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2)
2023(13824)
2022(11920)
2021(11421)
2020(9387)
2019(22064)
2018(21920)
2017(42272)
2016(22873)
2015(25853)
2014(25982)
2013(25482)
2012(23249)
2011(20685)
2010(20714)
2009(18818)
2008(17895)
2007(15084)
2006(13221)
2005(11291)
作者
(62686)
(51814)
(51234)
(49097)
(33175)
(24811)
(23581)
(20353)
(19725)
(18419)
(17877)
(17231)
(16412)
(16333)
(15879)
(15684)
(15452)
(15284)
(14753)
(14752)
(12643)
(12615)
(12420)
(12010)
(11507)
(11494)
(11472)
(11466)
(10342)
(10114)
学科
(83983)
经济(83868)
管理(63522)
(60121)
(49434)
企业(49434)
方法(37025)
数学(31211)
数学方法(30795)
(24799)
中国(23363)
(22001)
业经(19883)
地方(18927)
(17984)
(17367)
贸易(17358)
(16867)
农业(16800)
理论(16365)
(16034)
(14604)
(13852)
金融(13848)
技术(13805)
(13619)
(13588)
银行(13555)
财务(13551)
财务管理(13527)
机构
大学(310034)
学院(309347)
管理(123467)
(117922)
经济(115081)
理学(106940)
理学院(105713)
管理学(103921)
管理学院(103360)
研究(101543)
中国(76769)
(66451)
科学(62419)
(54524)
(49377)
中心(47288)
(45978)
研究所(44910)
业大(44611)
(44414)
(43654)
财经(43552)
师范(43316)
北京(42121)
(39593)
(37835)
(36911)
农业(35857)
师范大学(35132)
经济学(34169)
基金
项目(213764)
科学(167433)
研究(161418)
基金(152755)
(131811)
国家(130662)
科学基金(112449)
社会(99158)
社会科(93741)
社会科学(93715)
(83399)
基金项目(81807)
教育(74573)
自然(72409)
(70669)
自然科(70668)
自然科学(70654)
自然科学基金(69350)
编号(68414)
资助(61899)
成果(55715)
重点(47362)
(46869)
课题(46505)
(45626)
(44683)
项目编号(41984)
创新(41476)
教育部(40453)
大学(40220)
期刊
(130322)
经济(130322)
研究(93055)
中国(60157)
学报(45706)
管理(44414)
科学(42834)
教育(41916)
(41810)
(40736)
大学(35065)
学学(32320)
农业(29390)
技术(27353)
(27111)
金融(27111)
业经(22161)
经济研究(20190)
财经(19696)
图书(18737)
问题(17112)
(16742)
理论(15606)
(15390)
科技(15082)
实践(14509)
(14509)
现代(14314)
(13928)
资源(13769)
共检索到453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玉  李志文  
海洋划界研究范式是对海洋划界问题进行理论化的解释、追问、反思的学术模式,其基本逻辑结构是分析海洋划界规则及其运作,归纳出海洋划界相关的国际法理,进而解决实践问题。但在单边国家利益驱动下,本应是客观中性的研究逐渐倾斜,限制了国际法理的完整语境,使国际法理被劣化解释成了仅为佐证国家主张的国际法依据,研究范式也就此陷入了实践困境。对此,需要在理解国际法本质状态的基础上让国际法理的语境回归完整,再完成研究范式与国际法理完整语境的相对应的深化,使海洋划界研究范式在保证实践意义的同时契合国家利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匡增军  
2010年签署2011年批准生效的俄罗斯与挪威关于巴伦支海和北冰洋的海域划界与合作条约,"一揽子"解决了两国长达40年的海洋划界争端及渔业与跨界油气田开发问题,并创设了新的国家实践。条约是综合考量两国北极战略与能源战略及外大陆架问题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对两国关系及国际社会都会产生相应影响,并对类似的海洋划界、跨界油气开发及国际合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有威  李云  
上海新光金属厂是上海市建在皖南的小三线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战略决策的变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该厂在生产和生活诸多方面逐渐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上海决定将新光厂整体调整回迁,再次融入到上海的经济发展大潮中。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录护  左冰  
文章批判了旅游研究逃离范式否定现代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缺陷,通过梳理旅游现代性研究的内在脉络,呼吁重塑旅游现代性的回归研究范式,并抵制批判旅游现代性的研究危险。基于群体旅游这一社会普遍事实,从具体的经验研究开始,展示旅游的群体性与现代性以及群体/日常生活世界与旅游/旅游世界的相互影响,通过与逃离范式的比较,支持了回归范式重回归、结构/关系和群体的研究主张。研究指出:(1)旅游的目的是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而非逃离;(2)蓬勃发展的大众旅游是旅游现代性的展现,也是旅游研究的根基所在;(3)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录护  左冰  
文章批判了旅游研究逃离范式否定现代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缺陷,通过梳理旅游现代性研究的内在脉络,呼吁重塑旅游现代性的回归研究范式,并抵制批判旅游现代性的研究危险。基于群体旅游这一社会普遍事实,从具体的经验研究开始,展示旅游的群体性与现代性以及群体/日常生活世界与旅游/旅游世界的相互影响,通过与逃离范式的比较,支持了回归范式重回归、结构/关系和群体的研究主张。研究指出:(1)旅游的目的是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而非逃离;(2)蓬勃发展的大众旅游是旅游现代性的展现,也是旅游研究的根基所在;(3)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录护  左冰  
文章批判了旅游研究逃离范式否定现代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缺陷,通过梳理旅游现代性研究的内在脉络,呼吁重塑旅游现代性的回归研究范式,并抵制批判旅游现代性的研究危险。基于群体旅游这一社会普遍事实,从具体的经验研究开始,展示旅游的群体性与现代性以及群体/日常生活世界与旅游/旅游世界的相互影响,通过与逃离范式的比较,支持了回归范式重回归、结构/关系和群体的研究主张。研究指出:(1)旅游的目的是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而非逃离;(2)蓬勃发展的大众旅游是旅游现代性的展现,也是旅游研究的根基所在;(3)旅游现象的关系/结构特质是旅游学科独立的基础,理应回归到旅游研究的中心;(4)旅游研究的回归范式具有沟通个体和社会结构、整合游客旅游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群体/关系/结构的回归范式抓住了旅游现象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键特征,可以成为产生独立旅游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赤  赵亦军  李为章  
