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1)
2023(8723)
2022(7354)
2021(6717)
2020(5710)
2019(12306)
2018(12281)
2017(22637)
2016(12684)
2015(14586)
2014(14654)
2013(13866)
2012(12961)
2011(12077)
2010(12781)
2009(12280)
2008(11699)
2007(10863)
2006(10323)
2005(9787)
作者
(35113)
(29072)
(28948)
(27990)
(18446)
(13799)
(13238)
(11169)
(10996)
(10659)
(10071)
(9621)
(9287)
(9215)
(8957)
(8946)
(8567)
(8532)
(8369)
(8274)
(7645)
(7082)
(7000)
(6825)
(6679)
(6542)
(6488)
(6334)
(5945)
(5681)
学科
(67413)
经济(67344)
管理(33304)
(27290)
(21379)
企业(21379)
中国(20189)
地方(18758)
方法(17725)
(15326)
数学(14994)
数学方法(14703)
业经(13352)
地方经济(12924)
(12412)
(11875)
(11831)
教育(11020)
农业(10236)
理论(10172)
(9950)
银行(9947)
(9688)
贸易(9677)
(9592)
(9450)
金融(9449)
(9268)
(8874)
环境(8441)
机构
大学(180667)
学院(178826)
(80627)
经济(78816)
研究(66086)
管理(60726)
中国(50613)
理学(49844)
理学院(49198)
管理学(48134)
管理学院(47783)
(38714)
(38034)
科学(35618)
(33317)
(30880)
中心(30337)
研究所(29064)
财经(28708)
(28097)
师范(27953)
北京(25722)
经济学(25614)
(25581)
(24698)
(23610)
(23295)
经济学院(22540)
师范大学(22082)
财经大学(20602)
基金
项目(101862)
研究(82917)
科学(80045)
基金(70219)
(58318)
国家(57730)
社会(52614)
社会科(49618)
社会科学(49608)
科学基金(49217)
(41370)
教育(40783)
编号(35668)
基金项目(35185)
(33917)
成果(32356)
资助(29433)
自然(27335)
课题(27087)
自然科(26674)
自然科学(26668)
自然科学基金(26126)
(23830)
重点(23529)
(23341)
(22450)
大学(22018)
(21927)
项目编号(21451)
国家社会(20904)
期刊
(107806)
经济(107806)
研究(68927)
中国(44737)
教育(36272)
(29675)
管理(25961)
(23803)
学报(21480)
(21277)
金融(21277)
科学(20384)
大学(18289)
经济研究(18012)
技术(17160)
业经(16400)
农业(15621)
财经(15530)
学学(15280)
(13752)
问题(13463)
(11472)
图书(11005)
国际(10049)
技术经济(9672)
世界(9466)
职业(9401)
统计(8955)
(8791)
论坛(8791)
共检索到311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静  
从金融危机开始至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受这种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经济形势出发,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建孟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金融危机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金融领域,正向其他行业蔓延。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2010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高质量就业,对国家、大学或者学生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大学生自身层面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来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红  
文章从供、求、政策、挑战四方面分析了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并指出,在供的方面,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进入高峰期;在求的方面,产业结构升级,社会人才需求在结构、人才素质上有新变化;在政策方面,大学生就业制度化进程加快,创业优惠政策多,但新常态下,各种矛盾盘根错节、交织并存,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通过分析,提出"双轮驱动""内外合力"推进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勤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待就业和择业的非理性行为等自身因素,这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更大但通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时的各种认知偏差,其后果是降低就业成功率,加大就业风险。为此,提出防范大学毕业生非理性行为及减小就业风险的一系列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淑娟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现状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他劳动人口数量也大量增加,而就业岗位增加的幅度相对滞后,伴随金融危机的到来,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斌  夏玉芬  
法学专业大学生由于数量过剩、专业就业门槛高以及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就业难一直是困扰毕业生的首要问题。文章从法学专业大学生这一特定主体的就业现状谈起,分析了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全方位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有效解决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德广  刘岚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就业难“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主要存在四方面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奕琳  
文章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在于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社会意识领域、市场经济变革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并从国家、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国家应该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制定相关政策;高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制订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大学生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恩  杨元晔  
研究生就业是研究生实现从"学生"向"职业劳动族"这一社会角色的转换过程,是研究生教育实现价值的最关键环节之一。文章在分析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开展创业教育等角度提出了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剑  
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离校毕业生失业现象,当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政策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与设置;改革教育模式,探索实施创业教育的新路子等,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海群  
高等院校能否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占在校生总规模已近半数的女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评价高等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积极探索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对于贯彻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铮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为此,我们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待大学生求职,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受到了重点关注,这对广大大学生和高等学校都具有启示意义,为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毕竟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场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彤  张姝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