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3)
2023(4243)
2022(3650)
2021(3507)
2020(2826)
2019(6547)
2018(6440)
2017(13037)
2016(7242)
2015(8042)
2014(8022)
2013(7843)
2012(7558)
2011(6928)
2010(7214)
2009(6682)
2008(6628)
2007(6190)
2006(5813)
2005(5308)
作者
(20128)
(16596)
(16416)
(15904)
(10672)
(7772)
(7504)
(6318)
(6317)
(6235)
(5528)
(5468)
(5405)
(5402)
(5399)
(5143)
(4924)
(4886)
(4873)
(4873)
(4145)
(4035)
(4020)
(3898)
(3887)
(3786)
(3677)
(3670)
(3328)
(3312)
学科
(27513)
经济(27482)
管理(21352)
(19584)
(14956)
企业(14956)
(11586)
方法(9697)
数学(8434)
数学方法(8285)
(7982)
中国(7918)
(7703)
(7425)
贸易(7422)
(7271)
(6721)
农业(6313)
业经(5979)
及其(5818)
政策(5654)
地方(5639)
(5638)
银行(5636)
(5463)
(5029)
方针(4899)
税收(4887)
(4885)
金融(4885)
机构
学院(98988)
大学(96399)
(46591)
经济(45590)
管理(38934)
研究(38108)
理学(32519)
理学院(32214)
管理学(31777)
中国(31742)
管理学院(31573)
(22500)
(20876)
科学(20286)
(19554)
(18465)
中心(18294)
研究所(17176)
(17106)
财经(16389)
(14887)
农业(14406)
(13795)
北京(13668)
业大(13453)
经济学(13088)
(12859)
(12546)
师范(12463)
(11982)
基金
项目(58738)
科学(46614)
研究(46207)
基金(42266)
(36114)
国家(35798)
科学基金(30402)
社会(28462)
社会科(27040)
社会科学(27036)
(22334)
基金项目(21163)
教育(20739)
编号(20085)
(19024)
自然(19000)
自然科(18519)
自然科学(18514)
资助(18397)
自然科学基金(18200)
成果(17246)
课题(13910)
(13607)
(13300)
重点(13048)
(12670)
(12636)
(11955)
教育部(11537)
(11491)
期刊
(55635)
经济(55635)
研究(33804)
中国(21729)
(17026)
(15872)
管理(15197)
(14961)
金融(14961)
农业(11911)
科学(11584)
教育(11531)
学报(10614)
业经(9322)
经济研究(9024)
技术(8599)
大学(8566)
理论(8005)
学学(7962)
价格(7700)
财经(7616)
实践(7477)
(7477)
(7184)
问题(6898)
国际(6787)
(6617)
(6255)
世界(6178)
技术经济(5053)
共检索到167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课题组  姜长云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基本态势和价格走势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依靠国内生产,初步缓解了稻谷和小麦供求的紧平衡状况,玉米供求继续呈现由偏松向偏紧的转折;二是稻谷、小麦和玉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晓凤  
强劲的需求增长、趋减的粮食供给以及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将刺激国际粮食价格飙升,并持续在高位运行。在国际粮价持续上涨增加中国通货膨胀压力的趋势下,我们应立足于增加国内供给,同时构建供需双方"共赢价格"、健全储备粮调控机制、严防投机陷阱,以稳定未来中国粮价、确保粮食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通过预测未来15年中国粮食产需形势,以及对中国粮食稳定供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分析,认为在食物用粮需求趋势相对明确的情况下,中国工业用粮的增长趋势决定了粮食产需的变化趋势,产需缺口最高可能达到7000万吨。新时期应树立粮食能力安全新理念,提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提升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粮食国际市场调节能力,打造现代粮食流通能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粮食供求问题研究》课题组  
抑制通货膨胀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难点工作。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历次的通货膨胀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并存的。因而控制农产品价格无疑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而四川省做为人口大省,粮食的自我平衡对全国确保实现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从四川粮食供给的基本现状出发,分析了四川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晓河  黄汉权  王为农  蓝海涛  方松海  
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纪录,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7年增产(简称"七连增")。这是我国1958年以来粮食生产连续增长时间最长的时期,是建国60多年来惟一连续4年产量超过万亿斤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总供给水平最高的时期。"七连增"为改善国内粮食供求关系、有效抑制通货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铁生  
我国近年来粮食生产连续丰收,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扎实的物资基础。但是,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了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并调整和完整相关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提高。逐渐形成比较健全的粮食流通体制。在维持粮食市场稳定、保障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须清醒看到,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面临一系列新的变化:(1)加入WTO之后,国内外粮食市场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粮食格局乃至危机,对国内影响不断增强;(2)国际国内均出现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粮食安全问题复杂化;(3)我国部分粮食品种对国际市场依赖加深;(4)由于比较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永强  伍娟花  
伴随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国际粮食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对国内粮食供求关系与市场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UN)新近发布的《世界粮食展望报告》和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USDA)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报告》提供的相关数据,对当前世界粮食市场行情做一简要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永强  张鹏  吕昱晨  
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价位上的基本稳定是确保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更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目标,粮价走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一季度全国粮食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涨幅继续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查。受供求关系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影响,进入2005年全国粮食市场供求平稳,粮食生产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守海  
本文运用粮食安全系数法和粮食供求预警法评估了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并与1997年以来的波动周期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当前的粮食安全系数处于高位,但预警指标很低。这说明,尽管近期粮食供求形势无虞,但长期的粮食安全则脆弱而无保障。基于上述结果,文章从提高农业灾害应对能力、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辉  张康洁  
作为农业供给领域中重要的一环,粮食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如何推进,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粮食供给侧面临的八大紧迫形势,结合中央提出的"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改革战略导向,并指出了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现杰  徐泽民  
世界粮食市场价格走势与我国粮食贸易对策唐现杰徐泽民一、世界粮食市场价格走势(一)从1995年开始世界粮食价格逐月攀升1995年,由于气候条件不佳,全球粮食歉收,总产量为17.17亿吨,是1994年的96.6%。受其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逐月上升,到1...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美清  
一、坚持改革,探索解决中国 粮食问题的新路子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成功地推进了农村改革,发展了农业生产。粮食生产迈上一个新台价,综合生产能力达9000亿斤左右,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下一个五年,即“九五”期间,甚至下一世纪的前半叶,中国能否做到自力更生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面临的新考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梅方权  
到本世纪末的五年,实现4750亿公斤和5000亿公斤两个粮食目标的可行性如何,我国粮食生产是否将会出现新的增长高峰,生产5000亿公斤粮食将会产生什么效应,实现5000亿公斤粮食目标应选择的政策和措施,这是“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周锦秀  许海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靠政策和科技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保持了粮价的基本稳定。但由于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抗灾能力弱,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不断加大,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高,随着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