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1)
- 2023(5411)
- 2022(4599)
- 2021(4148)
- 2019(8246)
- 2018(8714)
- 2017(17460)
- 2016(9169)
- 2015(10388)
- 2014(10725)
- 2013(10803)
- 2012(10515)
- 2011(10105)
- 2010(10521)
- 2009(10408)
- 2008(10156)
- 2007(9055)
- 2006(8890)
- 2005(8472)
- 2004(7548)
- 学科
- 济(64921)
- 经济(64865)
- 管理(23640)
- 业(19119)
- 方法(18919)
- 数学(17264)
- 数学方法(17195)
- 中国(16924)
- 地方(15937)
- 企(14531)
- 企业(14531)
- 制(14071)
- 地方经济(12065)
- 农(11361)
- 业经(10941)
- 财(10661)
- 体(10566)
- 银(10345)
- 银行(10343)
- 行(10111)
- 融(9781)
- 金融(9781)
- 学(9304)
- 贸(8390)
- 贸易(8383)
- 易(8097)
- 体制(8090)
- 环境(7296)
- 发(7284)
- 经济学(7179)
- 机构
- 大学(146482)
- 学院(145402)
- 济(77897)
- 经济(76511)
- 研究(56016)
- 管理(51169)
- 中国(44815)
- 理学(42113)
- 理学院(41655)
- 管理学(41244)
- 管理学院(40948)
- 财(38240)
- 京(31253)
- 财经(28846)
- 所(28392)
- 科学(27936)
- 经济学(26217)
- 经(25957)
- 研究所(24838)
- 中心(23389)
- 经济学院(23274)
- 江(22559)
- 北京(21237)
- 财经大学(21092)
- 院(19307)
- 范(18914)
- 师范(18825)
- 州(17561)
- 农(17192)
- 科学院(15980)
- 基金
- 项目(76937)
- 研究(61252)
- 科学(60114)
- 基金(55246)
- 家(46144)
- 国家(45757)
- 社会(41190)
- 社会科(39066)
- 社会科学(39056)
- 科学基金(38127)
- 省(28294)
- 基金项目(28051)
- 教育(27721)
- 编号(24782)
- 资助(23486)
- 划(23466)
- 成果(22184)
- 自然(20130)
- 自然科(19523)
- 自然科学(19516)
- 自然科学基金(19150)
- 发(18731)
- 部(18401)
- 课题(17948)
- 国家社会(17464)
- 重点(17332)
- 性(16473)
- 发展(16468)
- 教育部(16374)
- 展(16262)
共检索到248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明宣 余力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对内通货膨胀、对外贸易资本双顺差的内外经济失衡。内部失衡是造成外部失衡的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储蓄不足以及贸易顺差共同对国内商品市场造成超额需求。要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内需求能力,促进国内商品市场均衡
关键词:
内外均衡 预算赤字 双顺差 经济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伍红
在外部经济失衡下,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消费刺激乏力、出口不振。税收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仍存在诸如税制结构不合理、税制建设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税费关系混乱、税制规范性欠缺等问题。在国内外经济面临重大转轨时期,我们应厘清思路,明确税制改革取向,在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规范税制设计,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完善和优化流转税制度设计,强化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控功能,健全地方税体系,绿化税制,为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构建坚实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经济失衡 税收政策 税制结构 税制改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巍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较为严重,储蓄率过高、消费需求不足、投资低效、失业率上升与国际收支巨额双顺差同时并存。尽管内外失衡是开放宏观经济运行的“常态”,短期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长期的内外失衡有悖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内外失衡并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失衡,协调内外均衡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转变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内需为主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内外均衡 宏观经济目标 经济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明宣 余力
2011年我国经济面临对内通货膨胀与对外贸易、资本双顺差的内外经济失衡状况。通过分析2 0 1 1年我国经济对内失衡的经济表现,形成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储蓄不足、投资过旺以及对外货物贸易顺差共同形成的国内超额需求。要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必须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开先
一中国的改革已进入九个年头,虽然遇上了不少困难,但仍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可是当改革需要向深化阶段推进时,却遇上了成堆的棘手问题。城市经济改革为什么这样难于驾驭?这样艰难险阻、进退维谷?关键是所有制。当前的改革,大体象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一样,打算在公有制体制不变的原则下,为国营企业转换一条通向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改善经营管理,理顺价格体系,协调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等。两年多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启先
2005年,是我们确定的“改革年”,也可以说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职能转换。到现在为止,一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改革的进展似乎并不很理想。这是为什么?对当前实际的分析,我认为有以下两个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华山
我认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了解决这种体制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超级国家垄断生产经营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必须改革,变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相当困难,其中尤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改革为最。在如何改革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国内外学术界争议很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辉
印度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近20年的实践检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从60年代中期起,印度开始了漫长的经济改革探索过程,当时还只是为应付困难局势而进行某些局部的调整,而发展到今天则已是向着“自由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的全面的改革。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一系列的难题有待解决,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印度经济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刚
回顾30多年我国改革历史,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已有经济改革的评价问题。增长导向的发展战略带来了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也带来了国民福利的不断改善,这是30年改革中政府权威性得以巩固的基础所在。但随之而来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职业间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及公民社会建设不足和社会管理不足共存、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义平
作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而论述到中国改革中明晰产权关系的必要性。作者运用西方经济理论中倾重于产权的新经济史学派(代表人物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一些原理和观点,从大跨度上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并对中国改革中的明晰产权关系,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在于明确产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文恩 周亭君
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将近30年,越南的改革进程也有了21年。在此期间,两国经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就两国经济改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两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经济改革 比较 挑战
[期刊] 改革
[作者]
茅于轼
经济改革是在党中央的大力号召下逐步实施的。“改革开放”成为最响亮的口号,而且事实上也成为中国政府和百姓的普遍办事规则,但这里的改革主要是指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字眼虽然偶然出现在文件报刊上,但其出现的频率恐怕不及经济改革的百分之一,而且对大多数人而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庆琳
在当今世界经济改革与调整的大潮中,新西兰是最成功、最具特色的国家之一。新西兰的经济改革自1984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改革,新西兰已成为典型的价格稳定、能自由进入世界金融市场和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斌 孙建敏 熊宇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既源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等内部因素,也源于不平衡的国际经济格局和分工体系等外部因素,其主要表现为内部储蓄—投资失衡和外部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时应考虑适时适度调整财政、金融、外贸、汇率等政策,实现内外部经济再平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乐一 邵成芳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问题严重。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投资、低消费,投资所形成的产出不能顺利地被消费所吸收,此外,还表现为中国在高投资的前提下仍然存在储蓄过多的问题,储蓄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外部失衡则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要减轻或消除内外失衡现象,必须从调整国内经济着手,要坚持稳定投资、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