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2)
2023(5213)
2022(4394)
2021(4331)
2020(3589)
2019(8114)
2018(7780)
2017(15684)
2016(8726)
2015(9681)
2014(9618)
2013(9616)
2012(9036)
2011(7859)
2010(8283)
2009(7784)
2008(8219)
2007(7423)
2006(6834)
2005(6227)
作者
(22536)
(18484)
(18424)
(18153)
(11998)
(8676)
(8486)
(7142)
(6952)
(6911)
(6331)
(6211)
(6190)
(6025)
(5864)
(5686)
(5503)
(5421)
(5369)
(5176)
(4739)
(4467)
(4461)
(4360)
(4356)
(4238)
(4111)
(4107)
(3729)
(3725)
学科
管理(31356)
(28337)
经济(28303)
(27794)
(27680)
(23570)
企业(23570)
(21854)
税收(20415)
(20243)
财政(14864)
(12251)
(12036)
财务(12022)
财务管理(11982)
企业财务(11417)
中国(10383)
(10084)
(9753)
方法(9683)
(8507)
数学(8251)
数学方法(8111)
地方(7455)
(6908)
贸易(6905)
(6766)
(6671)
制度(6669)
(6538)
机构
学院(114583)
大学(111507)
(50627)
经济(49518)
管理(43021)
研究(40185)
(39543)
理学(35764)
理学院(35428)
管理学(35049)
管理学院(34803)
中国(33426)
财经(25199)
(23159)
(22588)
科学(21011)
(20594)
(19983)
中心(18242)
财经大学(18013)
研究所(17325)
北京(15339)
经济学(15137)
(15051)
(14974)
(14397)
(14313)
财政(13698)
经济学院(13588)
(13469)
基金
项目(63912)
研究(51773)
科学(50325)
基金(45798)
(38050)
国家(37705)
科学基金(32573)
社会(32229)
社会科(30655)
社会科学(30649)
(24108)
教育(23076)
基金项目(22781)
编号(22588)
成果(20912)
(20103)
资助(19848)
自然(19125)
自然科(18657)
自然科学(18653)
自然科学基金(18316)
(15883)
课题(15533)
(14612)
项目编号(14506)
重点(14045)
(13658)
(13610)
(13607)
(13159)
期刊
(61836)
经济(61836)
研究(47202)
(35068)
中国(24708)
(16865)
管理(16333)
(15573)
(15154)
金融(15154)
税务(13832)
(13094)
财经(12266)
教育(12188)
学报(12132)
科学(11014)
经济研究(10969)
(10416)
大学(9664)
学学(9027)
(8959)
财政(8959)
业经(8885)
农业(8607)
技术(8523)
会计(8457)
(8303)
财会(8267)
国际(8137)
问题(7477)
共检索到200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康  程瑜  
2008年年初以来,由于国内接连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和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呈逐季回落的态势。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长期因素依然在起作用。本文认为,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过度下滑,宏观政策重新定位势在必行,财政政策要转为适度扩张,并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文英  李达昌  
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重点、方式、手段和具体措施应有新的调整。财税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都是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有所侧重。在目前通货紧缩阶段,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回升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必须全面启动财税政策手段,扩大社会总需求,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适度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康  程瑜  
2011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在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调的同时,使我国经济运行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局面。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政策调控还带有"观察期"特征。下一阶段财政政策应继续保持其连续性、稳定性,并注重相机抉择,把握好宏观调控中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以及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扩大内需,以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刘新波  
2011年,世界经济一方面处于经济增长、债务危机、通货膨胀、财政整顿共同编织的困局之中,一方面处于实体经济困顿和悲观预期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非良性循环之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所放缓,总体上仍保持着持续高增长的势头,内生动力依然强劲,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均有所改善。但是,我国地方债务风险迅速累积,这一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下一阶段的财税政策调整应从实体经济增长解困、经济增长信心提振、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宏观经济政策应在"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主基调下,加大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求进"的政策力度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减速,物价涨幅继续回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就业形势总体良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林平  
我国经济在实现了“软着陆”后,受国内和国际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又出现了内需不足,经济疲软的态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但没有明显的收效,于是相继推出了久未被重视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拉动经济增长。这一阶段的财政政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在增加政府支出的同时,不是减税,而是“清费立税”,不但不减少税收,反而会增加税收,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增加支出和减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但其同样达到了增加支出,减轻经济主体负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财税政策设计关系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世界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仍然持续着2008年以来的下滑趋势,中国经济依然处在震荡期,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增多。在财政减收和财政支出快速增加的大背景下,本文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新积极财政政策的搭配方案:积极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全面、协调、快速推进,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着力激活资本市场,并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协作框架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由“十五”迈入“十一五”,中国财税领域面临着一系列值得探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包括: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财政风险问题的判断、税收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预算约束机制的弱化、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去向和新一轮税制改革。全面而系统的盘点这些重大问题,以重大问题分析透视全局图景,既可审视现实,梳理过去5年以至更长区间的财税行动轨迹。也可未雨绸缪,勾画未来5年以至更长时间的财税工作方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四、政府预算约束机制的弱化中国政府预算对政府支出的约束机制不强,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这些年,在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进程中,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改革的确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是,跳出微观层面而放眼左右政府预算约束机制的宏观环境,便会发现,在过去的12年间,中国政府预算的约束机制仍处于相对弱化的状态。而且,在近期,这种相对弱化的预算约束状况又有了进一步加强的迹象。它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超预算收支规模的膨胀和人民代表大会议程取消政府预算口头报告制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闫坤  程瑜  
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增长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尤其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渡过难关,通过投资和消费"齐步走"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以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持续性。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的状况、成因,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 2 0 0 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趋势与特点 ,认为投资过度扩张和工业增长过快导致GDP增长速度偏高 ,消费价格涨势逐渐明显 ,经济增长质量出现下降。因此 ,2 0 0 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应当由对付通货紧缩转向防止通货膨胀 ,通过控制投资和工业过度扩张 ,适度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 ,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