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4)
2023(7733)
2022(6612)
2021(5979)
2020(5012)
2019(11304)
2018(11141)
2017(21167)
2016(11595)
2015(13396)
2014(13406)
2013(13476)
2012(13436)
2011(12348)
2010(12888)
2009(12308)
2008(12196)
2007(11336)
2006(10683)
2005(10152)
作者
(37632)
(31516)
(31197)
(29893)
(20106)
(15212)
(14179)
(12218)
(11982)
(11416)
(10962)
(10540)
(10340)
(10258)
(10181)
(9770)
(9428)
(9165)
(9126)
(8900)
(8088)
(7834)
(7794)
(7362)
(7235)
(6993)
(6976)
(6836)
(6636)
(6266)
学科
(71205)
经济(71134)
管理(32716)
(26992)
方法(22346)
(21739)
企业(21739)
数学(19370)
数学方法(19041)
地方(17913)
中国(16567)
(15474)
贸易(15467)
(15123)
(15077)
(14017)
(13840)
地方经济(12675)
业经(12364)
(11895)
(11873)
(9484)
金融(9484)
(9102)
农业(9095)
银行(9074)
(8819)
(8746)
环境(8427)
(8305)
机构
大学(183359)
学院(180870)
(85193)
经济(83466)
研究(71445)
管理(60876)
中国(55636)
理学(50277)
理学院(49638)
管理学(48597)
管理学院(48287)
科学(42472)
(40242)
(39252)
(38405)
研究所(34077)
(32680)
中心(31641)
(30319)
财经(29839)
经济学(28243)
(26835)
北京(26185)
农业(25563)
业大(25524)
(25097)
经济学院(25040)
(23707)
(23513)
(23464)
基金
项目(107120)
科学(82879)
基金(77526)
研究(75983)
(68716)
国家(68165)
科学基金(56350)
社会(49438)
社会科(46797)
社会科学(46782)
(40870)
基金项目(38913)
自然(35372)
(34603)
自然科(34548)
自然科学(34534)
教育(34173)
资助(34151)
自然科学基金(33909)
编号(28741)
成果(25443)
重点(24784)
(24642)
(23917)
课题(21495)
国家社会(21007)
(20823)
教育部(20321)
科研(20192)
大学(19879)
期刊
(108801)
经济(108801)
研究(63528)
中国(40805)
学报(31748)
(31024)
(30754)
科学(27591)
管理(26472)
大学(24000)
学学(22598)
(20542)
金融(20542)
农业(20528)
经济研究(18369)
教育(18315)
财经(16784)
技术(15723)
(14780)
问题(14589)
业经(14219)
(14186)
国际(12674)
世界(11069)
技术经济(10744)
(10300)
统计(10100)
经济问题(8672)
(8507)
经济管理(8400)
共检索到307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牛犁  
当前,尽管我国经济具备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但是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地方政府债务水平持续上升,房地产市场扭曲,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农民工用工荒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状况并存,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优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再次加速,经济是否过热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我们分析认为,虽然目前的经济高增长有一定合理的成分,但也使经济发展过程中固有的矛盾更加突出。事实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过热倾向)一方面需要短期政策的应对,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矛盾的凸显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已到了不得不为的时候了。面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政策措施应兼顾短期与长期两方面,而且更多地需要从理顺利益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等制度性方面着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爱学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向好背后的三大隐患:高投资与低消费、高投资与低效益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同时指出这些隐患的巨大危害性,如果我们在这些问题上处理不当,致使矛盾更加突出,甚至进一步激化,则很可能断送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谢伏瞻  刘世锦  卢中原  张立群  王召  韩俊  李建伟  
200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高位运行、稳中趋降的基本态势,投资增长相对稳定,消费需求比较旺盛,净出口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降低,就业增加,经济走势正朝着党中央、国务院年初确定的调控方向发展。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志明  陈志江  薛勇  韩利  
教育收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过多年的治理,教育收费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规范,乱收费行为逐年减少.但部分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违反国家政策规定的乱收费行为,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仍然不容松懈。一、教育乱收费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1.未达到"四独立"的改制学校乱收费问题。国家政策明确规定,从2006年起要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和新的改制学校收费标准,并对改制学校进行清理规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秦波  
目前,新疆正处在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重要历史机遇期。结合新疆发展阶段、特点和可承受能力,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目标、路径和推进时序,努力实现经济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新突破,以改革激发活力、增添动力,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成本最低、动力最足、效果最好、作用最持久的办法。一、面临的突出矛盾1.稳增长与转方式的矛盾。2011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连建辉  翁洪琴  
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M2与M1持续背离、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等。本文深入解释了银行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具体原因,着重从微观运行的角度剖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对银行经营特别是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并基于金融结构创新的视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政  
有效需求不足固然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行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不能解决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些基本矛盾。认识和分析这些矛盾,是制定经济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前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本轮宏观调控从2003年下半年拉开序幕开始小规模预演以来,今年4月份正式进入了高潮。表现在:从单个部门单兵作战演变为各个宏观调控部门联合作战;从单类政策温和“微调”演变为组合政策猛烈“严调”;从主要由货币金融政策上阵调控演变为货币金融、行政、财政和土地等政策全面披挂上阵。现在来看,4月份以来急风骤雨般的调控政策已经由“初显成效”变为“成效明显”。宏观调控下一步的棋该怎么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倍受关注的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华  李一凡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利用与开发,存在着土地集中经营决策披露信息不畅、土地承包流转与土地承包不合理、土地集中利用中存在消减农业用地和影响生态保护现象,以及缺乏相关的退出机制等问题,影响着农业产业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通过转变乡镇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土地规模化经营制度建设,对农民主体进行赋能,强化农业经营企业社会责任,完善农村自治组织建设等措施,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资荣  
1990年以来,农业银行、信用社虽然从多方面拓宽了信贷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了信贷规模,并实施对农业的倾斜政策,但真正直接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业投入的资金比重仍然较小,项目也比较单一,而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湖北省荆门市农业银行目前的信贷规模中,农业贷款只占一亿元(含国营农业贷款规模),仅占农行信贷总规模的12.4%。今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于铁安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几年来,成绩和作用不小,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主要表现是: 宣传不够深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新领域,很多部门、单位和领导人对这项工作的内容、范围、作用缺乏深刻的理解;而社会上对这项工作的期望值也过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审计结果的误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令奇  谭凇  闫敏  
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在坚持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出台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随着这些政策在第二季度显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由年初的明显放缓逐步转向回升态势。7月份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又开始走弱,第三季度GDP增长7.3%,较上半年放缓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放缓0.5个百分点,同时投资增速减缓,局部性金融风险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