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0)
- 2023(8139)
- 2022(6875)
- 2021(6469)
- 2020(5122)
- 2019(11939)
- 2018(11332)
- 2017(21184)
- 2016(11426)
- 2015(13051)
- 2014(13224)
- 2013(13156)
- 2012(12773)
- 2011(11641)
- 2010(12210)
- 2009(11540)
- 2008(11606)
- 2007(10262)
- 2006(9569)
- 2005(8843)
- 学科
- 济(68550)
- 经济(68505)
- 管理(37521)
- 业(31613)
- 财(25726)
- 企(25693)
- 企业(25693)
- 地方(19747)
- 方法(19699)
- 中国(18212)
- 数学(17387)
- 数学方法(17221)
- 农(14679)
- 制(13211)
- 财政(13202)
- 地方经济(12943)
- 业经(12244)
- 学(11306)
- 务(11162)
- 财务(11146)
- 财务管理(11102)
- 政(10783)
- 企业财务(10589)
- 策(10365)
- 贸(10188)
- 贸易(10181)
- 易(9821)
- 银(9798)
- 银行(9795)
- 体(9654)
- 机构
- 学院(167283)
- 大学(165452)
- 济(85468)
- 经济(83864)
- 研究(64758)
- 管理(61383)
- 中国(51747)
- 理学(50974)
- 理学院(50415)
- 管理学(49815)
- 管理学院(49477)
- 财(46366)
- 京(34501)
- 科学(33509)
- 所(32661)
- 财经(32114)
- 中心(28947)
- 经(28891)
- 研究所(28515)
- 经济学(27438)
- 江(27196)
- 经济学院(24259)
- 财经大学(23092)
- 院(22754)
- 北京(22736)
- 农(21596)
- 范(21443)
- 师范(21352)
- 州(20790)
- 省(19343)
- 基金
- 项目(96166)
- 科学(76161)
- 研究(75451)
- 基金(69652)
- 家(58434)
- 国家(57925)
- 社会(49991)
- 科学基金(49752)
- 社会科(47449)
- 社会科学(47439)
- 省(36358)
- 基金项目(35003)
- 教育(33741)
- 编号(30447)
- 划(29956)
- 资助(29487)
- 自然(28457)
- 自然科(27739)
- 自然科学(27734)
- 自然科学基金(27234)
- 成果(26809)
- 发(22591)
- 部(22110)
- 课题(21941)
- 重点(21890)
- 国家社会(20911)
- 性(20640)
- 教育部(19515)
- 发展(19463)
- 创(19255)
共检索到291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20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结论表明,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背景下,20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即便在名义上仍旧维持"积极加稳健"相搭配的格局,相对于以往,其实际内容也应当且必须做出相当的调整。就积极财政政策布局而言,这种调整主要包括:预算赤字规模,宜在去年的基础上略有增加;减税而非增支,将成为主要载体;结构性减税的操作,应锁定流转税并以增值税为主;增加支出的操作,宜将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上。
关键词:
经济形势 财政政策 结构性减税 改善民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震荡前行,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为中心,追求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的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置,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以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防风险多重目标。其中,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操作的"主攻手",增加赤字、减少税收、扩大支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结构性减税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战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成为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2019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为6.1%以上,年初设定的6%—6.5%的区间目标如期实现。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展望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从国际环境上看,2020年仍然处于长周期的探底时期,世界格局阴晴不定。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外部有贸易战影响,内部有总统大选扰动,出现波动的可能性较大。欧洲、日本继续保持低增长,新兴经济体动荡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世界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仍然持续着2008年以来的下滑趋势,中国经济依然处在震荡期,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增多。在财政减收和财政支出快速增加的大背景下,本文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新积极财政政策的搭配方案:积极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全面、协调、快速推进,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着力激活资本市场,并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协作框架机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 金融危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穗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为此,现阶段经济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运行的核心方案是:构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搭配的总体框架,货币政策通过对流动性和投资需求实施调控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和市场的自我调整能力;财政政策着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予以克服和解决,对外参与全球联合行动,实现政策协同,对内科学分析和控制矛盾,推行审慎微调。在财政收入增幅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及时研究发行国债等扩大内需相关政策预案。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 政策协同 审慎微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6年第三季度世界经济依旧低增长,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结构性改革进展的评估发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结构性改革乏力问题,这是世界经济未能摆脱低增长困境的主要原因。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也遭遇较大瓶颈。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能,需要在全面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含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找准"痛点"发力。"痛点"最终落在产业结构上,既要弥补服务业的先天不足,又要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在财政运行呈现若干结构性特征、财政资源相对不足的前提下,可着力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新动力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6年第三季度世界经济依旧低增长,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结构性改革进展的评估发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结构性改革乏力问题,这是世界经济未能摆脱低增长困境的主要原因。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也遭遇较大瓶颈。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能,需要在全面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含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找准"痛点"发力。"痛点"最终落在产业结构上,既要弥补服务业的先天不足,又要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在财政运行呈现若干结构性特征、财政资源相对不足的前提下,可着力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文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5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发达国家在新一轮再工业化、再全球化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可能加剧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风险,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运行也进入新常态,表现出一定的体制机制弊端和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迎接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是克服全球经济再失衡的压力与困难的重要决策。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全球经济 创新驱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白和金 刘福垣 陈东琪 王小广 刘国艳 范剑平 杨大侃 樊彩耀 孙学工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东
一、对1999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性分析1999年是经济形势最为艰难和关键的一年,就影响国内经济走势的因素看,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压力仍不可忽视。我国经济增长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日趋增大,这已...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成功去除通货膨胀长期化趋势。2012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的需求管理,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完全正常化而最终实现从萧条到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在价格稳定条件下快速增长的潜在能力。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乐观经济增长预期与积极需求管理模式相配合的政策原则,并且与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一致,形成以国内投资需求管理为轴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群
2012年通胀压力预计明显减小,房价、食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同比涨幅预计将明显降低。出口、投资增幅预计也会下降,经济增长率继续平稳降低,年内可能出现前落后稳的走势。宏观经济政策要兼顾稳增长和控通胀的目标,但实际操作预计将逐步偏重稳增长。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 消费结构升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新智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经历了多重考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2012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将不容乐观。根据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2012年我国通胀压力将缓解,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以上,全年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温和通胀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