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807)
- 2021(1769)
- 2019(3697)
- 2018(4110)
- 2017(7503)
- 2016(4373)
- 2015(4746)
- 2014(5050)
- 2013(4784)
- 2012(4476)
- 2011(4017)
- 2010(4387)
- 2009(4415)
- 2008(4665)
- 2007(4042)
- 2006(4112)
- 2005(4138)
- 2004(3843)
- 2003(3590)
- 2002(3444)
- 学科
- 济(14710)
- 经济(14668)
- 管理(11375)
- 业(9886)
- 制(8964)
- 企(8570)
- 企业(8570)
- 体(6358)
- 中国(6313)
- 财(6267)
- 农(5655)
- 体制(5590)
- 银(5121)
- 银行(5121)
- 税(4953)
- 行(4920)
- 税收(4675)
- 收(4623)
- 融(4392)
- 金融(4392)
- 业经(4203)
- 制度(3987)
- 度(3987)
- 教育(3703)
- 地方(3265)
- 理论(3255)
- 农业(3229)
- 财政(3156)
- 策(2915)
- 教学(2898)
- 机构
- 大学(56139)
- 学院(56088)
- 研究(23908)
- 济(23779)
- 经济(23126)
- 中国(20866)
- 管理(18280)
- 财(15840)
- 理学(13660)
- 理学院(13478)
- 京(13367)
- 管理学(13209)
- 管理学院(13084)
- 所(13071)
- 科学(12496)
- 江(11164)
- 研究所(10990)
- 中心(10640)
- 财经(10271)
- 北京(9709)
- 范(9222)
- 师范(9187)
- 经(9073)
- 省(8925)
- 州(8818)
- 农(8633)
- 院(8331)
- 人民(8230)
- 银(8064)
- 银行(7741)
共检索到115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斌
当前深化改革的若干方向问题杨斌一、企业改革应为企业创造发展条件同步进行目前,在国际竞争激烈和技术进步加快的情况下,我国国有企业又面临着新的重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任务,以解决众多行业的设备老化、生产过剩和产品升级问题。由于关系到广大人民就业和社会稳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南平 田媛
当前,理论界针对中国深化改革的现状,形成了不少新成果,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上,"弱市场强政府论"及"强政府弱市场论"都是片面的;在发展劳动价值论上,"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看法也值得商榷;在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方面,不能因为当前"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存"就忽视按劳分配进而强化按要素分配,甚至否定按劳分配;在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必须坚持中国农地的公有制,不能通过确权,过分扩大农地的产权范围及作用,应对农地产权长期不变的规定作新的解读;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混合经济形式要因地制宜;在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一定要认识到"碳交易"实际上是大国主导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君 姚昕 伞清武 王晓丽
一、必须改革医院现行的人事制度人事制度从狭义上讲,就是医院管人、川人之道。要办好医院首先是用好人,“为政在人”。医院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干部。我国医院现在的干部制度占主要地位的还是“铁交椅”,只能上、不能下,或者说不犯严重错误的不能下。办好医院干部是决定因素,没有竞争,干部就没有压力;没有激励机制,医院就没有活力。医院技术干部晋升技术职称中央多次强调不能论资排队。但由于旧习惯势力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和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论资排队,干好干坏一样,水平高低一样,不到年头不能晋级。现在基层技术人员状况是绝大多数医院主任医师或是退休留用,或是已到退休年龄线;副主任医师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卫生单位会计师不会记帐,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碧萍 齐守印
所谓公务性国有资产,是指由各级政府持有产权、公务机关和国有事业单位占用、作为公共物品生产资料的各种能够进行价值计量的经济资源。从公共经济视角考察,公务性国有资产至少有三项固有功能。一是作为公共经济生产力中的物质要素,它是提供各种公共物品所必需的物质手段。二是作为公共物品在使用或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存在,是相应公共物品发挥使用价值的物质条件。三是作为形成公共经济生产要素的中间产品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诗白
有关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多年,但成绩不尽如人意。目前不少企业处在困难境地,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艰难。尽管这些均是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进一步加深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明确目标,找出重点和难点,坚持“三个有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永福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杨永福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并且这种新体制的所有制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无疑,国有企业是公有制主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有制的骨架。所以,建立社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加宁
在某种意义上讲,改革也是革命,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和革命一样,都是要进行社会经济变革,要调整利益关系。 综观世界各国,但凡改革获得成功者,都存在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国际政治上存在着强大的挑战;二是国内社会存在着有力的支持;三是宏观经济环境相对平稳。改革的列车只有在既存在着巨大压力又存在着强大动力,并且是比较平坦的轨道上,才能够稳步向前,否则就有可能出轨。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5年,现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改革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本身也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应当把握住节奏,通过不断“换档”,使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健
当前,我国科技战线遵照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正进一步贯彻执行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努力完成党中央确定的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按照三个层次的发展布局,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把科学技术事业推向前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国成
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是国家和全体人民的财富,国资国企改革的动向始终备受瞩目。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审计,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是审计机关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探讨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资国企审计的目标、重点和难点,提出国资国企审计的基本目标是促进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而要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审计机关需要抓住4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同时,面对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的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审计机关还需要突破3个方面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
国资国企审计 目标 重点 难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书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变化是巨大的,应该说是农村历史最好的一个时期。这种变化来自于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来自于亿万农民的伟大实践。事实说明,只要有正确的政策,把亿万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创造出人间奇迹。在巨大变化面前,我们对当前农村形势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对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应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光鑫
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现就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商榷。一、积极稳步地推进科研单位进入企业推动技术开发性研究单位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是深化科技休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吉林省的情况看,近两年已有5个科研单位进入企业。这些单位进入企业后,增强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新产品增多,产值、税利大幅度增长,技术开发经费增加,科技人员的生活福利改善。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在与企业酝酿、协商过程中,也遇到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阿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人伟在《亚太经济时报》上发表谈话,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 一、双重体制所引起的矛盾和摩擦问题双重体制不仅造成计划内产品流向计划外,影响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而且使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标准发生紊乱,并为投机倒卖非法活动提供了温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彪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虽然没有专门讨论服务业改革问题,但是它将从战略和政策上决定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路径选择和经济绩效,是指导、规划和预测我国产业发展,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纲领。文章基于服务业产业分类,根据决定生产者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业的不同因素,对全会决定影响我国服务业改革、创新与发展的线索进行学术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思考,进一步分析和提出了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喻成栋
深化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农业银行的改革方向本来并不是什么问题,但近年来由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种种原因,使改革的目标方向变得模糊起来,有人说农业银行实际上是一个政策银行、机关性质、事业管理的“四不象”。本文不想作规范论证,主要从农行的改革实践,借用广东农行的部分材料,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黎静 何广顺
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时代,加快完善市场竞争性海域使用权价格形成机制,构建权责明晰、流转顺畅的现代海洋产权制度,是海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回顾我国海域使用权价格形成历程,海域使用权价格形成有多种方法与模式,呈现出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转变的趋势,海洋生态文明理念越发凸显,但也存在海域使用权价格形成机制不够完善、评估体系不够健全、动态调整机制缺失等问题。亟需市场与政府"合力",优化调整海域使用权价格结构,充分反映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海域使用权价格形成体系,完善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制度,加强海域使用权价格管理等系列改革,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