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
2023(1397)
2022(1254)
2021(1139)
2020(1136)
2019(2599)
2018(2591)
2017(5271)
2016(2948)
2015(3107)
2014(3272)
2013(3273)
2012(3059)
2011(2457)
2010(2567)
2009(2603)
2008(2949)
2007(2732)
2006(2353)
2005(2193)
作者
(8100)
(6753)
(6553)
(6379)
(4391)
(3257)
(3162)
(2485)
(2466)
(2407)
(2245)
(2239)
(2157)
(2155)
(2100)
(2015)
(1994)
(1891)
(1876)
(1836)
(1700)
(1577)
(1533)
(1528)
(1524)
(1510)
(1457)
(1386)
(1295)
(1294)
学科
(14194)
经济(14187)
管理(13422)
(13173)
(12640)
企业(12640)
(9101)
(8016)
财务(8013)
财务管理(8003)
企业财务(7757)
方法(7183)
数学(6674)
数学方法(6623)
(3738)
(3327)
银行(3326)
(3039)
(3009)
金融(3009)
关系(2429)
(2205)
中国(2107)
体制(2015)
(1915)
(1874)
对外(1859)
业经(1853)
外经(1838)
经济关系(1810)
机构
大学(41562)
学院(40456)
(19121)
经济(18757)
管理(16395)
理学(13830)
理学院(13732)
管理学(13539)
管理学院(13471)
研究(12702)
(12035)
中国(11881)
财经(9139)
(8465)
(8270)
财经大学(6973)
(6307)
中心(6249)
(5911)
经济学(5882)
科学(5640)
商学(5629)
商学院(5596)
北京(5520)
经济学院(5311)
研究所(5305)
(5269)
金融(5169)
(5014)
(4981)
基金
项目(23148)
科学(18632)
基金(18302)
研究(16232)
(15565)
国家(15436)
科学基金(13843)
社会(10828)
社会科(10397)
社会科学(10393)
基金项目(9738)
自然(9648)
自然科(9464)
自然科学(9463)
自然科学基金(9296)
资助(8275)
(8068)
教育(7767)
(6875)
编号(5998)
(5943)
教育部(5386)
成果(5223)
人文(5184)
重点(5102)
(4934)
大学(4835)
(4827)
科研(4710)
(4676)
期刊
(21048)
经济(21048)
研究(13720)
(12195)
(7918)
金融(7918)
管理(7120)
中国(6507)
财经(5003)
学报(4980)
科学(4339)
财会(4322)
(4208)
大学(4154)
学学(4072)
会计(3947)
经济研究(3725)
国际(3659)
(3392)
(3280)
技术(3113)
通讯(3019)
会通(3015)
问题(2799)
技术经济(2306)
理论(2275)
统计(2180)
世界(2104)
(2042)
农业(2014)
共检索到66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宪容  
当前,在政府三申五令、央行出台一个又一个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国内投资继续呈现了过快增长的态势,是宏观经济政策失灵还是现实经济环境有了新变化?用传统的方式、老的思路能够了解目前国内投资过热的问题吗?仅仅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能够把这次过热的投资遏制下来吗?如果不能,新的办法与思路又在哪里?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数量型调控仍然具有现实基础首先,控制货币供应仍然比较契合当前的宏观调控目标。美国和韩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发生在其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速有下台阶的表现,其背后正是去产能和去杠杆的推进。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的阶段其实非常类似。此时,央行若不在货币供应上有所控制,就可能刺激产能进一步累积,杠杆进一步叠加,风险进一步滋生,市场出清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建斌  祭立怀  丁子信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机制之一。当前投资过热是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抑制投资规模过度膨胀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宏观调控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深化财政体制和干部考核制度改革,以消除宏观调控不力的政策根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再次呈现增长"偏快"的趋势,宏观经济运行再次面临由"偏快"向"全面过热"转化的风险。在一些旧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经济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桁林  
2004年4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应邀到会参加研讨,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宏观研究室主任袁钢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振华做了主题演讲。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包明华  
间接利率调控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包明华一、经济转型与市场化──间接利率调控势在必行利率调控是金融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利率调控是计划经济和直接金融调控的产物,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间接金融调控要求,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利率成为市场变量,能够及时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江萍  
投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投资不足将使经济增长缓慢;投资过旺又会诱发通货膨胀,并使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因此,对投资调控必须谨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调控的重点及政策取向都是大不相同的。在短时期内,投资调控的方向和力度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和投资品供给平衡情况及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情况。如果这两个平衡都同时达到,那么表明投资调控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两者都未达到平衡,例如投资品的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则表明投资需求过旺,应该采取控制投资规模的办法进行调控;当然相反情况下,投资品过剩和大量产品积压时,则应采取鼓励投资的办法。如果前者基本平衡(表现为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来年中国经济谋篇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十二月三日至五日在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双防"将正式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芳秀  
本文从利率作用机制的有效性这一角度出发,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率软约束现象,利率对投资的作用机制传导不畅,利率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巧云  张军  
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发现利用利率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控效果不理想。进一步建立模型分析发现,调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有:央行对利率的管制,导致利率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关系不确定;我国当前投资收益偏高,使投资主体对成本不敏感;行政控制力或货币政策对贷款的直接作用,也使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本文由此给出了有效调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昌彩  
实行利率双轨过渡加强投资宏观调控张昌彩一、我国近年的“负利率”现象就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决策而言,只有当投资项目预期中的投资收益水平高于银行利率时,该投资项目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就宏观角度来说,在一定时期内,各种潜在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水平总是高低不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