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8)
- 2023(14748)
- 2022(12801)
- 2021(12179)
- 2020(10141)
- 2019(23047)
- 2018(22888)
- 2017(44304)
- 2016(23532)
- 2015(26167)
- 2014(25412)
- 2013(24812)
- 2012(22540)
- 2011(20123)
- 2010(20090)
- 2009(18628)
- 2008(17992)
- 2007(15708)
- 2006(13824)
- 2005(12037)
- 学科
- 济(85297)
- 经济(85203)
- 管理(74057)
- 业(69120)
- 企(60392)
- 企业(60392)
- 方法(39095)
- 数学(33011)
- 数学方法(32632)
- 银(24244)
- 财(24238)
- 中国(24130)
- 银行(24097)
- 制(23759)
- 行(22667)
- 农(22142)
- 业经(21113)
- 技术(19607)
- 学(18489)
- 融(18374)
- 金融(18372)
- 地方(17239)
- 环境(16982)
- 理论(16658)
- 务(16324)
- 财务(16259)
- 财务管理(16227)
- 企业财务(15424)
- 贸(15301)
- 贸易(15283)
- 机构
- 大学(317498)
- 学院(317074)
- 管理(129932)
- 济(123598)
- 经济(120746)
- 理学(112067)
- 理学院(110907)
- 管理学(109098)
- 管理学院(108531)
- 研究(101186)
- 中国(83042)
- 京(67095)
- 科学(61763)
- 财(59215)
- 所(49065)
- 中心(47730)
- 财经(47244)
- 农(46718)
- 江(46678)
- 业大(44766)
- 研究所(44657)
- 经(42930)
- 北京(42321)
- 范(41159)
- 师范(40803)
- 州(38739)
- 院(37247)
- 经济学(36736)
- 农业(36541)
- 财经大学(35371)
- 基金
- 项目(218674)
- 科学(172897)
- 研究(162785)
- 基金(158474)
- 家(136654)
- 国家(135491)
- 科学基金(117953)
- 社会(102570)
- 社会科(97131)
- 社会科学(97108)
- 省(86109)
- 基金项目(84695)
- 自然(76383)
- 教育(74685)
- 自然科(74594)
- 自然科学(74579)
- 自然科学基金(73252)
- 划(71837)
- 编号(67007)
- 资助(64109)
- 成果(53662)
- 创(49410)
- 重点(48230)
- 部(47665)
- 发(45936)
- 课题(45546)
- 创新(45322)
- 项目编号(42280)
- 国家社会(41615)
- 科研(41458)
- 期刊
- 济(134131)
- 经济(134131)
- 研究(96601)
- 中国(61602)
- 管理(48910)
- 学报(46608)
- 财(45497)
- 科学(43933)
- 农(41818)
- 融(41559)
- 金融(41559)
- 教育(37508)
- 大学(35674)
- 学学(33447)
- 农业(27901)
- 技术(27351)
- 财经(22836)
- 业经(22800)
- 经济研究(21519)
- 经(19319)
- 图书(17098)
- 科技(16946)
- 理论(16827)
- 问题(16384)
- 实践(15613)
- 践(15613)
- 技术经济(15405)
- 业(14724)
- 现代(14474)
- 商业(14415)
共检索到470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婷 钟伟
本轮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银行业处于去杠杆的进程中,中国也不例外。国内监管部门相继发布多项政策,推动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和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以供银行补充资本之需。该文在总结国际创新资本工具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进行情景模拟,并对发行优先股和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途径进行研究,最后就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对银行的影响进行对比并给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秋辰
国际金融危机后,2010年颁布的巴塞尔协议Ⅲ重构资本监管框架,在强化商业银行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和增强风险加权资本审慎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巴塞尔协议Ⅲ将监管资本重新划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两大类,并分别设置了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触发条件,以提高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后,资本工具创新逐渐成为国际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手段。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鑫
本文根据银监会发布的一系列最新银行资本金监管要求,通过梳理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年报和银监会数据,分析了我国五大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并比较各行主要资本补充渠道的优劣。结合优序融资理论,试图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本金约束和潜在问题寻找突破口。中长期看,随着银行资本要求日趋严格,银行应充分利用内源融资的优势进行核心资本的持续补充。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姜珮珊 藏多
从历史看,监管要求会催生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需求。文章基于我国TLAC监管框架,对TLAC缺口开展静态和动态测算,并参考海外TLAC监管达标路径的经验,展望我国TLAC达标的路径和工具:政策引导存款利率下降+拨备覆盖率下降,银行内源性资本积累速度或将提高。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或将成为未来几年银行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可以合理运用存款保险基金的抵扣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资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宁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的主要涵义,并不是要依靠它来"独木撑天",而是要通过对货币环境的适当控制,为解决问题创造必要条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晓灵
次贷危机过后,诸多满足8%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银行纷纷倒闭,无疑加深了人们对于资本监管有效性的质疑,也进一步强化了国际监管体系对资本监管的决心。新近通过的《巴塞尔协议Ⅲ》被认为是数十年来针对银行监管领域的最大规模改革,从多方面对资本充足率指标及资本监管体系进行了完善和修订,修订的内容包括加强资本定义,提高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加强资本框架的风险覆盖能力等,《巴塞尔协议Ⅲ》将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资本管理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2010交银博士后金融论坛"上所作的主旨演讲,经主讲人同意,本刊予以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资本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王鑫泽
