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6)
- 2023(9542)
- 2022(8168)
- 2021(7506)
- 2020(6590)
- 2019(14820)
- 2018(14934)
- 2017(29632)
- 2016(16113)
- 2015(18463)
- 2014(18879)
- 2013(19018)
- 2012(18631)
- 2011(16880)
- 2010(17654)
- 2009(17271)
- 2008(17380)
- 2007(16100)
- 2006(14951)
- 2005(14153)
- 学科
- 济(86706)
- 经济(86618)
- 管理(47369)
- 业(45056)
- 企(34709)
- 企业(34709)
- 方法(30978)
- 数学(27380)
- 数学方法(27001)
- 中国(24541)
- 财(21910)
- 制(19313)
- 农(19181)
- 地方(18949)
- 学(17172)
- 银(16645)
- 银行(16610)
- 行(15768)
- 业经(15411)
- 融(14661)
- 金融(14661)
- 贸(14427)
- 贸易(14415)
- 易(13987)
- 务(13310)
- 财务(13280)
- 财务管理(13236)
- 地方经济(13072)
- 体(12611)
- 企业财务(12481)
- 机构
- 大学(250204)
- 学院(247524)
- 济(112268)
- 经济(109818)
- 研究(91484)
- 管理(86762)
- 中国(76951)
- 理学(71294)
- 理学院(70457)
- 管理学(69138)
- 管理学院(68694)
- 财(58298)
- 京(54727)
- 科学(53356)
- 所(48986)
- 财经(44116)
- 研究所(43182)
- 农(42174)
- 中心(41276)
- 江(40136)
- 经(39670)
- 北京(36226)
- 经济学(36107)
- 业大(33430)
- 农业(33117)
- 财经大学(32395)
- 院(32129)
- 经济学院(32111)
- 州(31936)
- 范(30213)
- 基金
- 项目(141479)
- 科学(108885)
- 基金(102237)
- 研究(101440)
- 家(89672)
- 国家(88927)
- 科学基金(73653)
- 社会(64728)
- 社会科(61146)
- 社会科学(61125)
- 省(53387)
- 基金项目(51996)
- 自然(46740)
- 自然科(45581)
- 教育(45564)
- 自然科学(45563)
- 划(45493)
- 资助(45314)
- 自然科学基金(44710)
- 编号(39926)
- 成果(35462)
- 重点(32253)
- 部(32051)
- 发(31071)
- 课题(28783)
- 性(27278)
- 教育部(27181)
- 创(27175)
- 科研(26973)
- 国家社会(26818)
- 期刊
- 济(139777)
- 经济(139777)
- 研究(88007)
- 中国(52644)
- 财(46381)
- 学报(39693)
- 农(39005)
- 管理(36179)
- 科学(35056)
- 融(34964)
- 金融(34964)
- 大学(30091)
- 学学(28516)
- 农业(25654)
- 财经(23787)
- 经济研究(23265)
- 教育(21722)
- 技术(20584)
- 经(20536)
- 业经(19224)
- 问题(18510)
- 贸(16673)
- 国际(15156)
- 技术经济(13945)
- 统计(13684)
- 理论(13403)
- 业(12771)
- 世界(12275)
- 实践(11563)
- 践(11563)
共检索到41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
近期来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方针,更加注重了防止经济下滑的风险,并且在贷款、汇率和出口退税率方面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这对保持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中国经济仍然面对着许多风险,对宏观调控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中主要风险的基础上就今后一个阶段的宏观调控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风险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雎国余 蓝一
本文讨论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中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因为“泡沫”作为一般均衡的结果出现的条件是经济处于增长的“动态无效率”之中,而我国此前的确在一条“动态无效率”的增长路径上,因此确实存在“泡沫”。但是目前增长的一些特点使这种“动态无效率”状态有改善的趋势,同时应该注意到那些导致“动态无效率”出现的因素仍未消失。这是我们在政策上需要认真对待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泡沫 动态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伟
200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偏离了高速增长的周期,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或者说明显放慢的新周期。这个新周期导致的最尖锐的宏观矛盾是失业率持续上升,并且真实的失业率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失业率红线,因而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根据宏观经济供给和需求的失衡情况,政府一般是采取扩张性的或者是紧缩性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控。2010年,在总量政策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必须关注:一是刺激总需求的方向变不变;二是如果坚持刺激总需求这个方向,那么程度上是减弱还是增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失业率上升 刺激总需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贾妍妍 武坤 杨涛
稳增长与防风险是监管当局目前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在险增长模型(GaR)考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高低状态方面探讨了影响的异质性,同时探究了不同类型宏观政策对经济脆弱性的调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从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经济下行风险的影响比对经济上行风险的影响更为明显,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较长期影响更明显。其次,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状态来看,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会降低经济增长,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会提高经济增长。最后,从政策调控效果来看,紧缩性价格型货币政策会提高经济脆弱性,宽松性数量型货币政策会降低经济脆弱性,宽松性财政政策会提高经济脆弱性。本文将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纳入统一框架,为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2011年7月以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发生了变化,通胀上升与增长下滑改变为通胀与增长双下滑。1月至7月,通胀与经济增长变化方向相反,一升一落,CPI向上升高,从4.9%上升到6.5%,工业增加值向下滑落,从14.2%下落到14%。7月份以后,通胀与经济增长共同下落,CPI由升转落,从6.5%高峰下落到年底4.1%;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下滑并且下滑幅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边勇壮
