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4)
2023(9172)
2022(7690)
2021(6745)
2020(5412)
2019(12252)
2018(12012)
2017(22678)
2016(12051)
2015(13622)
2014(13605)
2013(13787)
2012(13707)
2011(12987)
2010(13311)
2009(12486)
2008(12108)
2007(11104)
2006(10537)
2005(10044)
作者
(39621)
(33003)
(32916)
(31253)
(21281)
(15851)
(14786)
(12779)
(12743)
(11928)
(11589)
(11031)
(10921)
(10842)
(10675)
(10291)
(9829)
(9689)
(9597)
(9264)
(8625)
(8357)
(8217)
(7842)
(7579)
(7394)
(7378)
(7264)
(6877)
(6564)
学科
(77080)
经济(77015)
管理(29394)
(27697)
地方(24374)
中国(21884)
(20144)
企业(20144)
方法(20098)
数学(16995)
(16872)
数学方法(16866)
业经(15757)
地方经济(15567)
(15015)
(12156)
金融(12156)
农业(11884)
(11695)
(11542)
(11459)
银行(11427)
(11247)
(10853)
贸易(10842)
(10334)
环境(10305)
(10234)
(9218)
产业(8738)
机构
学院(186916)
大学(186307)
(88672)
经济(86882)
研究(79956)
管理(62591)
中国(60530)
理学(51313)
理学院(50594)
管理学(49745)
管理学院(49407)
科学(47445)
(42966)
(42254)
研究所(38545)
(38016)
(35588)
中心(34290)
(31146)
财经(28736)
(28539)
经济学(28218)
北京(28056)
农业(27703)
业大(26482)
(26374)
师范(26040)
(25853)
(25336)
科学院(24948)
基金
项目(113131)
科学(87775)
研究(82096)
基金(79798)
(70983)
国家(70349)
科学基金(57887)
社会(52854)
社会科(50072)
社会科学(50060)
(44923)
基金项目(40754)
(37885)
教育(36084)
自然(35479)
自然科(34580)
自然科学(34569)
自然科学基金(33953)
资助(33587)
(32201)
编号(31672)
成果(27050)
重点(26722)
发展(26039)
(25609)
课题(24417)
(24323)
(22986)
国家社会(22077)
创新(21671)
期刊
(116352)
经济(116352)
研究(66933)
中国(46580)
(34338)
学报(30683)
科学(28613)
管理(27665)
(27069)
农业(23425)
大学(22871)
(22819)
金融(22819)
学学(21548)
教育(21363)
经济研究(19879)
业经(17405)
技术(16981)
财经(15450)
问题(14597)
(13626)
(12391)
世界(12041)
(11883)
国际(11519)
技术经济(10935)
经济问题(9377)
经济管理(9374)
商业(9285)
统计(8897)
共检索到321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已发生较大变化,初步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经济内在增长趋势不断增强,对短期意外冲击的抵御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不是通货膨胀,而是新的生产过剩。在此判断分析基础之上,本文就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峰  
一、世界经济已显示整体复苏迹象,全球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衡本轮经济危机更加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几乎同步发生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在各国纷纷采取各种经济刺激政策措施的条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群  陈昌盛  金三林  
进入2008年以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短期内将明显走低,世界经济也会有一定反应。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因素比较复杂,综合三大需求的变化,在消费趋稳、投资有可能趋升、出口趋降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幅可能变化不大。调控的要点宜协调好投资与出口需求的消长变化,注意保持总需求增长的稳定。政策的基点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视问题的发展,择机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宜着眼于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消费结构升级、稳定农业生产和食品供给、资源价格改革、资本市场建设、投资调控方式完善等方面出台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策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开展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重视对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对形势分析是我党的传统,但对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则是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事。我国过去不搞预测,是因为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计划覆盖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因此,只有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而不必搞预测,并曾经认为预测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耀先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正处在一个极其微妙的发展阶段。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一方面又要防止严重通货膨胀的出现。这种矛盾更多地集中在中央银行。需要有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深入地分析、判断。中央六号文件贯彻以来的二、三个月,我国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经济、金融运行出现了新的转机;投资在高位上开始下降;货币供应的高速增长及流动性增加的态势出现逆转;过快的工业生产速度在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世界经济特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卢进勇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地设立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这已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现象,已经并将继续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经济特区的数量增长迅速由于许多国家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一、主要经济指标预测结果当前经济生活中宏观与微观矛盾的突出化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国家宏观调控在兼顾发展和稳定方面的难度加大,也使得对经济发展趋势判断的难度加大。总的来说,1996年宏观经济形势仍主要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我们在预测分析中,考虑了以下主要前提条件:(1)1996年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信贷货币投放不会出现全面的松动,但“适度从紧”,并不等价于紧缩;(2)农业不出现大的灾情;(3)国家和各地政府慎重出台新的调价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经济模型对1996年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其主要指标的预测结果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20多年来 ,中国经济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当前 ,中国经济在管理体制、宏观环境、开放程度、分配格局、区域战略以及国际竞争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显著的特点。今天的中国 ,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 ,必须以创造性的思维和更具创新性的作为 ,才能在新世纪再度获得更大的成就 ,早日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柏乃  袁安府  王涛  
本文扼要介绍了国际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投资基金在理论、服务手段和品种三方面的创新特点,并探讨了国际投资基金市场的若干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晓华  
1994年中国经济形势与1995年发展趋势邱晓华1994年是中国经济充满挑战又富有成效的一年。所谓充满挑战,是新年伊始就遇到了物价的急剧上升,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的重重困难,深化改革中的种种摩擦,以及涝、旱灾害频繁并存的挑战。所谓富有成效,是因为过去一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一鸣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向"自主稳定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宏观调控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物价的关系,把控物价放在首位。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但潜在增长水平将逐步下调。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兰  
2016年三季度以来,全球贸易受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提振呈回暖趋势。与此同时,"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外部环境正在对全球贸易发展前景形成威胁;全球产业结构变化与主要国家政策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下一步贸易走势。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贸易增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2017年全球贸易增速较2016年会有所回升。对此,我国应主动适应全球贸易形势和市场格局变化,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空间,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引领全球化发展和全球贸易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兰  
2016年三季度以来,全球贸易受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提振呈回暖趋势。与此同时,"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外部环境正在对全球贸易发展前景形成威胁;全球产业结构变化与主要国家政策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下一步贸易走势。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贸易增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2017年全球贸易增速较2016年会有所回升。对此,我国应主动适应全球贸易形势和市场格局变化,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空间,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引领全球化发展和全球贸易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