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8)
- 2023(4748)
- 2022(3996)
- 2021(3533)
- 2019(6941)
- 2018(7153)
- 2017(14605)
- 2016(7605)
- 2015(8890)
- 2014(9069)
- 2013(9444)
- 2012(9333)
- 2011(9068)
- 2010(9328)
- 2009(9345)
- 2008(8928)
- 2007(8132)
- 2006(7864)
- 2005(7422)
- 2004(6569)
- 学科
- 济(60800)
- 经济(60759)
- 管理(20713)
- 方法(18421)
- 业(16928)
- 数学(16892)
- 数学方法(16851)
- 中国(15195)
- 地方(15115)
- 企(12052)
- 企业(12052)
- 地方经济(11769)
- 制(10092)
- 农(10039)
- 业经(9233)
- 学(8885)
- 银(8788)
- 银行(8779)
- 行(8581)
- 财(8536)
- 融(8318)
- 金融(8318)
- 贸(7933)
- 贸易(7926)
- 易(7642)
- 体(7352)
- 环境(7013)
- 经济学(6855)
- 发(6367)
- 农业(6328)
- 机构
- 大学(130073)
- 学院(129340)
- 济(70421)
- 经济(69168)
- 研究(48685)
- 管理(45783)
- 中国(39110)
- 理学(37974)
- 理学院(37571)
- 管理学(37205)
- 管理学院(36955)
- 财(32629)
- 京(27287)
- 财经(25390)
- 所(24925)
- 科学(24798)
- 经济学(23975)
- 经(22788)
- 研究所(21909)
- 经济学院(21366)
- 中心(20667)
- 江(19404)
- 财经大学(18587)
- 北京(18266)
- 院(16534)
- 农(16207)
- 范(15565)
- 州(15548)
- 师范(15490)
- 科学院(14342)
- 基金
- 项目(69287)
- 科学(54017)
- 研究(53074)
- 基金(50366)
- 家(42439)
- 国家(42118)
- 社会(36239)
- 科学基金(34991)
- 社会科(34414)
- 社会科学(34406)
- 基金项目(25748)
- 省(25677)
- 教育(23210)
- 资助(21631)
- 划(21221)
- 编号(20985)
- 自然(19079)
- 自然科(18530)
- 自然科学(18523)
- 自然科学基金(18180)
- 成果(18144)
- 发(16869)
- 部(16357)
- 重点(15478)
- 国家社会(15460)
- 济(15023)
- 课题(14891)
- 经济(14890)
- 发展(14558)
- 展(14387)
共检索到214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元春
2013年7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49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下行周期,这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趋势同步。其主要原因是外需疲软导致我国工业投资下滑,通过生产、金融、消费等领域再传导到收入领域,对居民收入下滑产生累计效应。我国经济已经处于临界点,政策需要采取微调与预调,以对冲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伟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存货投资短周期波动的扩张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短周期和中周期波动的扩张期、产业结构升级中周期波动的衰退期和中长周期波动的复苏期。与这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相对应 ,我国GDP增长正处于短周期波动的扩张期、中周期波动的复苏期和中长周期波动的谷底。我国经济已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而且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现象 ,政府仍应采取中性宏观经济政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经济周期规律的巨大影响以及系统性危机的严重后果始终是银行业宏观监管的工作重心,是体现银行业持续性监管的重要方面。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我国各行业,并在逐渐蔓延,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利影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2008年下半年,国家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考虑到经济周期对企业经营与银行管理的巨大干扰性及其不可逆性,有必要对当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乐一
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价格指数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波峰向下转折的下滑过程中,但经济增长的下滑和放缓并不意味着当前我国经济己滑入衰退阶段,这只是繁荣阶段的一种调整,只是扩张或繁荣的程度减弱而已,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未发生改变。为保持经济持续繁荣,遏制经济下滑趋势,除要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政策手段外,更要立足于两个重要方面,即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和努力扩大就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尔茜
今年上半年以来,市场对经济增长新周期问题讨论渐多,主要关注部分经济指标出现超预期增长,究竟是表明经济出现了转折性好转,还是在新常态增速换档大逻辑下的波动性回暖。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经济企稳并进入"L型"发展的下半程,另一些专家则认为短期因素难以支撑经济进入持续上行轨道。需要深入分析、理性思考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在明确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新民 陆亚晨
本文首先构建了测度金融周期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动态因子模型计算金融周期综合指标,之后将其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接着,使用TVP-VAR模型进一步考察了金融周期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效应的时变特征。最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启示:1.在金融周期的高涨和衰退阶段,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大;在金融周期相对平稳阶段,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较低。2.金融周期波动先行于经济周期,可以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指示灯。3.金融周期的波动对宏观经济周期以及物价变动都产生了显著的时变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迪平
一国经济运行周期特征可以反映一国经济运行质量。我国经济增长幅度总体较高 ,但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表现为 :经济增长持续时间短 ,经济周期的落差大 ,经济哀退持续时间长 ,经济难以启动 ;高增长经济伴随高投入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交替进行。出现这种特征的主要成因是盲目投资、粗放经营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小林 李鑫 刘倩男
