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3)
2023(9396)
2022(7879)
2021(6942)
2020(5578)
2019(12594)
2018(12319)
2017(23137)
2016(12267)
2015(13792)
2014(13823)
2013(13924)
2012(13828)
2011(13069)
2010(13380)
2009(12567)
2008(12178)
2007(11128)
2006(10516)
2005(10038)
作者
(40201)
(33506)
(33374)
(31727)
(21580)
(16101)
(14977)
(12948)
(12943)
(12051)
(11745)
(11219)
(11081)
(11018)
(10784)
(10455)
(9987)
(9866)
(9742)
(9378)
(8743)
(8474)
(8332)
(7982)
(7675)
(7554)
(7510)
(7320)
(6941)
(6639)
学科
(77744)
经济(77678)
管理(30382)
(28597)
地方(24389)
中国(22079)
(21058)
企业(21058)
方法(20390)
数学(17147)
(17026)
数学方法(17019)
业经(16038)
地方经济(15567)
(15231)
(12268)
金融(12268)
农业(11990)
(11841)
(11768)
(11581)
银行(11548)
(11370)
(10954)
贸易(10943)
(10598)
环境(10436)
(10426)
(9420)
产业(8838)
机构
学院(189727)
大学(188937)
(89668)
经济(87883)
研究(81058)
管理(64166)
中国(61608)
理学(52824)
理学院(52095)
管理学(51241)
管理学院(50894)
科学(48122)
(43473)
(42758)
研究所(39030)
(38626)
(36014)
中心(34785)
(31380)
财经(29227)
(28966)
经济学(28434)
北京(28353)
农业(28104)
业大(26845)
(26417)
(26333)
师范(26081)
(25490)
科学院(25440)
基金
项目(115646)
科学(89990)
研究(83650)
基金(82027)
(73122)
国家(72482)
科学基金(59783)
社会(53975)
社会科(51117)
社会科学(51105)
(45615)
基金项目(41954)
(38590)
自然(36958)
教育(36653)
自然科(36021)
自然科学(36008)
自然科学基金(35386)
资助(34295)
(32658)
编号(32177)
重点(27295)
成果(27253)
发展(26348)
(25913)
(24895)
课题(24655)
(23672)
国家社会(22602)
创新(22269)
期刊
(117501)
经济(117501)
研究(67254)
中国(46918)
(34664)
学报(31026)
科学(29227)
管理(28686)
(27500)
农业(23680)
大学(23083)
(23027)
金融(23027)
学学(21750)
教育(20930)
经济研究(20009)
业经(17546)
技术(17061)
财经(15542)
问题(14669)
(13694)
(12563)
世界(12087)
(11949)
国际(11618)
技术经济(11045)
经济管理(9487)
经济问题(9432)
商业(9361)
现代(9004)
共检索到324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一鸣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向"自主稳定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宏观调控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物价的关系,把控物价放在首位。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但潜在增长水平将逐步下调。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周期性与趋势性放缓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短期、中期、长期层面予以积极应对。短期:要将货币政策的定位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并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赤字率,以降低负向产出缺口;中期:注重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全面减税,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长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运行态势,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大。提出未来经济走势(2015年至2020年)有四种可能性:一是一路走低,二是继续走平,三是重返10%以上高增长,四是以合理区间的中线为基础,使经济运行在上下限之间的合理区间正常波动。本文主张争取第四种可能性,并提出政策建议,构建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新棋局,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相结合。本文最后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降应是一个波浪式的渐进过程,而不应是"大幅度"下台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由于深层次结构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微刺激效果的严重递减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前低、中稳、后缓"的宏观季度调整模式,经济增速可能勉强达标。2014年系列宏观参数持续超预期的波动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异标志着中国"新常态"进入到新的阶段。2014年第4季度和2015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进一步上扬,并将步入结构调整的艰难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把握结构调整和全面改革的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微调预调的力度,以强化底线管理,增强宏观经济的可控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学工  
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15年,将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人口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顺利实现这些战略设想和制订正确的人口政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中长期的角度讨论了人口总量增长的态势、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经济景气变量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主要结论有:这一时期趋缓但持续的人口增长对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有利的,但由于资源约束的加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会逐渐加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构成威胁。人口的继续增长也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初始改革有利的若干人口因素的正面作用已经逐渐丧失,而一些不利因素开始发挥作用。综合地看,促进人口早日实现静止应是主要的政策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彩跃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9.9%的较快增长势头,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偏旺的繁荣景象。初步预计,全年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左右,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6年及整个“十一五”消费增长趋势如何,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增长的重要问题。扩大消费仍将成为2006年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重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对决定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做出了中国经济在中长期还会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解运亮  
新冠肺炎疫情发酵之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弱平稳之中: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进出口贸易出现改善;逆周期调节持续发力,信贷与社会融资高增,市场期待基建"开门红";制造业库存处于低位……这一切都因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陡然暂停。毫无疑问,疫情短期内对经济冲击较大。首先,人群聚集性行业受到了直接冲击,主要包括零售、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其次,各地企业延迟复工使短期内生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建人  
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估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陆建人一、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东亚发展中经济在90年代上半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初这一段时间中,东亚经济的高增长势头能否继续保持下去?有哪些因素会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张鹏  王志刚  程瑜  梁强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从先行指标分析看,建筑业仍处于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企业经营景气指数略有上升但态势远未巩固,消费者信心依然比较脆弱,但经济下降的小周期可望近期内筑底,2012年第四季度有望出现回调,不出意外特殊情况,全年7.5%GDP增长目标可以实现。从总量指标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人民币币值在短期内均呈下行趋势,但长期内有望回升;通胀程度短期内有所缓解,但并未消除较大的长期上涨压力;就业增长总体上仍稳定,但不确定风险增多;利率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将呈现下行趋势;汇率中长期人民币将有双向波动的较好表现。从经济运行质量指标审视,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上升,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人伟  
本文作者参与了题为《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的研究报告形成过程的咨询工作,现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它的内容进行解读和评论:相较于1985年的"巴山轮会议",此次的报告从新的背景形势出发,提出了针对中国中长期发展和转型的建议。其中,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内涵提出了实质性定义;对转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参考意见。但同时,正是由于此份报告由外国专家起草定稿,在对某些中国具体问题的认识、了解方面仍存在分歧与偏差,这也是作者希望与读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炳发  李锡纯  
1 前言目前对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常用的方法有计量经济模型等,但是,其预测模型对历史数据大都有很强的依赖性,而现有的历史数据对经济发展的反映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建立在功能上更加准确地反映现实经济系统的模型,我们选用了结构依存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佳木斯市经济发展进行了中长期预测。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而且是全国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的试点城市,这为本模型的建立和经济预测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斌  李建伟  
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美欧日经济平稳增长的情况下,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调到9.7%左右,2012~2015年将保持10%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2011年和2012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较大,CPI涨幅将超过5%。2012年以后食品价格和CPI涨幅趋于下降,但非食品价格仍将保持较快上涨态势,内在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可通过适度控制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和工资上涨幅度、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等措施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但需要处理好抑制物价上涨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