从现金流风险角度出发,对企业财务困境进行预警研究:首先构建一个基于企业内部环境、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等因素的CFaR模型,识别出期望现金流及风险现金流;然后以这两个指标作为预警变量,构建一个二元Logistic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最后选取27家中国证券市场中代表陷入财务困境的ST公司及配对的财务良好的非ST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CFaR模型能较好地度量两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且两类公司的期望现金流和风险现金流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二元Logistic预警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预警,对两类公司的预警正确率分别达到85.2%和81.5%。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茂国  朱正伟  
"回归工程"的工程教育范式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当前,新工业革命的浪潮即将到来,其实质是产业形态、工程技术、商业模式的综合变革。通过研究中美两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范式转换和演进历程,从工业革命的视角、科技革命的视角、大学范式转换的视角,并从三种新工业模型重新定义的工程的角度分析得出了我们必须要建立一种新的工程教育范式——"融合创新"范式,阐述了其特征和实现的途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万里鹏  
文章论述了图书馆在社会技术进步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提出了技术应用向图书馆价值的回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儒国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目前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议题,然而它存在着一些理论困境,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读、误判,甚至误用。"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根本旨趣不是要回到"日常生活世界",而是要使教学活动从"异化状态"走向"本真状态",使其成为促成生命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体验幸福与创造幸福的自由自觉的生活过程。本真教学活动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否定之否定的渐进过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毅  
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制度产生以来,相邻或相向沿海国的海域划界特别是其彼此的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与大陆架应统一还是分别划界问题之重要性日益凸显。独具特色的澳巴海域划界条约采用的划界方法,对中日关于东海海域划界冲突立场之协调富有借鉴意义,在东海中日争议海域,可以通过就大陆架和上覆水域分别划定界线并设立适当联合开发区来解决争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平  潘颖  徐纬光  
在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主体中,海洋环保NGO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政策参与、公共舆论等各个方面。但是,从调研资料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海洋环保NGO起步较晚,发展上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突出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社会支持匮乏和自身组织能力薄弱等方面。为了促进形成海洋环境保护多元治理格局,有必要优化其制度环境、提高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并拓宽海洋环保NGO组织自身建设路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书灿  
经过学术界的长期争讼,《穆天子传》以小说、神话为主并兼具多学科价值的文学类文献的体裁性质,逐渐成为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的普遍共识。正因为《穆天子传》的文体具有固有的复杂性,从而引发学术界在《穆天子传》所载史事是否可信的问题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无论认为《穆天子传》所记几无一件“真确可信”,抑或认为《穆天子传》为周穆王“西征纪实”,“《穆天子传》所记确为事实”,显然均不符合历史实际。晚清民国时期不少学者错误地将原本为文学小说的《穆天子传》视为凿凿可信的史地著作,混淆文学作品中寓意与纪实的区分。滥用文史互证法,不仅不能做到文史结合,还给古史研究造成了一系列混乱。在新的学术背景下,多学科视野下的《穆天子传》研究应做到以下几点:(1)正视《穆天子传》以小说、神话为主并兼具多学科价值的文学类文献的体裁性质,准确把握《穆天子传》的产生背景、著述动机和意图;(2)尊重现代学科的独立性,推进《穆天子传》研究在学术分工的基础上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3)重视综合与比较研究,拓展与深化《穆天子传》研究的新旧领域;(4)推进《穆天子传》研究范式从传统考据学向文化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转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芬  
在教育数字化的全球时代,学校是向社会传递价值并且形塑未来社会的中心。其中,教育研究承担的使命是通过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的生成情境包括本体论的困惑、认识论的整合转向、价值论迷茫及方法论历经从逻辑推理到算法的变迁;在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进程中,遭遇技术建构的主体性失衡、数据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技术主义的价值僭越性、算法主义至上方法论的非人文性等多重困境。鉴于此,应通过提升技术教育性的本体论、基于实践智慧的认识论、生命化的价值论和超越算法主义的方法论,促进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新范式的形成和应用,推动科学有效解决教育问题,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阳杰  
会计信息化引发的范式革命,提出了设计科学研究的需求。在会计信息系统(AIS)工程设计中,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双重属性原理,引发了AIS的工程设计困境。在AIS的设计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借助洞悉工程师的设计背景和用户的使用背景的优势,通过构建并评价创新的概念、模型、方法和实例,来解决AIS工程设计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或者采用一个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来解决现已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而创造出了新的知识。能否给知识库增加新的知识,是设计科学与设计实践的根本区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