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6)
2023(5459)
2022(4722)
2021(4617)
2020(3800)
2019(8540)
2018(8445)
2017(16766)
2016(9224)
2015(10428)
2014(10546)
2013(10254)
2012(9934)
2011(8963)
2010(9349)
2009(8854)
2008(9046)
2007(8609)
2006(7938)
2005(7067)
作者
(26018)
(21751)
(21479)
(20780)
(14028)
(10472)
(10032)
(8387)
(8352)
(8199)
(7409)
(7248)
(7052)
(7035)
(6983)
(6581)
(6541)
(6450)
(6408)
(6319)
(5550)
(5278)
(5224)
(5063)
(5044)
(5015)
(4934)
(4857)
(4490)
(4447)
学科
(35801)
经济(35648)
管理(27665)
(26850)
(21809)
企业(21809)
(14638)
方法(14472)
(14007)
中国(11741)
数学(10528)
数学方法(10263)
收入(9480)
业经(9364)
(9253)
农业(8980)
(8698)
理论(8368)
(7613)
(7474)
(6914)
贸易(6910)
及其(6894)
地方(6794)
(6751)
(6439)
银行(6433)
(6425)
政策(6255)
税收(6202)
机构
学院(132933)
大学(132397)
(56306)
经济(54977)
管理(49963)
研究(46985)
理学(41996)
理学院(41544)
管理学(40731)
管理学院(40466)
中国(36870)
(29599)
(28277)
科学(26830)
(23807)
(22075)
中心(21863)
财经(21857)
(20953)
研究所(20934)
(19683)
(18681)
师范(18549)
北京(18327)
(17091)
业大(16999)
经济学(16911)
(16570)
农业(16022)
财经大学(15777)
基金
项目(79346)
科学(62839)
研究(61448)
基金(57352)
(48627)
国家(48115)
科学基金(41296)
社会(40436)
社会科(37021)
社会科学(37008)
(30136)
基金项目(28658)
教育(28627)
编号(26081)
(25482)
自然(25110)
资助(24735)
自然科(24564)
自然科学(24559)
自然科学基金(24128)
成果(23640)
课题(18303)
(18225)
重点(17476)
(16726)
(16612)
教育部(15916)
项目编号(15812)
国家社会(15747)
(15555)
期刊
(70706)
经济(70706)
研究(45149)
中国(30191)
(23132)
(20749)
管理(20035)
教育(18708)
学报(18637)
科学(17934)
(15753)
金融(15753)
大学(15030)
学学(13901)
农业(13733)
财经(11498)
技术(11426)
经济研究(10993)
业经(10852)
(9962)
问题(8670)
(7879)
图书(6789)
国际(6578)
统计(6514)
(6505)
技术经济(6503)
世界(6429)
理论(6361)
现代(6281)
共检索到218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延风,岳颂东  
一、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格局改革以来,以往在贫困基础上均等化的分配格局已被打破,人们社会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从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清楚看到这一趋势。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23,城镇1984年为0.16。到1988年,城市上升到0.24,农村达到0.30,而城乡合计货币收入基尼系数达到0.385。到1992年,这一数字已上升至0.40左右。人们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伴随多种经济成分发展及市场作用的加大,不同所有制领域社会成员及不同分配规则控制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一般来说,公有制外的收入水平普遍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娆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各种利益冲突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出现了信访数量大量上升和社会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等问题。就现实看,政府相关部门已为缓解和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做出了大量而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从客观而言,社会矛盾问题日益增加的局面并未能得到根本性扭转,许多问题因种种原因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由此导致了部分矛盾趋于激化,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尤为紧迫和艰巨,急需对导致当前各种矛盾产生的基本成因及主要影响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振兴  许文祥  钟建国  
改善上海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的对策研究吴振兴,许文祥,钟建国StudyontheMeasurestoImprovetheDistributionofSocialIncomeinShanghai¥(WuZhenxin;XuWenxia;Zhong;Jian...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赖德胜  李长安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就业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如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矛盾、国民经济重型化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的矛盾等,成为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困难和障碍。只有在认真分析这些阻碍就业扩大的矛盾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就业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坤  
浅论当前我国利用外资中的矛盾与对策○肖坤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利用外资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拟从目前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俊  张锋  
城镇住房供求关系紧张、成套住房总量不足是当前住房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削弱了城镇收入较低群体的住房支付能力,特别是新移民成为城镇住房最困难的群体。住房政策的制定应当建立在正确判断住房矛盾的基础上,处理好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与住房市场化、消费属性与投资属性、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关系。就住房而言,其政策导向应该是:综合运用土地、财税、信贷政策,增加城镇住房(含保障房)供应,稳定住房市场价格,引导和治理住房需求,促进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和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捷  刘帅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在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主体和贸易的地理方向的变化,现有贸易融资业务已不能满足进出口企业日益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本文在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按照功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新型贸易融资方式的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供需矛盾主要是由融资业务供应主体单一、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和金融机构业务重心偏移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贸易融资供应主体多元化、提升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流程网络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斌  
探索解决当前就业矛盾的宏观治理对策杨斌一、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宏观就业形势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992年底为2.4%,1993年底为2.6%,1994年底为2.8%,1995年达到2.9%,远远高于80年代的最低点1.8%。据劳...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沈玉平  沈关祥  
税收政策是实现政府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但在实现政府目标过程中 ,会遇到政策目标的非一致性、非同步性 ,诸种税收政策工具的效应也有非一致性、非同步性 ,这就存在税收政策的选择性。文章对筹集财政资金与拉动内需、公平与效率、资源配置与税收中性等政策选择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兰  
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融资问题是关键。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融资担保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豪  毛丰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方法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是:矛盾分析法和质量互变规律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次要矛盾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度时,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次要矛盾发生转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实践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使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占据支配地位。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缓解不平等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优化社会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