1991年已经过去。各项经济指标表明:经济运行状态正在进一步好转,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各种需求明显回升;外贸发展势头强劲,宏观形势基本稳定。但是,好转并不意味正常,经济运行继续遭受产品严重积压、财政困难增加、经济效益低下等表层次问题的困扰;好转更不能掩饰矛盾,经济运行正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结构矛盾突出、体制运转不灵的严峻挑战。因此,当务之急是,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与矛盾,深入分析其成因,从而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剑平 向书坚
1998年受国外需求、汇率变化等影响,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要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经过近10年的积蓄准备期,我国积累了巨大的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势能,当前正处在以“住、行”为主要内容的消费革命上升时期,顺势调控可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相对理性,用消费者理性行为指导尚不理性的投资行为,按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在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当前,发达的生产信贷支持的生产力扩张速度与落后的消费体制、消费信用约束的消费购买力成长速度之间的时间差,成为社会再生产循环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消费政策,扩大...
关键词:
消费需求,经济增长,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春英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经济体竞争加剧、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增长模式更迭等新的形势,需要应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多种矛盾因素叠加的影响、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传统竞争优势转弱和经济转型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经济增长,也会对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实现我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需要深化体制变革,解决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平衡发展,坚持民生导向以及加快政府职能改革,依靠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磊
1992年的中国经济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速度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0.6%,预计全年增长速度将在10%以上。虽然有人对此表示了某种担忧,但普遍的情绪是乐观的。本文拟就对这种乐观情绪提出几点不同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晋斌
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抑制 (自由化 )、金融约束理论所描述的发展路径 ,90年代的中国在处理金融改革、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关系上 ,对金融改革采用了既发展又控制的政策。金融控制为改革提供了所需要的资本 ,同时 ,让居民个人参与政府主导下的资本市场交易来使风险社会化。金融控制和风险化解之间的不同组合可以理解为某一阶段经济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处理上的动态性。金融控制和风险化解的动态组合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特定的结构、交易与绩效。中国转轨时期的金融控制缓和了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资金关系 ,并可能减少银行预期不良资产比例 ,在让国有银行继续成为大中型国有企业主要债权人的同时 ,争取到了体制内部 (特别是国有商...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约束 金融控制 风险化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陶现定 徐燕 王素珍
一、1992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 1992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从1990年上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回升的延续和加速,从那时算起到1992年底(尚未最后截止),这次经济增长扩张期已经持续了30多个月,这次扩张期的长度,长于改革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增长周期。扩张期的进一步延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的扩缩比例(即扩张期/收缩期)有所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经济运行演变趋势。但是,在1992年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也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勤
我国的金融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动因,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达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国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