本文采用BBQ算法和Morlet小波分析先后考察了2000~2018年我国保险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与动态关联。研究发现:两大周期的平均长度均为3~4年,其中经济周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扩张型转为收缩型波动,而保险周期总体呈收缩型波动,且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经济周期;两大周期的关联虽在中短期具有较强时变性,但仍在较多时段高度正相关,且经济周期是引起保险业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而在长期内,二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部分时段里负相关,在危机后则转为正相关。这表明从中短期视角看,我国保险周期存在显著的顺经济周期效应,但从长期看,两大周期并非总是同向波动,二者的协动关系在危机前后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寿险市场和保险市场整体的周期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高度相似,而产险市场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则具有明显差异;两大周期的关联在扩张期更显著,且会受利率和股价波动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化认识我国保险业的周期波动规律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多重关联特征,进而为增强保险监管措施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健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提供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超 任志宏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7年季度数据,选取信贷、金融杠杆、股票价格、房产价格等变量指标,运用BP滤波技术、VAR等方法,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周期特征以及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传导机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是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持续时间更长、波动幅度更大,而经济周期比金融周期波动的频率更高;二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特征;三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峰值对彼此都具有显著的预测性;四是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互动影响过程中,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发挥着关键的传导中介作用。由上述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一是要重视防范和化解由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二是要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管理框架,减少房地产价格周期、信贷周期、金融杠杆周期、股票价格周期相互交织、叠加对货币政策调控带来的不利冲击;三是要注重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长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协同,避免出现为了短期调控目标而急功近利地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措施、进而有损于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的现象;四是监测和管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金融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调整通过资产价格变动、金融加速器效应等传导机制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冲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建江 李巧琴 金小平 孙诗雄
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上升和下行两个不同阶段的作用力具有不对称性。在经济下行与资产价格下跌叠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要采取总量扩张的方式予以应对,并在投向上支持扩大消费、就业以及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为此,要克服信贷的顺周期倾向,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在金融体制上积极创新,推行资产证券化,扩大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不对称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浩
经济周期的变化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对经济周期影响商业银行的传导路径理论以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国际银行业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经验,并就我国银行业应对当前经济环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济周期 国际经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祁绍斌
国家统计局2012年7月13日公布,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二季度增长7.6%,比一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GDP跌破8%,这是时隔三年以后经济增速又一次回到8%以下。显然,我国经济正处于长期增长放缓与短期周期下行的交织阶段,为防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诱发的银行业风险,应该强化银行业逆周期监管。本文阐述了逆周期监管有助于化解经济下行期银行业风险,揭示了经济下行期银行经营环境变化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强化逆周期监管化解经济下行期银行业风险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义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赜琳 费方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晓曙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怎么理解这个经济现象?为什么会持续这么长时间的下行?当前经济又处在什么样的阶段?这对经济学家来说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事实上,把中国经济放在国际经济大历史视野中去分析比较,就会发现对于中国经济来说,除人口因素外,资本效率遵循先递增后递减的周期规律在其中起着支配作用。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人口与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的投入要素。人口结构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