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8)
- 2023(6106)
- 2022(5096)
- 2021(4558)
- 2020(3855)
- 2019(8498)
- 2018(8260)
- 2017(15681)
- 2016(8658)
- 2015(9897)
- 2014(10003)
- 2013(10132)
- 2012(9984)
- 2011(8792)
- 2010(9266)
- 2009(8709)
- 2008(8971)
- 2007(8001)
- 2006(7316)
- 2005(6898)
- 学科
- 济(57758)
- 经济(57722)
- 管理(30994)
- 财(25816)
- 业(24517)
- 企(21038)
- 企业(21038)
- 地方(17182)
- 方法(15534)
- 数学(13677)
- 数学方法(13603)
- 中国(13152)
- 务(12459)
- 财务(12453)
- 财务管理(12408)
- 财政(12341)
- 企业财务(11858)
- 地方经济(11833)
- 制(11456)
- 政(9954)
- 学(9841)
- 业经(9568)
- 农(9432)
- 体(8802)
- 银(7970)
- 银行(7965)
- 行(7460)
- 融(7303)
- 金融(7302)
- 策(7093)
- 机构
- 学院(126637)
- 大学(125558)
- 济(64209)
- 经济(62949)
- 研究(49226)
- 管理(43131)
- 中国(39474)
- 财(38115)
- 理学(35579)
- 理学院(35165)
- 管理学(34688)
- 管理学院(34455)
- 科学(26780)
- 京(26719)
- 所(26013)
- 财经(25615)
- 经(23001)
- 研究所(22613)
- 中心(21826)
- 经济学(21373)
- 江(20827)
- 经济学院(18889)
- 财经大学(18439)
- 农(18205)
- 北京(17605)
- 院(17177)
- 省(16653)
- 州(15907)
- 范(15104)
- 师范(14969)
- 基金
- 项目(72394)
- 科学(55920)
- 研究(54505)
- 基金(51674)
- 家(44269)
- 国家(43852)
- 科学基金(36915)
- 社会(36111)
- 社会科(34153)
- 社会科学(34143)
- 省(28150)
- 基金项目(26447)
- 教育(24162)
- 划(22686)
- 资助(21986)
- 自然(21504)
- 编号(21165)
- 自然科(20966)
- 自然科学(20962)
- 自然科学基金(20566)
- 成果(18830)
- 发(16809)
- 重点(16656)
- 部(16401)
- 课题(15643)
- 性(15427)
- 国家社会(15214)
- 济(14546)
- 经济(14408)
- 教育部(14217)
共检索到219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汪义达
如果说当前经济增长已经呈现过热态势,那么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方面无疑是出现了问题。这里可以从信贷、财政、物资、外汇等领域做些分析。 1、信贷平衡矛盾突出经济高速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当前经济运行的过热状态,从银行信贷方面可以得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良初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把握是做好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下,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更强的财政宏观调控对策,以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项镜泉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更高阶段,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为前提的,是与小生产、小流通、小市场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一个重要之处就是生产之间、流通之间和分配之间,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程度更加密切,稍有不周,就会造成彼此之间的失调。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是社会化的,是以全社会为出发点的。但在经济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尽管每个主体对自己的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寇铁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做为政府分配的唯一代表,应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必须转变其调控的力、度、向,以兼顾公平和效率作为财政分配的侧重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程瑜 周东海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财政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物价涨幅依然偏高,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劲;政府公共投资规模较大,投资结构不甚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祝宝良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所缓解,但全球经济增长仍未出现明显起色。我国经济运行处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回升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增加。预计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速平稳增长态势。全年GDP增长7.5%左右,CPI上涨2.5%左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目前学界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缺乏理论基础,用于指导政策实践令人担忧。连续和常态是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而经济波动就是经济运行偏离常态,财政宏观调控的方向是使波动回落常态,由于当前经济处于比较接近常态的水平,因此财政政策就不应当再延续1998年开始的扩张性的政策,而应当逐渐退出。针对经济局部过热的情况和存在全面过热的趋势,应当采取“从紧”的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亦军
从当前财政状况看如何强化财政职能孙亦军一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但在高经济增长的势头下,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那就是财政困难的局面难以扭转,赤字不断扩大。有人往往习惯于只把经济的增长速度作为判断经济形势、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鲍文前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强化财政宏观调控鲍文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加快财政职能转变,加大财政调控力度,增强财政宏观调控功能,是形势所需,也是当前和今后财政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中国经济学者通常运用年经济增长的环比指数描绘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波动曲线,然后再选择这条曲线中的"波谷"或"波峰"作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由此来判断宏观经济的态势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上述的坐标选取方法是不适当的,而应该选择经济"常态"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本文还认为根据经济周期来判断经济态势是不可靠的,更不能直接作为政策依据,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根据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确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陆进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目前财政宏观调控的状况,结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财政宏观调控的要求,我国必须通过从各个方面深化财政改革来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一是深化税利分流和分税制改革,理顺财政分配关系;二是努力实现财政平衡;三是优化具体调控工具;四是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伯平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作为一种强力手段介入了宏观调控。这种调控方式虽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掩盖了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因此不具有持久性。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提出了重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伯平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介入了宏观调控。这种调控方式虽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掩盖了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因此,这种方式不具有持久性。仅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根本问题是地方政府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