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1)
- 2023(5265)
- 2022(4607)
- 2021(4611)
- 2020(3762)
- 2019(8527)
- 2018(8394)
- 2017(16693)
- 2016(9439)
- 2015(10801)
- 2014(10883)
- 2013(10633)
- 2012(10351)
- 2011(9298)
- 2010(9838)
- 2009(9493)
- 2008(9827)
- 2007(9160)
- 2006(8513)
- 2005(8059)
- 学科
- 济(34557)
- 经济(34499)
- 管理(30457)
- 业(27405)
- 企(21946)
- 企业(21946)
- 农(13544)
- 财(12019)
- 方法(11599)
- 中国(11057)
- 制(9854)
- 数学(9596)
- 策(9547)
- 数学方法(9243)
- 农业(8172)
- 贸(8049)
- 贸易(8044)
- 易(7852)
- 业经(7754)
- 学(7705)
- 银(7572)
- 银行(7566)
- 行(7215)
- 税(7168)
- 及其(7087)
- 地方(6925)
- 务(6773)
- 税收(6750)
- 财务(6745)
- 财务管理(6718)
- 机构
- 学院(135426)
- 大学(133996)
- 济(55840)
- 经济(54381)
- 管理(49730)
- 研究(49674)
- 中国(41742)
- 理学(40770)
- 理学院(40322)
- 管理学(39473)
- 管理学院(39211)
- 财(30256)
- 京(29637)
- 科学(28872)
- 所(26439)
- 农(24769)
- 江(23745)
- 中心(23577)
- 研究所(22931)
- 财经(21800)
- 北京(19593)
- 经(19557)
- 农业(19105)
- 范(18651)
- 州(18616)
- 师范(18495)
- 业大(18449)
- 院(17598)
- 省(17062)
- 经济学(15743)
- 基金
- 项目(76470)
- 科学(59594)
- 研究(58796)
- 基金(53893)
- 家(46273)
- 国家(45816)
- 科学基金(38495)
- 社会(35233)
- 社会科(33212)
- 社会科学(33205)
- 省(29567)
- 教育(27253)
- 基金项目(26796)
- 编号(25457)
- 划(25166)
- 自然(24539)
- 资助(24089)
- 自然科(23959)
- 自然科学(23954)
- 自然科学基金(23519)
- 成果(23295)
- 课题(18299)
- 部(17169)
- 重点(17096)
- 发(16390)
- 性(16230)
- 年(15192)
- 项目编号(15094)
- 创(14851)
- 教育部(14540)
共检索到23321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友才 徐国兴 胡二根 何小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秋学
评价一项经济政策是否可行,应注重其长期的行为和综合的效果,并且要全面地权衡其利弊。工程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在短期内也许对提高工程质量能起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从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此项政策弊大于利。我们知道,产品要占领市场,在适销对路的前提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质量好,二是价格合理,两者缺一不可。同样,工程质量好,成本低,企业才能以好的信誉站稳建筑市场去争得更多的工程项目,企业就得以生存和发展。反之,企
关键词:
建筑市场 综合效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适 刘泉红 付文飙
优质优价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现阶段,我国存在着低价中标工程低质量、低价中标药品断供等优价不优质问题,绿色和优质农产品价格偏低、优质原研药价格过高等优质不优价问题,以及电信服务、银行服务质量不高却收费偏高等非优质且非优价问题。其深层次根源在于政策不合理、市场不完备、监管不到位和行政性垄断。针对优质优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完善保障优质优价的政策设计,改进招投标政策、农产品收购政策和配套政策体系;健全保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市场营销渠道、组建行业协会减少恶性价格竞争;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处罚问责力度、优化监管方法、发挥第三方监管力量;强化反垄断执法和竞争政策作用,健全反垄断执法体系、加快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晶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经济理论和契约理论 ,从农产品特殊的物品属性入手 ,指出农产品优质优价难以实现的根本障碍在于其特殊的物品属性所引发的信息不对称 ,并由此导致了农产品“柠檬市场”的形成。认为 :在交易中 ,由于农产品特殊物品属性的界定成本高昂以至许多属性被置于“公共领域”而形成了剩余权力 ,如何对剩余权进行分配以克服信息不对称 ,正是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运用一系列契约联结形式 (即流通组织 )构成剩余权利的分配机制 ,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
农产品 优质优价 信息不对称 契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伟力
"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和增速目标均超额完成,《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也于去年提前实现,但粮食自给率却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今年1~4月,粮食进口同比增长43.3%,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展望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将快速增加,但生产受到诸多限制,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亦非常有限。因此,需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尽快扭转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业余化局面,促进农业对外投资,突破土地和资源供给瓶颈,强化管理,充分挖掘潜力,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中
粮价是百价之基。保证粮食供需平衡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2002年以来,国家先后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以及对种粮大县进行奖励等一系列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措施,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为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以补贴为主的激励政策效应递减、执行成本较高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波 慎淑慧
电商平台的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使电商经济变得异常火爆。但农产品在进入电商流量经济后,销售的产品逐渐模糊了自身价值,农产品电商价格逐渐偏离了实体市场农产品价格。农产品电商在推动农业科学种养、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带来积极作用。通过探讨2022年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公布的“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典型县区的案例,对农产品电商优质优价给三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阐述。结合学者们对农产品定价、售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阶段中国农产品电商“低价上行”现象较为普遍,且存在多平台竞争、谷贱伤农、无品牌经营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电商、农业电商“优质优价”发展,提出了推行分流机制、加强种养指导、关注产品细分、保护品牌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 “优质优价” 品牌保护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鸿祥
关于优质优价中优价的提法问题优质优价中关于优价的提法,就一般理解而言,那就是优质的服务收费价格高。但仔细推敲一下,优价似乎是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物质商品市场中经常可以听到的和看到的“优惠价”,价格“从优”,物美价廉。如果这样去理解的话,那与我们医疗机构实行优质优价本来的意义则相反。另外,提出优质优价以后,无优价的是否意味着无优质可言?所以,本人认为优价的提法不够妥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录平
本文阐述了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9年来,对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在政策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如责任主体与粮食收购主体分离,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未明确,收购贷款与利息补贴等没有明确或细化等相关问题;以及在操作方面存在诸如粮食品种差价不合理,执行主体和委托收购库点关系不顺,收购点库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发挥。从优化政策设计、提高执行效果、完善配套措施三个方面,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建军
当前粮食保护价政策分析曹建军粮食保护价是一项重大的长期的价格决策,需要在不断进行的跟踪分析中加以完善。根据对1997年年中若干省份粮食价格相关资料的整理与最近对湖南、山东和吉林三省的调查,本文试图从作出这项价格决策的历史背景,说明粮食保护价的政策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课题组 姜长云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基本态势和价格走势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依靠国内生产,初步缓解了稻谷和小麦供求的紧平衡状况,玉米供求继续呈现由偏松向偏紧的转折;二是稻谷、小麦和玉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一杰 邸菲 辛岭
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约75%的粮食产量和80%左右的商品粮,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整体产能,在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6—2016年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法,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产、主产区省际差异等多个角度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并对其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中"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粮食生产中仍存在产销区利益分配失衡,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科技贡献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柏园
1995年粮食产销中的问题和1996年分析及政策建议徐柏园(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一、1995年粮食产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定购价和市场价差距拉大,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1995年的粮食定购价与市场价差距比较大,以河南为例,小麦市场价格1.60元/公...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