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7)
- 2023(7443)
- 2022(6167)
- 2021(5555)
- 2020(4497)
- 2019(10279)
- 2018(10001)
- 2017(19975)
- 2016(10572)
- 2015(11908)
- 2014(11991)
- 2013(11930)
- 2012(11628)
- 2011(10834)
- 2010(11550)
- 2009(10917)
- 2008(10754)
- 2007(9949)
- 2006(9419)
- 2005(8835)
- 学科
- 济(68379)
- 经济(68332)
- 管理(31269)
- 业(27490)
- 企(21602)
- 企业(21602)
- 方法(19081)
- 地方(18527)
- 数学(16579)
- 数学方法(16405)
- 中国(15862)
- 农(14519)
- 地方经济(13033)
- 业经(12380)
- 财(11619)
- 制(11486)
- 学(11386)
- 策(10502)
- 贸(9577)
- 融(9572)
- 金融(9572)
- 贸易(9571)
- 农业(9555)
- 银(9470)
- 银行(9468)
- 行(9247)
- 易(9218)
- 环境(8448)
- 及其(8224)
- 体(8123)
- 机构
- 学院(164061)
- 大学(162347)
- 济(84284)
- 经济(82646)
- 研究(62903)
- 管理(60929)
- 理学(50818)
- 理学院(50279)
- 管理学(49647)
- 管理学院(49313)
- 中国(48564)
- 财(38383)
- 京(33915)
- 科学(32678)
- 所(31517)
- 财经(29259)
- 研究所(27878)
- 中心(27854)
- 经济学(27123)
- 江(26575)
- 经(26374)
- 经济学院(23915)
- 北京(22220)
- 院(22039)
- 农(21847)
- 范(21570)
- 师范(21469)
- 财经大学(21295)
- 州(20595)
- 业大(18382)
- 基金
- 项目(95667)
- 科学(76463)
- 研究(74604)
- 基金(69631)
- 家(58714)
- 国家(58207)
- 科学基金(50045)
- 社会(49966)
- 社会科(47375)
- 社会科学(47364)
- 省(36212)
- 基金项目(34912)
- 教育(33531)
- 划(29985)
- 编号(29902)
- 资助(29746)
- 自然(28981)
- 自然科(28258)
- 自然科学(28253)
- 自然科学基金(27760)
- 成果(26041)
- 发(22760)
- 部(22070)
- 课题(21725)
- 重点(21545)
- 国家社会(20710)
- 性(19728)
- 发展(19629)
- 教育部(19479)
- 展(19350)
- 期刊
- 济(107476)
- 经济(107476)
- 研究(60270)
- 中国(33567)
- 财(27958)
- 管理(25457)
- 融(21123)
- 金融(21123)
- 农(20706)
- 科学(19354)
- 经济研究(18423)
- 学报(17746)
- 教育(16502)
- 财经(15846)
- 业经(14969)
- 技术(14934)
- 大学(14621)
- 经(13886)
- 学学(13813)
- 农业(13574)
- 问题(13547)
- 贸(11670)
- 国际(10682)
- 技术经济(10203)
- 世界(10118)
- 统计(9059)
- 经济问题(8637)
- 经济管理(8456)
- 现代(8283)
- 改革(8194)
共检索到273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米建国 李建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武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对各类经济主体和地方政府的意义是显见的。研判这类走向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国民经济总体远行态势的判断 ;二是依据上述判断运用宏观调控原理演绎出的政策组合 ,由此得出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趋势 ,做到未雨绸缪。
关键词:
宏观调控 GDP研判标准 政策组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宏源 李国斌 张根明 陈明星
一、宏观环境有所改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1.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1)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减少财政赤字、控制信贷规模、压缩基本建设,以及在经济适度增长的条件下,争取今年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有显著下降。(2)目前经济处于1991-1996年经济周期收缩期的最后阶段,企业更新改造的市场动力不足,而且政府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新开工项目,因此投资需求相对较弱。(3)国家较大幅度地调整了外贸政策:降低出口退税率和进口关税税率、取消出口信贷优惠等,这将使我国的外贸状况发生明显变化。(4)市场消费将更趋活跃。主要原因有:1995年农业大丰收,丰富和保证了市场供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葛兆强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陷入了一场持续的经济衰退之中。这场经济衰退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周期性衰退,而是典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因而,在应对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方面,尽管财政政策是关键的,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则是根本。中国目前也出现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迹象,政府出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正确有效的。但是,基于全球危机影响的长期性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收入分配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当前的宏观经济指标处于合理的运行区间,不应再推出大规模的财政金融刺激政策。不能用短期分析框架来进行长期经济决策,必须通过鼓励技术和制度创新使经济保持长期活力现阶段必须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既要防止为调结构而不顾经济下滑的错误观点,也要防止借"稳增长"之名而行"造城运动"之实。当前应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积极盘活存量资金,使资金服务于调结构大局。
关键词:
微刺激 稳增长 调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涛
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些看法江涛去年12月,一些城市曾一度出现部分群众争购家电、金银首饰等商品的现象。与此同时,在金融活动方面,储蓄存款增势有所下降,货币投放有所增加。由此,有些同志认为:“现有的情况颇有点类似干1988年”,并因此判...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树青
20 0 2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不会像 2 0 0 1年那样呈逐季下降趋势 ,可能出现比较平稳的上升。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通货紧缩的趋势扩大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基本上还没有得到解决 ,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在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 ,应研究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的时间和力度 ,不能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期化和长期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谢伏瞻 张军扩 张小济 谢扬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估价 199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呈现出一些重要特点。第一,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继续取得明显成效,物价水平回落至低位,但基础尚不稳固。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从2月份起呈回落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6月份降至5.9%,上半年平均为7.1%。物价回落首先是由于近两年涨幅最大的食品价格回落,影响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李朱
中国经济2001年依然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拉动。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200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放在扩大内需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从过去的扩大支出为主转变到启动民间投资、实施结构性减税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进而放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力。货币政策的重点是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今年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面临极为复杂的局面,既要防止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刺激政策过早退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下滑,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把握好政策调控的尺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与主流经济学的"实物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货币经济"的分析方法,表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滞胀"的危险,提出以16%的名义GDP增长率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调整失衡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 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兆安
2015年,我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诸多不确定因素,该文对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20余项国内外经济变量进行逐一分析,剖析了其中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提出我们应对其严密关注并予以积极应对。从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经济增长面临着下行压力的严峻考验,但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总体运行平稳,呈现出"有喜有忧,总体稳定,趋势向好"的基本态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关键词:
越南 经济走势 宏观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