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1)
- 2023(9746)
- 2022(8147)
- 2021(7315)
- 2020(5876)
- 2019(13137)
- 2018(12752)
- 2017(24154)
- 2016(13046)
- 2015(14246)
- 2014(14323)
- 2013(14413)
- 2012(13903)
- 2011(12869)
- 2010(13085)
- 2009(11786)
- 2008(11640)
- 2007(10470)
- 2006(9379)
- 2005(8930)
- 学科
- 济(60613)
- 经济(60546)
- 业(33730)
- 管理(32198)
- 企(24562)
- 企业(24562)
- 中国(20143)
- 方法(19318)
- 地方(19124)
- 农(17803)
- 数学(16272)
- 数学方法(16104)
- 业经(14285)
- 学(13464)
- 农业(12529)
- 银(12041)
- 银行(12020)
- 融(11980)
- 金融(11980)
- 财(11929)
- 行(11793)
- 制(11288)
- 贸(10973)
- 贸易(10961)
- 地方经济(10793)
- 发(10601)
- 易(10487)
- 环境(9185)
- 技术(8918)
- 和(8746)
- 机构
- 学院(190112)
- 大学(187089)
- 济(79667)
- 经济(77964)
- 研究(76209)
- 管理(66933)
- 中国(58412)
- 理学(56319)
- 理学院(55537)
- 管理学(54502)
- 管理学院(54149)
- 科学(47288)
- 京(41449)
- 所(40708)
- 财(37153)
- 研究所(36873)
- 农(36558)
- 中心(33984)
- 江(30227)
- 财经(28521)
- 农业(28485)
- 业大(27947)
- 范(27698)
- 院(27648)
- 师范(27381)
- 北京(26902)
- 经(25838)
- 州(24676)
- 省(24406)
- 经济学(23913)
- 基金
- 项目(123769)
- 科学(97774)
- 基金(89148)
- 研究(88418)
- 家(79596)
- 国家(78865)
- 科学基金(66312)
- 社会(56383)
- 社会科(53429)
- 社会科学(53420)
- 省(48860)
- 基金项目(46774)
- 自然(42921)
- 自然科(41929)
- 自然科学(41920)
- 划(41619)
- 自然科学基金(41184)
- 教育(39547)
- 资助(35938)
- 编号(34734)
- 发(32784)
- 重点(29041)
- 成果(28134)
- 部(26811)
- 发展(25769)
- 创(25705)
- 课题(25486)
- 展(25322)
- 创新(24072)
- 科研(23688)
共检索到306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清彬 姚晓明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来,消费形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恢复向好、结构性亮点不少,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信心和预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随着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和政策效力持续释放,消费恢复也将进入新的阶段,逐步回归“正轨”,并有望从“恢复”迈向“扩大”,消费升级或将打开新的空间,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新增长点有望加快成长壮大。下一步,要从中长期视角审视消费的重要作用,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机制,持续巩固提升消费“主引擎”地位。
关键词:
消费形势 消费潜力 主引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姜明伦 何安华 楼栋 孔祥智
通过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分析,归纳了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八大特征:农产品供求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各种费用普遍上涨;农产品进入高价格阶段,影响价格的因素复杂化;农村劳动力有限过剩、结构性短缺;农业经营方式组织化、规模化凸现;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收动力由单引擎转为双引擎;制度性安排由被动调整转为主动设计,更加注重民生与公平。在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仅呈现出新趋势,也面临着新挑战;为应对挑战,本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瑞强
产业的发展升级受力于要素禀赋。通过分析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历程,本文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行业规制、价格等方面完善生猪产业阶段性特征分析框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来生猪产业发展的途径依赖期、散养主导期、产业规范期、结构调整期和生态健康养殖期等发展阶段的产业特征,揭示产业要素在各阶段对于生猪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以2000-2012年间生猪产业典型发展要素影响的实证分析,探讨未来的生猪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猪产业 阶段性特征 要素供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胜 王文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期货业经历了起步探索、治理整顿、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问题,具有鲜明的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党和政府将期货业放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大范畴中,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激发了期货市场功能,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纵观行业内外,未来中国期货业将呈现行业竞争集中化、服务对象实体化、市场范围国际化、交易策略程序化的趋势,期货业各参与主体需要采取切实对策应对行业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文生
马英九当选后,两岸政治互动走上了正常化、多元化、制度化的轨道。海峡两岸应当本着"务实理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处理两岸关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通过一揽子的协议建构起过渡时期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架构,为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两岸关系 政治互动 困境与出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宏英 吴能全
本文在分析和梳理C公司历年培训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在不同培训阶段对培训评估工作的要求有所不同,开展企业培训工作要把握其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王岳平 付保宗
