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9)
2023(10326)
2022(8826)
2021(8007)
2020(6547)
2019(14894)
2018(15030)
2017(29538)
2016(15610)
2015(17730)
2014(17800)
2013(17898)
2012(17435)
2011(16332)
2010(16897)
2009(15998)
2008(15679)
2007(14502)
2006(13675)
2005(12715)
作者
(46205)
(38390)
(37990)
(36444)
(24563)
(18063)
(17512)
(14674)
(14653)
(13883)
(13282)
(12575)
(12545)
(12425)
(11995)
(11798)
(11335)
(11104)
(11070)
(10810)
(10078)
(9341)
(9261)
(8882)
(8870)
(8723)
(8597)
(8415)
(7702)
(7574)
学科
(91917)
经济(91755)
管理(42500)
(41246)
(32342)
企业(32342)
方法(28487)
中国(28290)
地方(25710)
数学(23072)
数学方法(22925)
(22294)
业经(20377)
(16571)
地方经济(16045)
(15502)
(15125)
银行(15112)
农业(14811)
(14761)
(14613)
(14208)
金融(14207)
(14196)
贸易(14181)
(13660)
(13447)
(13274)
环境(12050)
(11657)
机构
学院(237781)
大学(237102)
(112416)
经济(110157)
研究(88853)
管理(86874)
理学(72209)
理学院(71337)
管理学(70449)
管理学院(69958)
中国(69726)
(52529)
(51543)
科学(48599)
(45074)
财经(40211)
研究所(39846)
中心(38682)
(37768)
(36141)
经济学(35550)
北京(34084)
(33500)
(33127)
师范(32892)
经济学院(31589)
(31195)
(30452)
财经大学(29307)
业大(27735)
基金
项目(138009)
科学(108777)
研究(107130)
基金(98431)
(83298)
国家(82530)
社会(71557)
科学基金(69972)
社会科(66885)
社会科学(66865)
(53448)
基金项目(50864)
教育(48360)
(44440)
编号(44190)
资助(40634)
自然(39956)
自然科(38962)
自然科学(38953)
自然科学基金(38279)
成果(38096)
(36306)
课题(31759)
(31311)
重点(31078)
发展(30417)
(29928)
国家社会(28961)
(28061)
教育部(27432)
期刊
(144278)
经济(144278)
研究(84616)
中国(53788)
(38081)
管理(36815)
(33081)
科学(29871)
学报(29598)
(29472)
金融(29472)
教育(28011)
经济研究(23990)
大学(23730)
业经(22990)
农业(22263)
学学(21948)
技术(21452)
财经(21348)
问题(19062)
(18576)
(15885)
国际(14213)
技术经济(13715)
世界(12995)
商业(12986)
经济管理(12169)
现代(12055)
经济问题(11986)
理论(11844)
共检索到397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同三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大"提出的G D P、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经济建设目标和许多新的战略措施为我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确定了明确方向和政策保障,而改革开放3 0余年积累的经济成果又提供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较好的趋势。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有利条件。但是也要看到,国际三大经济体正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当下较为复杂的外围经济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应把握时机,适应新特点与规律,利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变革,赢得发展良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致力于"创新、开放、分配、法治"。一方面,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方面实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有助于新常态下增长动力的转换和应对技术脱钩风险;开放,是全球大变局下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在要求,也是后发赶超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分配,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既可释放消费潜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又可努力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民粹主义思潮和社会不稳;法治,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诉求,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保障,亦是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新玉  
研究京津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按以下基本思路,即把地区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研究。在这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中,社会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社会系统的全部因素,其质量、结构、功能状况决定全部经济活动的进程、方向和效果。经济系统的发展,创造了社会的整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满足社会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到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以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阐述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着重指出了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几个深层次问题,探索了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以期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孔和平  
本文结合对《"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学习体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1)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2)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是"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东琪  
未来15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一、机遇和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鲜肖威,陈莉君  
关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已经研究、讨论几年了,但迄今未见有较完整、一致的提法。当前,中央提出加速沿海地区开放,又给四川提出了一个四川如何发展、如何参与国际大循环的课题。现谈一些看法。 一、战略目标 有的认为四川人多、省大、工农业门类齐全,应采取综合发展战略。否则会顾此失彼,不够全面。我们认为综合发展是指现有部门结构,不能作为四川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在综合发展提法下,列出了许多突破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秦波  
"十三五"时期是新疆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关键5年,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和艰难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各民族大团结为生命线,以"五化"驱动为动力,实现重点领域和重要方面的战略突破,实现富民安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树锋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人们的需要,首先是生存的需要,其次是享受的需要,再进而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制定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出发。现提出以下几点浅见。战略目标——创造一个开放型的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着商品经济的社会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财、物和信息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林芳,刘慧兰  
鲁中南沂蒙山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它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水土流失严重,目前,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是全国十八个贫困山区之一。(一)战略方针: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以林为主,农林牧工商相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综合开发利用山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发展和建设的大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五年发展得怎么样,不仅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且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本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就是一国(或一个地区)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而准备采取的带根本性的决定全局的谋划。它主要包括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骤和战略措施等内容。经济社会是指经济和经济以外的社会,这样既突出经济、又不忽视经济以外的社会问题。战略一词本来是军事上的术语,借用到这里是指象指挥战争必须进行的一种全局性的谋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凤芹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追求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经历了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出党的领导人在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的一脉相承,更表明他们在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的与时俱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之鑫  
2001~2005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综合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