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5)
- 2023(6271)
- 2022(5525)
- 2021(5406)
- 2020(4485)
- 2019(10380)
- 2018(10393)
- 2017(21257)
- 2016(11666)
- 2015(13456)
- 2014(13631)
- 2013(13528)
- 2012(13254)
- 2011(12251)
- 2010(12617)
- 2009(12328)
- 2008(12417)
- 2007(11550)
- 2006(10603)
- 2005(9889)
- 学科
- 济(47067)
- 经济(47002)
- 管理(33968)
- 业(32427)
- 企(24494)
- 企业(24494)
- 方法(20237)
- 数学(18105)
- 数学方法(17804)
- 中国(16137)
- 农(16010)
- 财(14217)
- 贸(13015)
- 贸易(13006)
- 制(12947)
- 易(12802)
- 银(10902)
- 银行(10892)
- 行(10505)
- 策(10322)
- 农业(9821)
- 业经(9262)
- 融(9248)
- 金融(9248)
- 税(8249)
- 学(8201)
- 及其(7938)
- 税收(7835)
- 收(7783)
- 地方(7684)
- 机构
- 学院(174913)
- 大学(174696)
- 济(76258)
- 经济(74476)
- 管理(64440)
- 研究(60369)
- 理学(53647)
- 理学院(53078)
- 管理学(52160)
- 管理学院(51818)
- 中国(50796)
- 财(40526)
- 京(37336)
- 科学(33060)
- 所(30944)
- 财经(30599)
- 中心(28108)
- 经(27576)
- 江(27413)
- 研究所(27053)
- 农(24984)
- 北京(24763)
- 经济学(23560)
- 范(23189)
- 师范(23021)
- 财经大学(22401)
- 州(22329)
- 经济学院(21248)
- 院(21169)
- 业大(20817)
- 基金
- 项目(98544)
- 研究(76841)
- 科学(76838)
- 基金(70478)
- 家(59339)
- 国家(58774)
- 科学基金(49449)
- 社会(47828)
- 社会科(45253)
- 社会科学(45245)
- 省(36840)
- 教育(36032)
- 基金项目(35361)
- 编号(33010)
- 划(31586)
- 资助(31478)
- 成果(29875)
- 自然(29627)
- 自然科(28874)
- 自然科学(28867)
- 自然科学基金(28345)
- 部(23141)
- 课题(23117)
- 重点(21792)
- 发(21325)
- 性(20977)
- 教育部(20161)
- 项目编号(20070)
- 人文(19356)
- 年(19338)
共检索到285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翁舟杰
在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体的内外均衡是一国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本轮治理经济过热中,政府着重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效果是明显的,但同时也表现出政府在追求经济的对内对外双重均衡中处于一种顾此失彼的局面,表明当前货币政策已处于困境。本文主要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当前货币政策及政策效果展开比较深入地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海吟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中内外均衡问题的思考导师许健教授研究生陈海吟论文围绕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内外均衡问题,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政策、外资政策、外汇储备政策在内外配合方面的若干缺失,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内外均衡的对策思路。论文分为上、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锡泉
本文围绕美国新政府"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出现的货币政策困境,并指出下一阶段化解困境的可能取向:央行应该遵循"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活力的激发与深化,对外要密切关注复杂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内要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依托货币政策改革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和供给效率的再提升;择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防范汇率大幅度波动以确保汇率稳定的基本基调;在把握好金融领域"降杠杆"主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松紧有序、灵活
关键词:
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供给侧改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锡泉
本文围绕美国新政府"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出现的货币政策困境,并指出下一阶段化解困境的可能取向:央行应该遵循"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活力的激发与深化,对外要密切关注复杂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内要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依托货币政策改革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和供给效率的再提升;择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防范汇率大幅度波动以确保汇率稳定的基本基调;在把握好金融领域"降杠杆"主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松紧有序、灵活可变的动态货币政策调整手段,坚定地实施市场化改革和全方位的开放,抵御外部事件和金融风险的冲击。
关键词:
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孝星 赵颖楠
2010年下半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并紧缩货币信贷,以应对此次通货膨胀。笔者以为,流动性过剩是引发我国本轮全面通货膨胀的首要原因,但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已经陷入两难的多重困境之中,继续采取"堵"的货币政策,恐将引发政策超调的风险。因此,我国需要转换政策调控思路,采取有序疏导的方式化解当前的通胀压力。
关键词:
货币紧缩 通货膨胀 政策困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亚敏
审慎使用货币政策,对实现"外堵热钱,内防通胀,把好流动性的总闸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货币政策的理论溯源、运行特点及正负效应进行了文献回顾,界定了国内外流动性环境变化对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的制约和影响,并在结合中国货币供给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内外均衡 全球视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成 祝正芳
本文利用2007~2012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及宏观季度数据,对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困境风险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货币政策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工具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引起商业银行对企业信贷数额的变化,从而传导到各企业,导致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变动;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与货币供应量负相关。因此,应将货币政策与企业微观行为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货币政策对企业运营产生良性影响,同时加强监管,保障我国商业金融体系规范运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传导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孙明春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货币政策的困境",刚才哈博士也讲了,说我们市场上的经济学家,我们不讲应该怎么做,所以我今天虽然讲的是货币政策,我也不会讲货币政策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难,余教授以前是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我们还有人民银行的人,还有银监会的官员,所以我想他们这方面都很在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彬
尽管全球各地的中央银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经济增长乏力,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三大困境,故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并不容易。1.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全球央行量化宽松和部分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已经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巨大升值压力。截至2013年5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分别较年初升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11年季度数据,构建由不同产业GDP、外汇储备、CPI、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组成的四元SVAR模型系列,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不同产业的具体效应。结果发现:①综合渠道冲击的作用力度最大,时滞最短;信贷渠道冲击的作用力度和时滞适中;利率渠道冲击的作用力度最小,时滞最长。②在信贷传导渠道乃至综合传导渠道中,第二产业的反应力度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而在利率传导渠道中,第二产业的反应力度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③不同产业对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时滞的长短差别较为一致。第三产业最短,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杨全年
本文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通过修正贷款决策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前提下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地域性信贷配给,其突出表现为金融市场中的"银政壁垒"。我们通过构建样本分割的阈值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各区域货币政策效应具有显著的配给均衡特征。我国商业银行地域性信贷配给和结构性信贷配给行为一方面限制了金融资源的跨区域自由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信贷渠道对各区域实体经济产生非对称性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性配给均衡突出表现为各区域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性和配给均衡特征。我们认为,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并非解决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的治本之策,打破金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 信贷配给 阈值回归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明春
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至今已加息5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9次,并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收回了6000亿元的流动性。但是,这一系列紧缩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惠芬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的多起重大货币危机事件均与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长期钉住或窄幅波动的汇率制度及政策相联系。与货币危机发生国相比较,人民币相对不变的汇率政策在资本市场开放条件、汇率决定基础、官方外汇干预以及内外均衡政策上都有明显不同。随着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宽,人民币汇率相对不变政策对内外均衡产生的成本效应将被放大并发生改变:长期大规模外汇干预对短期内外均衡目标造成更大干扰;央行货币调控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牵制;国际收支可持续均衡将存在更大隐患。为此,应采取放宽汇率浮动与放宽资本项目管制同步战略,以保持汇率弹性政策与汇率稳定政策之间的最佳结合。
关键词:
汇率政策 成本效应 人民币汇率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霞民
名义锚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成功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和汇率这两个名义锚,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经常会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差额对银行贷款增量的影响,认为在双重名义锚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会使其失去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双重名义锚 货币政策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