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0)
2023(13929)
2022(12192)
2021(11639)
2020(9778)
2019(22497)
2018(22137)
2017(43103)
2016(23700)
2015(26444)
2014(26581)
2013(26353)
2012(24553)
2011(21735)
2010(21983)
2009(20252)
2008(19900)
2007(17400)
2006(15409)
2005(13651)
作者
(68356)
(56546)
(56104)
(53874)
(36298)
(26955)
(25680)
(22105)
(21572)
(20537)
(19219)
(19003)
(18098)
(18030)
(17891)
(17438)
(17060)
(16933)
(16297)
(16146)
(14139)
(13910)
(13726)
(13069)
(12781)
(12680)
(12568)
(12557)
(11452)
(11249)
学科
(90536)
经济(90429)
管理(73073)
(67936)
(56802)
企业(56802)
方法(41873)
(36529)
数学(36482)
数学方法(36034)
中国(25087)
(25084)
(20039)
(19872)
财务(19807)
财务管理(19756)
业经(19326)
地方(19103)
企业财务(18857)
(18675)
(16604)
贸易(16597)
农业(16508)
(16099)
理论(15310)
(14557)
银行(14497)
(14404)
财政(14273)
(14128)
机构
大学(331744)
学院(330228)
(131983)
管理(131040)
经济(129066)
理学(113154)
研究(112915)
理学院(111916)
管理学(110036)
管理学院(109465)
中国(84568)
(70839)
科学(69901)
(68626)
(57579)
(54244)
研究所(51995)
财经(51274)
中心(50634)
业大(49360)
(49084)
(46497)
北京(45209)
农业(42636)
(42607)
师范(42167)
(41418)
(39393)
经济学(38530)
财经大学(37893)
基金
项目(222804)
科学(174064)
研究(162703)
基金(160868)
(140399)
国家(139179)
科学基金(118954)
社会(100330)
社会科(94961)
社会科学(94932)
(86565)
基金项目(84871)
自然(78883)
自然科(77023)
自然科学(77002)
自然科学基金(75590)
教育(74612)
(73251)
资助(67698)
编号(67096)
成果(55100)
重点(49536)
(49351)
(46752)
课题(46122)
(45917)
科研(42862)
创新(42776)
教育部(42130)
项目编号(41739)
期刊
(148043)
经济(148043)
研究(102611)
中国(63095)
(55250)
学报(52978)
管理(48284)
(48244)
科学(47750)
大学(39990)
学学(37614)
教育(36571)
农业(33419)
(31036)
金融(31036)
技术(27443)
财经(24794)
经济研究(24419)
业经(23611)
(21048)
问题(18478)
图书(17044)
(16980)
理论(16393)
技术经济(15822)
科技(15272)
(15067)
实践(15030)
(15030)
(15028)
共检索到495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海洲  龙睿赟  
2009年7月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经济监测结果发布,并配发了自2008年7月以来"最近十二个月经济预警信号图",该图包括十个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指标以及由这些指标拟合而成的预警指数,称"在历经一年左右的底部盘整后,已经基本扭转下行的态势,开始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这是自2008年国民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后首份显示经济回暖的报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广深  王金秀  
从农村消费需求理论看,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农村信贷成本等是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财政角度解读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激活农村消费信贷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之良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溶沧  
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的财政对策刘溶沧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态势,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保持和促进社会消费、投资需求的适时适度增长,除了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外,还需有针对性地调整当前的相关财政政策。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阳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一对矛盾, 计划经济时期,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社会总供给,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向社会总需求。当前, 在我国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在扩大内需上, 1998 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增加投资, 以推动经济增长, 但是, 如果想使经济持久地增长, 必须扩大消费需求。从我国的情况看, 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以及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等。因此,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应当采取以下财政政策: 强化税收作用, 用税收调节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调节社会消费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颖  
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积极主动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消费需求始终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实际中,财政政策对于消费需求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对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使用上存在偏差,以及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所导致的。因此,在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将调控重点转向扩大消费需求,通过使用"差异化"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税制等手段刺激居民消费,真正扩大内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丽娜  
近年来,随着政府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村消费状况得到改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内需的扩大。笔者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财政政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经历了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我们正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的转变: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开始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瓶颈制约”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约束。在当前外贸出口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国内需求,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亟待解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3月份以来,受疫情复发和经济下行等叠加影响,我国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推出6方面33项措施,其中包括6项稳投资促消费举措。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岳树民  
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本文认为,应根据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特点、消费水平与结构,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政府民生支出,刺激居民消费欲望,从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形成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平  
扩大就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促进就业和适度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财政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结构性就业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就业状况表现为:一是企业结构性就业有较大调整;二是产业结构性就业比重变化明显;三是城镇失业人数在不断增长和失业率趋于上升。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经济增长和失业压力面临更大困难。扩大就业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就业补助金制度;加大财政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扶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强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汪东华  
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须以消费需求的扩大为支撑,我国要改变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针对制约我国消费需求的原因,应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加快税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财政对策,扩大我国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郑策  
一、影响林业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 (一)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矛盾是制定林业财政政策的前提。林业微观主体是林业的基本细胞,是制定林业政策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对象。对林业微观主体的行为研究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林业财政政策。 Gregory(1972)曾经提到过,在19世纪的欧洲,由于林场主世代相传,他们更注重“传给下一代的农场其生产能力至少应该和自己继承时的情况一样”,因此这些林场主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取得林地期望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土地所有权已经变得如同商品一样可以任意买卖,林场的继承变得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玉平  
在美国高等教育分散型管理体制下,美国高校的财政政策表现出相应的多元特色。本文着重介绍美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基本特点、美国高校经常性经费收入(Current-fund Revenue)的主要采源及分配比例以及美国高校经常性经费总支出的分配比例等,以期对我国高校财政政策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颖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投资规模过大,对民间投资在特定时期、某些领域存在挤出效应,民间投资并未获得充分平等的市场准入和完全公平的服务待遇。因此,财政政策要通过政府投资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充分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