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0)
- 2023(8648)
- 2022(7254)
- 2021(6547)
- 2020(5580)
- 2019(12648)
- 2018(12221)
- 2017(24646)
- 2016(12846)
- 2015(14728)
- 2014(14514)
- 2013(14476)
- 2012(13222)
- 2011(11962)
- 2010(11861)
- 2009(11370)
- 2008(11146)
- 2007(9795)
- 2006(8502)
- 2005(7569)
- 学科
- 济(58450)
- 经济(58345)
- 管理(47215)
- 业(43798)
- 企(37419)
- 企业(37419)
- 方法(29086)
- 数学(26118)
- 数学方法(25943)
- 财(20066)
- 制(16058)
- 中国(14671)
- 农(14193)
- 业经(12709)
- 务(12452)
- 财务(12430)
- 财务管理(12401)
- 企业财务(11900)
- 体(11089)
- 贸(10606)
- 贸易(10600)
- 银(10516)
- 银行(10508)
- 融(10414)
- 金融(10412)
- 易(10329)
- 行(9982)
- 体制(9512)
- 农业(9282)
- 地方(9228)
- 机构
- 大学(191546)
- 学院(189488)
- 济(86751)
- 经济(85300)
- 管理(77413)
- 理学(67644)
- 理学院(67025)
- 管理学(66290)
- 管理学院(65914)
- 研究(58243)
- 中国(45668)
- 财(45075)
- 京(37551)
- 财经(35840)
- 经(32696)
- 科学(29939)
- 经济学(28889)
- 江(27587)
- 中心(27575)
- 财经大学(27056)
- 所(26493)
- 经济学院(26234)
- 农(23789)
- 业大(23410)
- 研究所(23374)
- 北京(22984)
- 商学(22445)
- 商学院(22251)
- 范(21823)
- 师范(21629)
- 基金
- 项目(127493)
- 科学(103909)
- 基金(97438)
- 研究(96230)
- 家(82723)
- 国家(82076)
- 科学基金(72860)
- 社会(66570)
- 社会科(63391)
- 社会科学(63382)
- 基金项目(51318)
- 省(47571)
- 教育(45063)
- 自然(44775)
- 自然科(43798)
- 自然科学(43791)
- 自然科学基金(43072)
- 划(39942)
- 资助(39331)
- 编号(36926)
- 制(31146)
- 部(30838)
- 成果(30721)
- 国家社会(28709)
- 重点(28392)
- 教育部(28005)
- 创(27379)
- 人文(27348)
- 发(26228)
- 创新(25579)
共检索到276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世勇 王勇
指出农村制度因素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实证性地检验了由于农村特殊的制度体制,农村居民短期消费倾向显著低于城市居民;而农村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又显著高于城市居民。解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性差异的根本在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市场化制度体制。
关键词:
制度差异 消费差异 协整分析 城乡统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洪波 董克用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消费需求的最终性、持久性、主体性和刚性决定了刺激国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措施。社会保障可以通过直接增加居民收入、改变居民消费预期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以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来间接地刺激消费。应该通过扩大覆盖面、完善保障项目、提高保障程度、健全法律制度来完善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需求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木西 曾祥炎
:导致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转型期中国形成了"过度保护的资本产权"、"保护不足的劳动力产权"及"受损的土地产权"的产权制度。因此,任何单纯依赖"刺激"内需的积极宏观政策都难以完全解决问题,其效果也只会是短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必须建立利益均衡的产权制度。
关键词:
内需不足 消费率 产权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天奕
扩大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住房保障政策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再分配方式为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居住需求,必定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影响。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城镇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推动内需增长。住房改革滞后抑制消费需求1998年我国正式启动住房商品化改革,废除福利住房分配制度。这项旨在推动住房市场化的经济政策,在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背景下起到了启动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建新
扩大内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制度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我国在制度意识、税费制度、社保制度、企业制度等方面都存在对扩大消费的反制。要破解制度因素对扩大消费的制约,就必须转变观念,建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消费品市场与物价的监控机制,重视与强化消费维权制度,以及完善与居民消费相关的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从而真正实现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向以扩大内需为主拉动经济的转变。
关键词:
内需 制度因素 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扩大内需需要搞活流通,需要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也需要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我国收入差距问题很严重,要清醒地认识并正确对待这种严重性,而不要制造"理论"掩盖这种严重性;要进一步弄清楚收入差距的情况,研究有关的分配理论;当前收入差距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积极稳妥地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才能顺利实现扩大内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胜文
本文从论证我国经济当前正遭遇“节俭悖论”这一观点入手 ,分析了我国当前执行的刺激内需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 ,从中得出结论认为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改革的大环境 ,我国在选择和执行刺激内需的政策时 ,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刺激消费需求上 ,而应该放在刺激投资需求上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任保平 刘丽
内需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是扩大内需的短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短期启动内需,而不能长期扩大内需。社会分工和制度变迁是扩大内需的长期机制。通过社会分工和制度变迁来促进内需扩大的措施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建设小城镇。
关键词:
扩大内需 社会分工 制度变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萌
扩大内需是当前促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而扩大内需主要依靠居民消费力的提升来实现。本文结合当前经济调控现状,通过2000年后居民消费与利率调整及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得到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
关键词:
利率 消费 收入 扩大内需 制约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万顺福 王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处在高速发展中,但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弊端已日益凸显,扩大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内需不足与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不合理,特别是劳动所得所占比例过低有着密切联系。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应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所得的比例,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内需 分配制度 劳动所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智峰
社会保险是降低居民未来不确定预期,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是有效发挥扩大内需政策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我国社会保险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有助于认识社会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特点,对于如何通过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社会保险支出对消费增长长期看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短期内有抑制作用,且社会保险支出影响消费有时滞。
关键词:
社会保险支出 城镇居民消费 VEC模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晓东 周旭东
流通产业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作用机理各有不同,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理论推导或者单因素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增长的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流通产业增长的多种影响因素,根据作用机理将其归类为社会环境因素、资源要素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和产业内因素。为进一步明确各类因素的影响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全国28个省市区数据,对已收集的16个变量进行测算和排序。结果表明,需求因素仍然是影响我国流通产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扩大内需对于现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但是制度因素的作用相对不显著,决定了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应该有所侧重。而基于流通产业内部的变革,在短期内对流通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勇
本文讨论在全球经济危机及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着重分析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重复建设和生产行业的滞后发展的形成原因,探讨以产业结构调整来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用消费需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通过二者相互影响,互动共振,最终保证有效需求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