通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随着国内外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日益突出,工业增长动能逐渐减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决胜时期,工业将经历发展形式转变的深度调整,不仅包括工业占比和增速的变化,也包括工业结构、发展模式与驱动因素的变化。适应于此,产业政策应及时调整,更加注重创新发展的要素积累和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各种创新资源的创造活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王岳平 付保宗
通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随着国内外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日益突出,工业增长动能逐渐减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决胜时期,工业将经历发展形式转变的深度调整,不仅包括工业占比和增速的变化,也包括工业结构、发展模式与驱动因素的变化。适应于此,产业政策应及时调整,更加注重创新发展的要素积累和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各种创新资源的创造活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振中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动发展的实践证明,服务业与工农业的互动关系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服务业从农业和工业中初步剥离,服务业发展要素逐步成熟并走向集聚;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改革重点向城市转移与乡镇企业的突起共同促进了服务业从工业、农业中全面剥离并独立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诱致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促共生,农业和工业生产要素加速向服务业流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了工业和农业;21世纪初期到2011年,入世后开放发展催动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交织互补,城市化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但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较为落后;2012年以来,信息技术变革引发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融共进,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引擎。下一阶段改革,必须遵循三次产业互动发展规律,推动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间自由流动和配置,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工农业发展的贡献,以信息技术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推动服务业与工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服务业 工业 农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东坡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济的扩展,文化消费将成为新世纪最具前途的市场空间;我国的文化消费正处于数量扩张和观念嬗变期,它的逐步成熟将开拓出巨大的消费市场。
关键词:
文化消费 特征 趋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学庆
1978~201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从"内向型"到"外向型"、从"生产型"到"生产-服务型"、从"低信息化"到"高信息化"、从"虚拟经济"不发达到高度发展的转型,转型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政府。未来转型趋势是:制造业将走向高端化,传统商业、物流业将被"互联网+快递"彻底改变,经济的"信息化"将被"高度智能化"取代,虚拟经济的"虚火"将降温,"外向型经济"特征将更加明显,推动转型的主导力量将是技术创新。
关键词:
国民经济 经济转型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燕 孟繁
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地方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有机会主义倾向。随着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完成了经营企业、经营城市和园区的行为转变,下一阶段地方政府有可能经营管制。为此要建立综合性的地方政府行为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主体,并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制约政府权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我国已从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各方面显示出与以往发展阶段不同的特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阶段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要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而是要适应变化的形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充实不全面的发展观,矫正有偏差的发展观,从而更好地完善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 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付保宗
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表明,经济高增长往往与工业高比重相伴而生,遭遇"技术升级陷阱"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内因,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转换面临不同跨度跳跃。我国工业比重显著高于国际一般规律,工业高增长出现回落趋势,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化升级受到明显抑制,国际分工地位低端锁定风险逐步加大。未来我国工业发展将进入次高增长阶段,工业比重趋势性下降的可能性增加,工业结构变化日益接近"技术升级陷阱",国际分工地位面临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口。我国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需解决好工业比重过快下降问题,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面临阶段性转换。
关键词:
第二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调整 产业国际分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小飞 孙立鑫 韩毅博
<正>物联网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物联网已成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中发展较快的新兴业务,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的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首次超过了移动电话用户数,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近几个月物联网连接数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行业,物联网应用场景广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