美国、日本等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在监管制度上做出特殊安排,支持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成为服务初创期科技型小企业的典型模式,这对我国发展科技金融,落实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修订斯蒂格利茨的一个模型,证明科技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造成股权投资缺口,使市场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以投贷联动模式增加股权投资,可以改善配置效率,符合社会利益,从而解释了监管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用资产组合的最优化与专业化以及组合跨期最优化证明投贷联动模式具有激励效应,从而鼓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型小企业放贷。最后,本文使用独有的数据来源,实证验证了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有别于非科技型企业,并且证明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支...
关键词:
投贷联动 科技金融 权益性投资 银行信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争 冯智清 郭红玉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加之资产规模扩张迅速,在强资本约束下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凸显。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新规中对合格资本、资本扣除项目和风险加权项的重新定义和调整,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必要性,在总结归纳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实践基础上,结合当前银行资本现状与外部市场环境,从资本工具创新和银行业务转型角度出发,探讨了监管新规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途径。
关键词:
资本监管新规 商业银行 资本补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课题组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监管资本要求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外部约束条件之一,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和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能力,并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2012年6月8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资本办法》吸收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成果,坚持我国资本监管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银行业实践,对现行资本监管制度进行全方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郭晓夏
近年来,随着金融深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各类新型业务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商业银行以其规模、活跃度和参与度成为参与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部分异化的创新业务和模式完全超越监管边界并不断衍生发展,形成多方参与、结构复杂、业务多样、资金混用的局面,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从低准入标准的授信、发起-分销、理财资金池、同业投资四个维度,比较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异化创新业务和美国过去十多年间的各类金融创新,发现虽然业务模式和形式各异,但本质相似、风险属性趋同,都存在降低授信准入标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创新业务 风险分析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郭晓夏
近年来,随着金融深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各类新型业务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商业银行以其规模、活跃度和参与度成为参与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部分异化的创新业务和模式完全超越监管边界并不断衍生发展,形成多方参与、结构复杂、业务多样、资金混用的局面,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从低准入标准的授信、发起-分销、理财资金池、同业投资四个维度,比较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异化创新业务和美国过去十多年间的各类金融创新,发现虽然业务模式和形式各异,但本质相似、风险属性趋同,都存在降低授信准入标准、高复杂性、高杠杆率、低透明度、流动性错配等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使单个机构面临的风险加大;从宏观层面看,则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抬高了社会总体杠杆率,提升了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不审慎的创新,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总体效果尚不明显,亟需系统性的监管安排和设计。只有从市场参与者、投资者,到监管当局都引起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规范,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创新业务 风险分析 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继志
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精神,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大幅度提高了银行资本监管要求,使我国银行业在中长期面临持续的资本补充压力。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尝试发行了一些新型资本工具,为银行增加资本金探索了新的渠道,其发行经验可供借鉴。我国银行业应依据银监会确定的新型资本工具合格标准,以发行"减记型"资本工具和"转股型"资本工具为主,探索新型资本工具多渠道发行方式,逐步建立新型资本工具发行体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新型资本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 李小平 杨兆坤 杨金荣 罗惠良
面对国内外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的新趋势,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结合自身资本结构现状和特点,借鉴国际大型银行发行新型资本工具成功经验,加快资本补充工具创新,构建满足未来资本需求的新型资本工具体系。国际大型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创新趋势近年来,为应对监管变化,国际大型银行普遍加强了资本工具创新。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定义和各国的资本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明 杨海平
为适应国内外最新资本监管要求,并持续提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兼顾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及助推金融体系改革,亟须创新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在此进程中,应坚持市场化的驱动路径,坚持审慎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可面向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境内外资本市场,首先探索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并合理比较发行融资成本,建立可持续资本补充渠道。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补充 金融工具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