发公告的股价效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相关的91家公司股价变动情况,对公开增发公告与定向增发公告,以及定向增发中不同募资投向的各种股价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方式的增发公告之间,不同募资投向方案之间的股价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对市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根据研究结果还得出了目前我国股市的一些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杰山  
沪深股市股价存在着相关关系,可以利用两市的综合指数作为研究的资料依据,计算得到相应的相关系数,来了解二者的相关程度。另外,沪市和深市的股票投资风险程度如何,可以通过计算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年末收盘价标准差,进而计算得到标准差系数,来对比说明沪深股市股票投资风险程度的大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姜大广  何小锋  
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行折价问题被认为是股票IPO异象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关于此现象研究的理论层出不穷,但始终没有定论,这已经成为困扰金融学家的一个谜题。而中国的IPO折价幅度更是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分析,从信息不完全的角度出发,通过简化的分离均衡模型,对IPO折价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自身情况进行讨论,认为IPO折价是高质量发行人向投资者发送的信号,并通过后续发行弥补损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其最优选择,从而使高质量的股票发行人与低质量的股票发行人相分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晓闻  方意  梁璐璐  
研究汇率与股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传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次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我国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的非线性关系问题,发现股市周期和股市规模在汇率与我国股价变动的非线性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因股市周期和股市规模不同而表现各异。此外,实证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金融市场仍处于不成熟且资本受到管制阶段这一事实,因而我国政府应进一步放开资本管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进而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现代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