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5)
2023(4810)
2022(3888)
2021(3265)
2019(6045)
2018(5845)
2017(11254)
2016(5720)
2015(6632)
2014(6672)
2013(6806)
2012(6818)
2011(6636)
2010(6945)
2009(6476)
2008(6114)
2007(5655)
2006(5410)
2005(5105)
2004(4651)
作者
(19141)
(16192)
(16191)
(15458)
(10436)
(7654)
(7342)
(6221)
(6164)
(5777)
(5704)
(5448)
(5341)
(5218)
(5063)
(4954)
(4700)
(4599)
(4570)
(4220)
(4160)
(3916)
(3914)
(3807)
(3795)
(3689)
(3513)
(3266)
(3126)
(3116)
学科
(53372)
经济(53340)
地方(17050)
管理(14581)
方法(13002)
地方经济(12508)
数学(11307)
数学方法(11267)
(11065)
中国(9831)
(9360)
业经(8519)
(7978)
企业(7978)
(7859)
环境(6841)
经济学(6619)
(6217)
金融(6216)
(6166)
(6003)
贸易(5997)
(5677)
(5627)
农业(5619)
(5445)
(5252)
银行(5248)
(5226)
产业(5160)
机构
学院(96962)
大学(96366)
(54714)
经济(53801)
研究(42460)
管理(32963)
中国(31714)
理学(27178)
理学院(26787)
管理学(26455)
管理学院(26248)
科学(23066)
(22067)
(21367)
(20731)
研究所(19804)
经济学(18322)
中心(18056)
财经(16784)
经济学院(16109)
(15065)
(15037)
(14901)
(14199)
北京(13809)
科学院(13769)
(12629)
师范(12573)
财经大学(12168)
(11896)
基金
项目(57983)
科学(45559)
研究(42481)
基金(42450)
(37239)
国家(36998)
科学基金(30750)
社会(29337)
社会科(27861)
社会科学(27854)
基金项目(21883)
(21254)
(18036)
自然(17915)
资助(17502)
教育(17381)
自然科(17362)
自然科学(17357)
自然科学基金(17019)
编号(15637)
(14986)
重点(13556)
(13163)
经济(13045)
国家社会(12974)
成果(12776)
(12602)
发展(12554)
(12408)
中国(11422)
期刊
(71709)
经济(71709)
研究(35977)
中国(19332)
(15210)
管理(14355)
科学(13180)
(13029)
经济研究(12753)
学报(12719)
(10958)
金融(10958)
财经(9637)
大学(9619)
学学(9326)
问题(9165)
(8589)
业经(8570)
农业(8539)
技术(8327)
(7429)
国际(7135)
世界(6983)
技术经济(6798)
统计(5789)
经济问题(5774)
资源(5620)
经济管理(5425)
改革(5251)
(5251)
共检索到164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光  杨京英  
从1991年5月至1992年11月。我国经济在黄灯区运行近19个月之后,1992年12月宏观经济运行进入红灯区,1993年一季度经济发展速度继续加快,持续显示红灯,经济运行出现过度扩张端倪,应采取有效宏观调控手段,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宏观经济监测系统显示,我国经济在经过1991年下半年和1992年前11个月加速成长阶段之后,1992年12月宏观经济动态监测指数从黄灯区转入红灯区运行,1993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显现过热态势,动态监测指数M1持续在红灯区90%处运行,1-3月灯号均显示红灯。从构成监测指数的10项同步指标看,1993年3月份亮红灯的有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收入、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志凌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样判断当前经济阶段,国内外的认识分歧很大。既有持续震荡下行说,也有正在筑底即将反弹说。但是,如果我们对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轨迹进行冷静分析,就会发现经济增长似乎已经步入新的轨道。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上升通道,时间长达27个季度。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环境剧烈变动,GDP增长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201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呈现出十大突出亮点。一、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增速名列世界前茅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小玉  
一、影响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因素2006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政策层面利好因素较多,农业与农村经济呈现出开局良好,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基本特点 (一)全年粮食生产形势好转 1,夏粮增产4.8%。据夏粮主产区实割实测和非主产区统计,2004年全国夏粮单产达到268公斤/亩,比上年提高18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夏粮总产量达到10104万吨(2021亿斤),比上年增加467万吨(93亿斤),增长4.8%,扭转了连续四年减产的局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祁京梅  
地区经济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和特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祁京梅在宏观经济形势日益趋好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微观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诸多原因造成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悬殊较大,地区差距十分明显。为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谢伏瞻  刘世锦  卢中原  李建伟  王召  宣晓伟  
经过2002~2004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05年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就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物价水平稳步回落,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贸易顺差过多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主要是贸易摩擦加剧并呈常态化,石油价格高位徘徊,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慢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力歌  李素芳  夏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宏源  李国斌  张根明  陈明星  
一、宏观环境有所改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1.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1)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减少财政赤字、控制信贷规模、压缩基本建设,以及在经济适度增长的条件下,争取今年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有显著下降。(2)目前经济处于1991-1996年经济周期收缩期的最后阶段,企业更新改造的市场动力不足,而且政府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新开工项目,因此投资需求相对较弱。(3)国家较大幅度地调整了外贸政策:降低出口退税率和进口关税税率、取消出口信贷优惠等,这将使我国的外贸状况发生明显变化。(4)市场消费将更趋活跃。主要原因有:1995年农业大丰收,丰富和保证了市场供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金人庆  卢中原  余斌  李建伟  
最近,经济运行朝着年初提出"双防"方针时所预期的方向发展。消费价格涨幅趋缓,增长过热的风险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比原来估计的要多,影响要大,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物价涨幅仍处高位,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通胀的中长期压力不容忽视;经济增长则面临外需下滑、内需不稳、困难增加等多重压力。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缓通胀,稳增长,促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米建国  李建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1月1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刘苏社指出,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稳”“进”“好”的特征。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刘迎秋  吕风勇  
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再次经历了一个从明显下滑到初步企稳的过程。尽管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处于低位,但经过2011~2012年较大幅度和较长时间的回调,大部分企业在产能和存货等方面的调整已经进行得比较充分,经营状况有所改善,赢利能力有所提高。不过,宏观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复苏,甚至威胁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关注并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和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