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1)
2023(6848)
2022(6074)
2021(5955)
2020(4931)
2019(11384)
2018(11441)
2017(23372)
2016(13008)
2015(14834)
2014(15324)
2013(15205)
2012(14305)
2011(13078)
2010(13578)
2009(13043)
2008(13268)
2007(12299)
2006(11505)
2005(10871)
作者
(36428)
(29809)
(29612)
(28968)
(19096)
(14172)
(13747)
(11447)
(11307)
(11262)
(10143)
(9890)
(9693)
(9676)
(9539)
(9271)
(8901)
(8727)
(8682)
(8674)
(7812)
(7322)
(7253)
(6965)
(6963)
(6814)
(6781)
(6739)
(6083)
(5899)
学科
(46466)
经济(46399)
管理(40041)
(36711)
(28563)
企业(28563)
(22011)
税收(20543)
(20367)
(19988)
(17199)
中国(17185)
方法(16927)
数学(14639)
(14568)
数学方法(14341)
(11538)
银行(11533)
(11479)
贸易(11472)
(11236)
(11009)
(10763)
农业(10681)
业经(10382)
(10309)
财务(10279)
财务管理(10244)
企业财务(9602)
(9035)
机构
学院(186161)
大学(182072)
(77704)
经济(75717)
管理(67224)
研究(61398)
理学(54923)
理学院(54358)
管理学(53530)
管理学院(53168)
中国(52299)
(47804)
(39218)
财经(34370)
科学(33042)
(32167)
(31557)
(30673)
中心(28692)
研究所(26753)
北京(26435)
(26063)
(24809)
财经大学(24752)
(24379)
师范(24225)
经济学(23351)
(21763)
(21055)
经济学院(21000)
基金
项目(99037)
研究(81193)
科学(76338)
基金(68104)
(56382)
国家(55813)
社会(48460)
科学基金(47000)
社会科(45782)
社会科学(45772)
(38648)
教育(38124)
编号(37079)
基金项目(34129)
成果(33569)
(32275)
资助(30015)
自然(27225)
自然科(26471)
自然科学(26465)
课题(26146)
自然科学基金(25972)
(23354)
项目编号(22551)
(22545)
(22241)
(21869)
重点(21859)
(20335)
(19942)
期刊
(98863)
经济(98863)
研究(70082)
中国(40213)
(37506)
管理(26562)
教育(26553)
(25997)
金融(25997)
(23824)
学报(20597)
科学(19199)
(17087)
技术(16922)
业经(16919)
财经(16610)
大学(16210)
(16054)
经济研究(15717)
农业(15479)
学学(14642)
税务(14293)
(14248)
问题(13456)
(12735)
国际(11788)
理论(10630)
图书(10144)
实践(9537)
(9537)
共检索到316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勇辉  
目前,由于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减免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我们必须以加入WTO为契机,规范税收优惠措施;以强化管理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减免税管理办法;以强化执法责任制为核心,严格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以惩处骗取减免税为重点,着力整治税收秩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勇辉  
税收减免是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而减免税收负担的制度。减免税属于税收优惠措施。国家在税收制度中规定减免税,一是体现量能负担原则,二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但在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太多太滥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太多太滥的税收优惠和减免,使税负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贾绍华  
税收流失与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有关,亦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有关,更与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实现机制和国民税法遵从意识息息相关。治理税收流失历来是各国政府在税收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准确把握税收流失的规模是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文章采用修正的现金比率法、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对我国2001—2013年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中税收流失的规模进行测算,并对税收流失总规模进行总体分析和测算。在对测算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税收法制、管理体制、征管机制和税法教育宣传4个方面提出综合治理税收流失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绍华  
准确把握税收流失的规模是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作者采用现金比率法、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并利用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的税收收入流失情况进行了测算。在对测算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治理税收流失的 5点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生华  
中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纳入税收试点的物流企业只是物流业的少数龙头企业,大多数物流企业享受不到税收减免的优惠。营业税要进行进一步改革,根除重复征税的弊端;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广,税基宽,扩围更能发挥它的中性功能,增值税扩围势在必行。中国应加快推进物流税收综合试点改革,为所有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财税政策支持。对物流企业实施从经营、利润分配到资源等一揽子税收综合改革政策,并对这些企业的经营及纳税情况进行跟踪,实行全面动态管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江苏省苏州市地方税务局涉外税务课题组  
从1999年起,国家针对外国企业技术转让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营业税优惠政策。本文从近几年的操作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目前外国企业对华技术转让的现状和主要形式,指出了减免营业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义立辉  
西方国家和我国的经济理论与实践都证明了减免税是必要可行的.我国应把增收与减免相结合,实现减收到增收的良性循环.具体思路是:深化税制改革;加强统一调节,发挥宏观减免的调控作用;加强税收审计和监督管理机制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樊勇  饶立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春宇  王海成  
RCEP的签署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取得的重大进展。在RCEP框架下,短期内,我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的关税减免较当前有所下降;中长期看,我国与RCEP国家尤其是与日本、韩国的贸易将显著提升。RCEP有利于深化我国与东盟、东亚的经贸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强大的生产网络,巩固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建议聚焦免税商品占比下降较大的国家和行业,强化风险防范提升企业应对能力;面向日本、韩国稳定和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提质增效;围绕汽车产业积极拓展东盟市场,通过扩大出口和引导企业走出去提升产业能级;聚焦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出口竞争力;全面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国外贸自主发展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红  
近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二氧化硫、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不断降低,2007年分别下降4.66%和3.14%,2008年下降5.95%和4.42%,"十一五"前3年两种污染物排放分别下降8.95%和6.61%。2009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35%,降幅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COD排放量下降2%。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马建平  马占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文龙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降低税率、减免税额、延期纳税、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降低或减免企业(个人)所得税为主要手段,以增值税退(免)税,契税、印花税、进口关税、进口增值税、进口消费税减免等为有益补充的系列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不过,与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相比,我国创新激励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税收政策支持创新缺乏系统性,多元政策意图致使创新激励导向不明晰;税收优惠政策欠缺行业多样性,创新激励偏重高新技术领域缺乏普惠性质;税种优惠模式与现有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文龙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降低税率、减免税额、延期纳税、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降低或减免企业(个人)所得税为主要手段,以增值税退(免)税,契税、印花税、进口关税、进口增值税、进口消费税减免等为有益补充的系列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不过,与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相比,我国创新激励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税收政策支持创新缺乏系统性,多元政策意图致使创新激励导向不明晰;税收优惠政策欠缺行业多样性,创新激励偏重高新技术领域缺乏普惠性质;税种优惠模式与现有税制结构不匹配,对创新人才税收激励不足;享受创新税收优惠的条件偏紧偏严,相关税收优惠措施受益面较窄;国有企业对税收激励政策不敏感,激励创新的政策效果不明显等。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通过积极的政策调整,建立健全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营造以激励创新为导向的普惠性税收政策环境,完善以创新激励为导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增值税等税种对创新激励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加大对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力度,着力解决税收优惠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无效或低效的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黎昌卫  
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中,减免税作为调控经济运行的一种特殊调控手段,可以体现一定时期内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特点,具体反映国家税收政策的倾斜导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是规范化、法制化的经济,基本要求是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竞争,因此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税收秩序来保证竞争的平等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