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6)
- 2023(12965)
- 2022(11126)
- 2021(10063)
- 2020(8680)
- 2019(19943)
- 2018(20203)
- 2017(38416)
- 2016(21241)
- 2015(24077)
- 2014(24590)
- 2013(24107)
- 2012(22790)
- 2011(20987)
- 2010(21428)
- 2009(20352)
- 2008(20254)
- 2007(18591)
- 2006(16642)
- 2005(15459)
- 学科
- 济(102207)
- 经济(102087)
- 管理(61846)
- 业(54479)
- 企(45204)
- 企业(45204)
- 方法(36774)
- 数学(31796)
- 数学方法(31521)
- 中国(25551)
- 财(25226)
- 农(24367)
- 制(24205)
- 地方(23285)
- 业经(21033)
- 学(20462)
- 体(17802)
- 银(16928)
- 银行(16892)
- 融(16428)
- 金融(16420)
- 行(16194)
- 贸(15528)
- 贸易(15522)
- 农业(15405)
- 易(14960)
- 理论(14639)
- 地方经济(14495)
- 和(14210)
- 务(13962)
- 机构
- 大学(309587)
- 学院(308995)
- 济(136704)
- 经济(133735)
- 研究(112735)
- 管理(111970)
- 理学(94065)
- 理学院(92984)
- 管理学(91437)
- 管理学院(90847)
- 中国(86698)
- 京(66389)
- 财(66230)
- 科学(65720)
- 所(58566)
- 农(53030)
- 研究所(52303)
- 中心(51194)
- 财经(50342)
- 江(50235)
- 经(45213)
- 业大(43637)
- 经济学(42895)
- 北京(42541)
- 农业(41354)
- 范(40537)
- 师范(40120)
- 院(40006)
- 州(38732)
- 经济学院(38236)
- 基金
- 项目(191972)
- 科学(149652)
- 研究(143126)
- 基金(136896)
- 家(118734)
- 国家(117725)
- 科学基金(99331)
- 社会(90623)
- 社会科(85732)
- 社会科学(85708)
- 省(75694)
- 基金项目(71666)
- 教育(66490)
- 划(63106)
- 自然(61231)
- 自然科(59733)
- 自然科学(59712)
- 编号(58736)
- 自然科学基金(58645)
- 资助(56202)
- 成果(50379)
- 重点(43999)
- 部(43230)
- 发(42535)
- 课题(42162)
- 创(39387)
- 制(38812)
- 国家社会(37487)
- 性(37219)
- 教育部(37029)
- 期刊
- 济(164936)
- 经济(164936)
- 研究(100617)
- 中国(69458)
- 财(54162)
- 农(48815)
- 学报(47415)
- 管理(43595)
- 科学(42622)
- 教育(36620)
- 大学(36139)
- 学学(33883)
- 融(33324)
- 金融(33324)
- 农业(31830)
- 技术(28310)
- 经济研究(27109)
- 财经(26465)
- 业经(24245)
- 经(22921)
- 问题(20982)
- 贸(16878)
- 业(16720)
- 技术经济(16394)
- 统计(15155)
- 世界(15101)
- 理论(15071)
- 国际(14901)
- 版(14522)
- 商业(13883)
共检索到493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长学 李晓琳
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为小微企业和就业创业减负松绑、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投资、金融要素市场化、资源性产品和铁路运输、医疗服务等领域推进市场决定价格等诸多改革,成效显著。下一步,经济如何保持中高速增长,还是要靠改革。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性改革,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快健全放管结合的体制机制,在金融和价格等领域重点推出一批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有力度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选择财税体制和国有企业等攻坚部位出台整体性改革方案。切实加强改革跟踪评价和督促检查机制,以兑现改革承诺和更"接地气",取信于民。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形势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晓明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分析何晓明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自年初开始,从中央到各省市,一个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和人代会通过的规划纲要的热潮迅速掀起。特别是江泽民同志自五中全会以来的多次讲话,对经济工作、对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孔泾源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2011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十二五"时期的改革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提出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进一步调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晓明
1997~199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分析何晓明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为标志,1997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1997年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步伐加快,力度加大,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成效显著等特点。1997年这一改革态势,必将为1998年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晓明
1998年新一届政府提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工作目标,其中“三个到位,五项改革”是1998年以及今后3年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三个到位即:国有企业改革到位,金融改革到位,政府机构改革到位;五项改革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智波 刘海月
中俄两国都是大国,均实行过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有过相似的意识形态,又先后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由于两国改革的模式不同,改革绩效差别很大。俄罗斯在激进改革后需要渐进式调整,中国在渐进式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后,应把握时机,不妨对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制硬核采取较为激进的方式加以改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非
企业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搞好企业统计改革,对于推进整个统计改革向纵深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经过整顿,企业统计的活力得到了增强,统计基础工作有所加强,统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微电脑在一些大中型企业统计工作中开始得到运用。但是企业统计改革仍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特别是企业统计如何为经营管理服务,基础工作如何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统计成果如何实现多样化、优质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认识改革目标的内涵,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分析新阶段推进改革的内在动力,找准改革的动力源;明确改革的担当主体和重点领域,有区别、有层次推进改革。并且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结合起来,针对前期一些积极主张改革的主体开始成为改革阻力、深化改革要追求"帕累托最优"的可能性变小这一现实,更加强调政府在改革中的推动作用,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重视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资源价格等方面的大胆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美国的福利经济体制改革评析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刘杰福利经济体制改革是近年来西方各国普遍的政策趋势。在美国,早在80年代初里根执政时期,共和党人为缓解财政压力就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在长期的体制惯性和民主党人的强烈的反对下收效不大。克林顿上任以来,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谷书堂
从1978年底1979年初算起,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近30年。本文对近30年来改革的进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出现的分歧和争论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最终总结出这些分歧和争论的焦点和实质问题,并坚持认为我国选择以市场经济为核心作为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十分正确的。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关系 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冰
我国经济体制由基础性经济体制、政府、行业性体制三个层面组成。基础性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环境,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行业性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当前阶段,不同层面体制改革的失衡阻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础性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滞后状态,政府主导作用弱化;行业体制改革发生扭曲。因此,应该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性,具体对策为:进行总体设计和部署,加快基础性经济体制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增进行业体制改革的配套和协调。
关键词:
经济体制 整体机制 协调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中国与俄罗斯选择了不同的改革方式。中国实行渐进式的改革,俄罗斯实行激进式的转轨。中国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俄罗斯实行全面私有化的方针。中国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连年下降,改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中俄两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又有特殊的实现形式。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关键词:
体制转轨 渐进式 休克疗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裴长洪 彭磊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除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以外,还应通过深化改革寻求生机。当前,开放型经济领域应围绕加工贸易产品内销、贸易融资、跨境交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彭磊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德巧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为指导,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的《一九九三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抓住改革的难点和重点,积极研究、大胆探索,使改革开放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全国人民的思想空前统一,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改革在各个方面全面展开;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加快了经济运行与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对外开放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向前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