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4)
- 2023(10436)
- 2022(8833)
- 2021(8079)
- 2020(6515)
- 2019(14614)
- 2018(14633)
- 2017(27770)
- 2016(15010)
- 2015(16795)
- 2014(16964)
- 2013(16365)
- 2012(15187)
- 2011(14167)
- 2010(14676)
- 2009(13813)
- 2008(13305)
- 2007(12259)
- 2006(11252)
- 2005(10409)
- 学科
- 济(78039)
- 经济(77982)
- 管理(42031)
- 业(35788)
- 企(29042)
- 企业(29042)
- 方法(23552)
- 数学(20170)
- 地方(20169)
- 数学方法(19921)
- 中国(18975)
- 农(18193)
- 业经(15666)
- 财(15333)
- 贸(13924)
- 贸易(13914)
- 制(13603)
- 易(13461)
- 地方经济(13382)
- 学(13057)
- 农业(11675)
- 策(11516)
- 银(11514)
- 银行(11508)
- 理论(11372)
- 融(11204)
- 金融(11202)
- 行(11106)
- 环境(10138)
- 和(9656)
- 机构
- 学院(215658)
- 大学(209013)
- 济(98984)
- 经济(96814)
- 管理(77028)
- 研究(75394)
- 理学(63957)
- 理学院(63283)
- 管理学(62232)
- 管理学院(61817)
- 中国(60239)
- 财(46706)
- 京(43128)
- 科学(40707)
- 所(37826)
- 财经(35566)
- 江(35497)
- 中心(34826)
- 研究所(33091)
- 经(31883)
- 经济学(31361)
- 范(29012)
- 师范(28818)
- 州(28533)
- 北京(27875)
- 农(27840)
- 经济学院(27799)
- 院(26786)
- 财经大学(25715)
- 业大(24256)
- 基金
- 项目(125347)
- 研究(99842)
- 科学(98288)
- 基金(87796)
- 家(73515)
- 国家(72850)
- 社会(62947)
- 科学基金(62548)
- 社会科(59601)
- 社会科学(59592)
- 省(50079)
- 教育(46573)
- 基金项目(44243)
- 编号(43250)
- 划(40625)
- 资助(37144)
- 成果(36755)
- 自然(36410)
- 自然科(35487)
- 自然科学(35480)
- 自然科学基金(34819)
- 课题(30956)
- 发(29227)
- 重点(28334)
- 部(27355)
- 性(26559)
- 年(26505)
- 创(25924)
- 项目编号(25841)
- 国家社会(25353)
- 期刊
- 济(126440)
- 经济(126440)
- 研究(74516)
- 中国(45836)
- 财(36244)
- 管理(31877)
- 教育(28263)
- 融(28122)
- 金融(28122)
- 农(26902)
- 科学(24007)
- 学报(23628)
- 经济研究(21697)
- 技术(21157)
- 业经(19822)
- 大学(18829)
- 财经(18191)
- 农业(17820)
- 学学(17488)
- 经(15937)
- 问题(15251)
- 贸(14127)
- 国际(12908)
- 技术经济(11674)
- 世界(11270)
- 商业(10967)
- 统计(10712)
- 现代(10616)
- 坛(10275)
- 论坛(10275)
共检索到353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东升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凯恩斯主义与修正的货币主义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货币形势,指出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市场导向 适度从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正平 李睿
一、我国目前经济过热了吗? 自从2002年8月份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劲升了9.9%。虽受非典影响,今年上半年GDP仍然增长了8.2%,工业生产、投资、出口和金融业等国民经济的多项指标增速成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点,汽车制造、钢铁、房地产、能源等行业发展迅猛、产销两旺,电力供应曾一度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卖方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晓
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强劲,今年一季度增长9.7%,物价水平也走出了通货紧缩的阴影,但与此同时却又有可能陷入通货膨胀当中。央行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稳定物价,防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彤彤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及货币政策建议李彤彤物价指数历来是企业和居民直接可以感受的灵敏显示器,是判断经济生活稳定与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依据。针对年初物价攀升过快,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中央银行配合经济政策落实,继续紧缩银根,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及信贷规模,...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东
一、对1999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性分析1999年是经济形势最为艰难和关键的一年,就影响国内经济走势的因素看,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压力仍不可忽视。我国经济增长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日趋增大,这已...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武鹏飞 王军
2021年以来经济形势回顾经济增长恢复良好,结构性失衡普遍存在2021年年初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速已经得到较好的恢复,表现为二季度GDP两年平均当季同比增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然而结构性的失衡仍然普遍存在,第三产业的恢复情况明显弱于第一、第二产业,消费增速持续低迷,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快速减弱。从生产法角度看,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良好,第三产业仍待恢复。2021年一、二季度的GDP当季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18.3%和7.9%,两年平均增速依次为5.0%和5.5%,已逐渐接近2019年四季度的5.8%。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内田真一 张林
<正>在国内外经济和物价走势不明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将围绕2%的价格稳定目标,继续放宽货币政策,确保日本经济稳步复苏和工人工资持续增长当前日本经济形势及展望新冠疫情结束后,日本经济已经温和复苏。随着疫情期间被压抑的需求快速释放,家庭和企业部门的经济活动都在稳步改善。此外,得益于工资和企业利润的增长,预计日本经济仍会保持温和复苏态势。日本银行(以下称日本央行)2023年7月发布的《经济与物价形势展望》预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涛
正确地分析判断经济金融形势,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然后具体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关键词:
经济 金融 形势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苏人民银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课题组
当前治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经济结构初步调整,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这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自1990年下半年以来,信贷投入连续超经济增长,企业效益低下,三项资金居高不下,问题仍很突出,。如何判断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央银行应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是必须回答的尖锐理论和现实问题。信贷膨胀: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增大我国货币供应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表明,信贷投入是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决定因素,货币供应量增长与信贷供应量增长存在着高度正相关性。以江苏省近年的金融数据为样本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信贷供应与各层货币供应量M0、M1、M2的最大相关系数高达0.987、0.989、0.986,时滞期分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小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宏观经济政策应在"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主基调下,加大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求进"的政策力度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减速,物价涨幅继续回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就业形势总体良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旭
2011年我国的物价总水平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对于百姓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上半年,从宏观经济指标看,我国的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在这一背景下央行推出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然而,本文的研究认为,2011年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物价向上和经济向下,紧缩的货币政策既难以稳定物价,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物价总水平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林卫斌 叶淏尹
本文认为,中美两国面对的都是总需求下降的局面,但总需求下降的原因却完全不同。美国总需求的下降是由于次贷危机导致银行紧缩贷款而引发的货币紧缩;而中国总需求下降的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下降而引发的实体经济衰退,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户消费需求均下降,结果导致交易性货币需求下降。因此,美国是金融体系出了问题蔓延到实体经济,货币供给不足、货币需求较大;而中国则是实体经济出了问题蔓延到金融体系,货币需求不足、货币供给较大,因此就出现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背离的局面。如果中国像美国一样采取大幅度扩张性货币政策,就会导致资产泡沫加剧,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美国经济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