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6)
- 2023(10547)
- 2022(9276)
- 2021(8724)
- 2020(7512)
- 2019(17472)
- 2018(17466)
- 2017(35439)
- 2016(19581)
- 2015(22053)
- 2014(22374)
- 2013(22424)
- 2012(21427)
- 2011(19626)
- 2010(19892)
- 2009(18853)
- 2008(19062)
- 2007(17392)
- 2006(15258)
- 2005(14150)
- 学科
- 济(82220)
- 经济(82136)
- 管理(55142)
- 业(55057)
- 企(43339)
- 企业(43339)
- 方法(39266)
- 数学(35377)
- 数学方法(34994)
- 财(24160)
- 农(23844)
- 中国(23118)
- 制(19185)
- 贸(18270)
- 贸易(18262)
- 易(17833)
- 学(16942)
- 银(16070)
- 银行(16039)
- 业经(15973)
- 行(15341)
- 地方(15224)
- 农业(14966)
- 务(14567)
- 财务(14537)
- 财务管理(14502)
- 融(14349)
- 金融(14347)
- 企业财务(13791)
- 策(12926)
- 机构
- 大学(290573)
- 学院(289977)
- 济(124858)
- 经济(122199)
- 管理(109000)
- 研究(100034)
- 理学(92962)
- 理学院(91917)
- 管理学(90362)
- 管理学院(89802)
- 中国(78486)
- 财(61540)
- 京(61101)
- 科学(59688)
- 所(52202)
- 农(49843)
- 财经(48164)
- 研究所(46928)
- 中心(46054)
- 江(44470)
- 经(43608)
- 业大(41759)
- 农业(39412)
- 经济学(39219)
- 北京(39049)
- 范(37278)
- 师范(36895)
- 财经大学(35701)
- 经济学院(35614)
- 州(35477)
- 基金
- 项目(181351)
- 科学(142128)
- 研究(132356)
- 基金(131777)
- 家(114503)
- 国家(113575)
- 科学基金(95909)
- 社会(83358)
- 社会科(79111)
- 社会科学(79086)
- 省(69992)
- 基金项目(68691)
- 自然(61645)
- 教育(61576)
- 自然科(60152)
- 自然科学(60132)
- 划(59716)
- 自然科学基金(59110)
- 资助(56212)
- 编号(54034)
- 成果(45703)
- 部(41712)
- 重点(41299)
- 发(39342)
- 课题(37649)
- 创(36793)
- 教育部(35592)
- 性(35551)
- 科研(35122)
- 创新(34552)
- 期刊
- 济(137733)
- 经济(137733)
- 研究(89629)
- 中国(53337)
- 财(47198)
- 农(44805)
- 学报(44501)
- 科学(40558)
- 管理(39028)
- 融(34870)
- 金融(34870)
- 大学(33333)
- 学学(31522)
- 农业(29604)
- 教育(28359)
- 财经(24460)
- 技术(23715)
- 经济研究(23209)
- 业经(22344)
- 经(20971)
- 问题(19048)
- 贸(17294)
- 业(15157)
- 理论(15147)
- 技术经济(14875)
- 统计(14790)
- 国际(14576)
- 商业(14114)
- 实践(13516)
- 践(13516)
共检索到437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治宇
摘要押运用非结构化实证分析方法来考察我国1996年1月至2004年6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我的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消费物价水平CPIGranger原因,但M1变动对CPI变动的贡献率只有1.5%左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小梵 汪传敬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操作空间,得出有效性不足和操作空间有限的结论。其原因在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了这种状况。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中东
从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与质量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时滞三个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分析,不难看出,货币政策已成为我国调控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应该密切关注货币数量特别是M2的变动、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和货币政策时滞等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以利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思平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世界经济相继遭遇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在此期间,我国货币政策频繁调整,这引发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本文选取相关数据,对2005年7月-2012年3月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货币政策的时滞及政策协调性、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微观主体预期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丽
本文将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分为1998-2002年及2003年至今两个阶段进行了简要回顾,从操作目标、中介目标、终极目标三个层次分析了1998-2002年和2003年至今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对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回顾 有效性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操作会产生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冲击及经济对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反应的分析思路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估计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后 ,施加识别条件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识别并得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然后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 ,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在长期不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但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货币供应量及贷款等会产生永久性影响 ,而且货币政策冲击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持续作用时间不超过 40个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 货币供应量 传导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建军 李晶
利率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的有效 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我国利率传导不具显著有效性的原因,并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传导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虹
自我国央行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力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以1998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GDP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有效性,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贷渠道出现了低效性和不稳定性,再以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作用的动态变迁轨迹,发现信贷渠道的作用在长期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在特定阶段信贷渠道的作用还会被强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有效性 动态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志勇 刘涛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括工具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效率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评价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最终依据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构建了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相关变量对CPI影响的强弱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发生效力的滞后时间,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基本有效的,货币供给量M0是近期货币政策中较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将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混合使用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静
本文分析的1998~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历程属于相机抉择。VAR模型实证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数量与价格工具对于控制通胀是失效的。外汇储备较货币供给增速对通胀的冲击更大,利率提高与汇率加速升值对于通货膨胀不是抑制而是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利率传导及汇率传导不畅,而成本传导机制效应显著。本文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非常规方式稳定物价并结合信贷政策调整货币供给结构;长远来看还需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价格工具作用,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必须降低外汇储备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李晓宁
2009年以来,面对持续走高的物价,央行采取了连续上调准备金率的政策,以求减少货币供给量,稳定物价。通过建立CPI、广义货币供给量M2和GDP之间的回归模型,对1994~201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稳定物价有效的结论。认为治理通货膨胀要采取多样化的宏观经济政策,注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同时要加快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