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1)
2023(7004)
2022(5923)
2021(5380)
2020(4770)
2019(10892)
2018(11028)
2017(22521)
2016(11965)
2015(13679)
2014(13876)
2013(14240)
2012(13593)
2011(12730)
2010(13389)
2009(13048)
2008(12527)
2007(11270)
2006(10628)
2005(9908)
作者
(36881)
(31138)
(30669)
(29456)
(19589)
(14501)
(14152)
(11992)
(11507)
(10980)
(10626)
(10135)
(10122)
(10036)
(9533)
(9477)
(9042)
(8870)
(8866)
(8524)
(8067)
(7605)
(7532)
(7160)
(7026)
(7000)
(6683)
(6518)
(6404)
(5995)
学科
(79272)
经济(79220)
管理(34909)
方法(30461)
(29500)
数学(28095)
数学方法(27750)
(22346)
企业(22346)
中国(18545)
地方(17351)
(14477)
(12753)
地方经济(12654)
(12401)
业经(12312)
(12262)
(10586)
贸易(10575)
(10374)
银行(10366)
(10229)
环境(10216)
(10030)
农业(9788)
(9772)
金融(9772)
(9673)
资源(9372)
(8748)
机构
大学(191791)
学院(190871)
(93945)
经济(92229)
管理(71808)
研究(67873)
理学(60929)
理学院(60254)
管理学(59114)
管理学院(58738)
中国(53233)
(42911)
(40562)
科学(38056)
(35005)
财经(33865)
研究所(31211)
经济学(30753)
(30544)
中心(29527)
(28380)
经济学院(27445)
北京(26517)
(26195)
财经大学(24974)
(23545)
业大(23532)
(23478)
师范(23387)
(22872)
基金
项目(114024)
科学(89668)
基金(83518)
研究(83390)
(71960)
国家(71445)
科学基金(60556)
社会(55345)
社会科(52655)
社会科学(52639)
(43233)
基金项目(42715)
教育(37825)
自然(37187)
资助(36436)
自然科(36176)
自然科学(36167)
(36032)
自然科学基金(35475)
编号(33358)
成果(27760)
(26157)
(26023)
重点(25519)
国家社会(23463)
课题(22984)
教育部(22635)
(22333)
人文(22014)
发展(21311)
期刊
(111498)
经济(111498)
研究(63443)
中国(35124)
(30794)
管理(28830)
学报(25450)
科学(24165)
(23268)
(20223)
金融(20223)
经济研究(19768)
大学(19048)
财经(17970)
学学(17911)
技术(17205)
农业(15654)
(15605)
业经(15463)
问题(15063)
教育(14222)
统计(13666)
技术经济(12450)
(12147)
(11603)
决策(10863)
国际(10422)
理论(10041)
商业(9630)
经济问题(9485)
共检索到301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剑明  
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透支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探讨了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太阳能照射下诞生出来的一个耗散结构,所谓的工业文明也只不过是化石能耗散的一种表现形式,化石能枯竭极易导致工业文明崩溃。进而提出我国应确立"先用可再生能源后用化石能"的原则以及应以"平衡"思想指导各级政府经济调控等相关讨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剑明  
该文在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透支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探讨了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太阳能照射下诞生出来的一个耗散结构,所谓的工业文明也只不过是化石能耗散的一种表现形式,化石能枯竭极易导致工业文明崩溃;进而提出我国应确立"先用可再生能源后用化石能"的原则,以及应以"平衡"思想指导各级政府经济调控等相关讨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继康  
当前东亚经济高速增长中的隐忧曲阜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冯继康TheSecretWorriesofTheHigh-SpeedGrowthOfEastAsia¥FENGJIKANGAbstract:Since1990s,eastasiahasmadegrea...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增禄  房汉廷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13年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和国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仅1980年到1990年10年时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就增长了136%,实现了年均GNP递增8.9%的高速增长。这一增长速度基本上相当于被誉为经济发展最快的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水平。在某些局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国民生活质量提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  
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如何判断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作者认为,如何做出判断,必须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发生重大转变这个背景出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本文以实证方法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得出我国已经从1991年9月开始,经济增长发生了重大转折,进入到经济增长新阶段的结论,并以此结论为前提,具体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工业速度、投资、通货膨胀等重大问题和探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对经济体制转换的重大影响。最后,作者指出,目前的主要矛盾是要素市场,尤其是资金市场的秩序过度混乱,并对此提出宏观经济的基本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丹  马山水  
知识经济的来临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由于人类对知识经济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的认识不全面及不合理的知识应用行为等,都增大了经济系统的熵值。因此,应该说知识经济可能带来的危机也是空前的。这些危机表现为创新可能不能持续,结构性失业增加,违反伦理道德标准的经济行为的冲击力增大,世界两极分化可能进一步强化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方正  刘慧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需要投资主导还是消费主导,引起了各界广泛讨论。该文在阐述分歧的基础上,考虑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计划经济的再生产角度和市场经济供求角度分析了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并对消费与投资的比例进行了界定;继而,基于不同的国家规模及发展阶段分析了经济增长主导模式选择。认为从投资与消费关系来看,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最终的必然选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更需要发挥消费的作用;从国家规模来看,我国客观上需要投资和消费主导经济增长;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现在阶段的增长需要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方式转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国有企业困难很大;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乏力。所有这些都表明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严重弊病,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迫切问题。 一、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成因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邹彦林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依据邹彦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建国初期,面临的是十分严重的经济短缺,为快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必须大规模推进工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工业化就是高效率,就是对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建彬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两个转变”的决策,既重视制度前提,又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充分肯定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顺了“两个转变”相互作用的关系,极具科学性与战略眼光。从改革制度缺陷入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定能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 一、制度缺陷、技术滞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原因 1.制度缺陷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 我国在建国之礼,曾面临如何在缺少外援和贸易条件下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当时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出发,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带动整个经济建设,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为筹集发展重工业的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苏剑  
一个经济的目标增长方式是使得该经济的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增长方式,这一增长方式是由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我国的目标增长方式应当是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的增长方式,而不是利用不具优势的资本密集增长方式,也不必然是以自主研发来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方式。一个经济的实际经济增长方式取决于企业的行为,因为经济增长是由企业实现的,而企业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做决策的,这个宏观经济环境的最根本特征就是要素价格体系,因此,一个经济的实际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取决于该经济的要素价格体系,有什么样的要素价格体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最近几十年来资本和土地密集型的增长就是我国长期采用低利率、低土地价格、低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书茂  李通屏  
通过建国后人口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指出了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从中国人口国情出发,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思考和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