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2)
2023(5368)
2022(4639)
2021(4346)
2020(3764)
2019(8816)
2018(8498)
2017(16974)
2016(9104)
2015(9704)
2014(9637)
2013(9514)
2012(8968)
2011(7975)
2010(8480)
2009(8058)
2008(8325)
2007(7593)
2006(7045)
2005(6483)
作者
(24322)
(20224)
(19780)
(19233)
(13242)
(9590)
(9206)
(7696)
(7621)
(7536)
(6765)
(6603)
(6566)
(6501)
(6499)
(6226)
(5949)
(5919)
(5807)
(5802)
(5054)
(5041)
(4818)
(4733)
(4617)
(4578)
(4500)
(4422)
(4037)
(3891)
学科
(36858)
经济(36827)
管理(31437)
(29960)
(26001)
企业(26001)
(15725)
方法(13442)
数学(11812)
数学方法(11569)
(11024)
财务(11001)
财务管理(10985)
企业财务(10546)
(9910)
中国(9719)
(9198)
(8791)
(7274)
贸易(7269)
(7090)
业经(7078)
(6980)
银行(6977)
地方(6801)
(6605)
(6440)
金融(6440)
及其(6274)
关系(6228)
机构
学院(123600)
大学(123444)
(55439)
经济(54243)
管理(48358)
研究(43388)
理学(40553)
理学院(40169)
管理学(39496)
管理学院(39241)
中国(35421)
(30823)
(26067)
财经(22606)
科学(22240)
(21420)
(20439)
(20254)
中心(19940)
研究所(18643)
北京(17080)
财经大学(16607)
(16551)
经济学(16283)
(15968)
(15891)
(15329)
师范(15227)
经济学院(14469)
业大(14144)
基金
项目(73126)
科学(58655)
研究(56739)
基金(53902)
(45487)
国家(45067)
科学基金(39412)
社会(36059)
社会科(34314)
社会科学(34306)
(27355)
基金项目(27141)
教育(26619)
自然(24961)
自然科(24425)
自然科学(24419)
自然科学基金(23975)
编号(23517)
资助(23449)
(23267)
成果(20978)
(17197)
课题(16647)
重点(16361)
(15783)
(15331)
教育部(15224)
(14890)
人文(14866)
(14865)
期刊
(66374)
经济(66374)
研究(43630)
中国(26570)
(25918)
管理(20581)
(17974)
金融(17974)
(15108)
教育(14945)
学报(14151)
科学(14061)
大学(11854)
财经(11468)
经济研究(11362)
技术(11147)
学学(10899)
农业(9887)
(9827)
业经(9617)
(9237)
国际(8820)
问题(8207)
会计(6713)
财会(6513)
世界(6482)
技术经济(6254)
现代(6026)
(6007)
理论(5966)
共检索到206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江萍  
投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投资不足将使经济增长缓慢;投资过旺又会诱发通货膨胀,并使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因此,对投资调控必须谨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调控的重点及政策取向都是大不相同的。在短时期内,投资调控的方向和力度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和投资品供给平衡情况及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情况。如果这两个平衡都同时达到,那么表明投资调控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两者都未达到平衡,例如投资品的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则表明投资需求过旺,应该采取控制投资规模的办法进行调控;当然相反情况下,投资品过剩和大量产品积压时,则应采取鼓励投资的办法。如果前者基本平衡(表现为投...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立群  杜德瑞  
中国经济增速"破8"引起了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对长期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源于对中国改革方向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不同研判,对短期经济走势的争论集中于政策调整空间的不同判断。这种情势表明,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已日显紧迫。利用经济增速下调提供的时间和空间,认真梳理和总结中国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取向,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并在体制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一、政策的提法和总体设想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中,关于财政、货币政策比较规范的概念是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即积极干预经济的扩张性或紧缩性政策,没有看到直接使用中性政策提法,尽管有"稳定性(化)财政、货币政策"的提法,但他们所讲的"稳定性(化)",既不同于我们所讲的"稳健",又不能直接等同于"中性"。中性政策,可能是我国经济学者根据世界各国宏观调控最新实践,以及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政策操作经验,得出的一个简洁而比较新颖的提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代欣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已走到需要进行系统性评估的阶段。一方面,降低产业税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完善税制结构的既定目标逐步实现;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速趋缓、部分行业税负增加、撬动财税改革力量不足、中央与地方财力不均衡、后"营改增"时代如何全面减税等问题亟待解决。完善"营改增"政策,应优化"营改增"的力度与节奏;研究增值税税率下调方案;不失时机统筹推进财税改革;科学再造中央与地方关系;规划制定下一步的减税总目标及路线图。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爱国  曾庆  
"共创共享"思想是"双创"政策的理论根基,创新发展理念是"双创"政策的理论内核。我国的"双创"政策植根于互联网经济兴起、经济转型发展和经济新常态的国情,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而行,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伴而生,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转型升级同频共振。"双创"政策实施以来,宏观效果良好,微观效果呈现分化,区域效果个性鲜明。"双创"政策的全面推进将面临协同、管理和人才困境,应更加注重"双创"政策链整合优化、政策群协同联动、政策差异化供给和国际化面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维健  
从2006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存在了长达2600年(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算起)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令世人瞩目。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业税赋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要体现,素有"皇粮国税"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家智  周振  
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处在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已发生了趋势性改变,现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困境具有内外因素叠加效应。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失衡从而引发出的结构矛盾是困扰中国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快速的政府主导型的投资驱动调控无疑有助于阻止经济总量增速的快速下滑,但是从长远看,投资驱动型总量政策将更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基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矛盾视角分析结论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应以促进消费增长的消费驱动型代替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以消费为动力的内部需求扩大就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坚真  闫玉科  
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加强海洋经济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学科特点上,海洋经济学研究包括微观、中观、宏观和可持续研究四个维度;在研究对象上,由于海洋经济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公共性、高技术性、关联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其研究对象应呈多元性;在研究方法上,海洋经济主要采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哲学与系统论方法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光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财政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要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财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来,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已取得初步成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预算法修改工作,加快修订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振京  张林山  
一、2012年前三季度的重要改革措施(一)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污染排放管理。全国正式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除新疆和西藏外,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启动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方案,总体反映良好。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展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获准开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14年前3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一系列工作中,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政策,全面深化社会改革,基本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为顺利完成全年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与问题1.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加大,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政府继续加大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