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0)
2023(7657)
2022(6486)
2021(5840)
2020(4757)
2019(10896)
2018(10934)
2017(21522)
2016(11636)
2015(13256)
2014(13261)
2013(13588)
2012(13366)
2011(12423)
2010(12803)
2009(12046)
2008(11948)
2007(10867)
2006(10198)
2005(9718)
作者
(36225)
(30020)
(29716)
(28302)
(18994)
(14229)
(13502)
(11580)
(11370)
(10842)
(10262)
(9898)
(9824)
(9661)
(9335)
(9240)
(8756)
(8696)
(8683)
(8622)
(7925)
(7456)
(7360)
(6869)
(6850)
(6763)
(6750)
(6737)
(6047)
(5891)
学科
(56926)
经济(56867)
管理(28196)
(27977)
中国(21665)
(18993)
企业(18993)
地方(18442)
(17285)
方法(16993)
数学(14976)
数学方法(14868)
业经(12943)
(12391)
(12376)
银行(12361)
(12135)
农业(11478)
(11223)
金融(11223)
(10954)
(10846)
贸易(10831)
(10788)
(10482)
(10442)
地方经济(10398)
环境(9495)
(8077)
技术(8044)
机构
学院(173893)
大学(172293)
(76282)
经济(74577)
研究(68366)
管理(60626)
中国(54798)
理学(49693)
理学院(49025)
管理学(48277)
管理学院(47944)
科学(40217)
(38989)
(37621)
(35997)
研究所(31928)
中心(30600)
(29340)
(28764)
财经(28067)
北京(26100)
(25401)
(25257)
师范(25162)
(24794)
(23440)
经济学(23252)
业大(22917)
农业(22558)
(21443)
基金
项目(102316)
科学(79755)
研究(77761)
基金(71497)
(62045)
国家(61479)
科学基金(50783)
社会(48568)
社会科(45984)
社会科学(45978)
(40628)
基金项目(37428)
教育(34600)
(34506)
编号(32496)
自然(30341)
自然科(29510)
自然科学(29503)
(29255)
资助(29210)
自然科学基金(28928)
成果(27769)
重点(23884)
课题(23866)
发展(23735)
(23334)
(22607)
(20789)
(19852)
国家社会(19640)
期刊
(97562)
经济(97562)
研究(62183)
中国(40894)
(28176)
(25990)
管理(24819)
学报(24092)
科学(23844)
(23756)
金融(23756)
教育(21502)
农业(19205)
大学(18293)
业经(17416)
学学(17013)
经济研究(16110)
技术(15197)
财经(13766)
问题(13369)
(11877)
(10939)
国际(9905)
(9615)
商业(9425)
理论(9222)
技术经济(8919)
现代(8658)
经济管理(8652)
经济问题(8515)
共检索到293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近年来,我国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现为:重化工业发展受市场供需机制调节的作用日益显著,具有较鲜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重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度加快,其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应提高。观察到这种趋势,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一个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许多地区也把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作为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工作重点,并相应地在地区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中体现出来。由于经
[期刊] 改革  [作者] 付保宗  
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表明,经济高增长往往与工业高比重相伴而生,遭遇"技术升级陷阱"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内因,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转换面临不同跨度跳跃。我国工业比重显著高于国际一般规律,工业高增长出现回落趋势,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化升级受到明显抑制,国际分工地位低端锁定风险逐步加大。未来我国工业发展将进入次高增长阶段,工业比重趋势性下降的可能性增加,工业结构变化日益接近"技术升级陷阱",国际分工地位面临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口。我国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需解决好工业比重过快下降问题,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面临阶段性转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如果把2002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仅仅看成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回升,那就大大低估了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变化。对一个依然处在快速增长期的经济来说,结构变化往往比总量变化更重要。结构变化的引人瞩目之处,是出现了一批新的高增长的主导产业。理解这些产业的特征和增长机制,对理解某些新的宏观经济现象有着特殊意义。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特征,对此不宜简单套用历史经验来解释。相应地,政府在产业发展和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也应有必要调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生  陈长缨  张一  张哲人  
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带动需求高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增长过快,既加大了现阶段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也增加了可能转嫁后代的显性或隐性资源环境的补偿代价。是需求拉动而不是生产率改善提高了上游产业在资源和原材料等领域的定价地位,增强了资源型企业向下游产业转嫁成本的能力。各种新矛盾的交织延缓了能源、资源生产体系的改革速度,直接影响到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因此,应加快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向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全成本补偿体系,把经济激励导向引导到有利于研发和创新、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上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同宁  
进入工业化过程的重化工业阶段后 ,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下降 ,而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劳动力供给高峰期 ,就业压力十分沉重。今后应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教育与人力资源适度超前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关联产业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缓解就业压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力  张楠  周革非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企业转制、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必将继续推动资本品工业的高增长。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和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付保宗  周劲  张义博  
近年来,我国要素条件变化对工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凸显。基于此,"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下半年赴安徽亳州市、浙江杭州萧山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对我国工业发展条件、特点和趋势形成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一、东部地区要素成本高企,中部地区"洼地"优势显现(一)东部地区要素成本快速上涨形成倒逼与约束作用调研发现,要素成本上涨以劳动力、土地等变化最为明显。萧山区劳动力供应从前几年的供大于求转变为趋于紧张。2008年以来,劳动者平均工资年均增速在10%以上。这与新生代农民工厌倦工业就业、传统劳动输出地就业岗位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刚  张长令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工业化进入到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随着重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沿海集聚趋势,即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由20世纪90年代前的矿产地和传统工业城市布局转变为向沿海新兴城市的聚集。研究表明,降低进口原材料的交通运输成本和突破大规模工业用地的行政审批限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重化工业空间组织形态向沿海集聚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我国已从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各方面显示出与以往发展阶段不同的特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阶段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要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而是要适应变化的形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充实不全面的发展观,矫正有偏差的发展观,从而更好地完善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金培振  沈裕谋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难以逾越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消除其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基于两化融合的内涵构建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质量改进的技术创新模型,利用2002~2010年中国各省市工业面板数据,着重探讨了重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与工业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较高的重化工业化水平有助于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好的匹配与融合。(2)两化融合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抑制重化工业化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从而改善区域工业环境治理绩效。(3)国有企业有着更强的污染控制和碳减排能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在降低污染的同时也会导致碳排放微弱上升,而煤炭消费占比、能源强度等因素不利于工业环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锡忠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保险业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并揭示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管理特征和风险很有意义。针对公司在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的特征和危机,提出了转变经营观念,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化经营;加快创新步伐,改进保险营销方式;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加强保险队伍建设等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冬欣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但也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弱、土地等要素资源制约等诸多挑战。因此,需要着力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中西部城市群,有效引导农村人口向这些地区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促进农村人口平稳融入城市,进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