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7)
2023(10441)
2022(9447)
2021(9124)
2020(7742)
2019(17983)
2018(18311)
2017(36386)
2016(19697)
2015(22533)
2014(22668)
2013(22644)
2012(20877)
2011(18997)
2010(19018)
2009(17647)
2008(17198)
2007(15149)
2006(13679)
2005(11908)
作者
(57324)
(47088)
(47063)
(44760)
(29903)
(22559)
(21543)
(18611)
(17879)
(16879)
(16076)
(15713)
(14910)
(14866)
(14483)
(14162)
(14126)
(13900)
(13687)
(13474)
(11696)
(11623)
(11261)
(10715)
(10715)
(10601)
(10491)
(10454)
(9528)
(9255)
学科
(79032)
经济(78854)
管理(56318)
(55520)
(44055)
企业(44055)
方法(37901)
数学(31879)
数学方法(31550)
(25353)
中国(23113)
(20013)
业经(17992)
(17067)
农业(16687)
(16385)
地方(15120)
(14610)
(14509)
贸易(14502)
(14122)
理论(14078)
(12910)
银行(12870)
(12293)
技术(11940)
环境(11897)
(11464)
教育(11414)
财务(11394)
机构
大学(287390)
学院(284133)
管理(115778)
(112372)
经济(109811)
理学(100340)
理学院(99263)
管理学(97679)
管理学院(97171)
研究(92767)
中国(69086)
(61486)
科学(56916)
(53180)
(46210)
(43544)
财经(42674)
研究所(41854)
中心(41776)
业大(41636)
(40309)
北京(39331)
(38626)
(38010)
师范(37728)
农业(33782)
(33295)
(33238)
经济学(32895)
财经大学(31666)
基金
项目(190864)
科学(149533)
研究(142419)
基金(138012)
(118666)
国家(117642)
科学基金(100910)
社会(89462)
社会科(83836)
社会科学(83810)
基金项目(74171)
(73518)
教育(65078)
自然(64904)
自然科(63328)
自然科学(63315)
自然科学基金(62161)
(62129)
编号(60155)
资助(56801)
成果(49752)
(42722)
重点(41790)
课题(40123)
(40113)
(39069)
项目编号(37174)
教育部(36783)
创新(36308)
人文(36190)
期刊
(125311)
经济(125311)
研究(86418)
中国(50515)
学报(43271)
管理(41948)
(40776)
科学(40259)
(37800)
大学(32987)
教育(32253)
学学(30747)
农业(28360)
(24455)
金融(24455)
技术(23724)
业经(21594)
财经(20387)
经济研究(19446)
图书(17266)
(17227)
问题(17108)
理论(15886)
实践(14682)
(14682)
技术经济(13713)
科技(13625)
现代(13326)
商业(13031)
(12725)
共检索到413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蔚  
水库移民既是经济资源、要素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 ,又是社会结构局部性变迁与发展、社会关系重构的过程。水库移民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冲突根源是多元化的 ,既有利益之争 ,也有文化差异作用。要促进水库移民过程中的社会整合 ,就需要根据社会冲突出现的基础性因素采取社会整合策略 ,主要有政策手段、制度手段、管理手段和教育手段 ,以此形成水库移民过程中的社会整合策略——政策性社会整合、制度性社会整合、管理性社会整合和教育性社会整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蔚  
所谓“水库移民文化”主要是指水库移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并遵循的行为方式、组织机制和道德规范 ,包括由此形成的观念形态、思维方式、知识体系、风俗习惯、艺术成果等。针对水库移民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的原因 ,提出了我国水库移民文化整合与文化保护的相应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灵辉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使用制度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及其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各利益主体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在现行承包关系与下轮承包关系衔接时,农地使用制度存在着在原承包地基础上单纯延长承包划和打乱再重新分配两种可能性,农地使用制度的不确定性造成安置区居民和移民之间在土地补偿和土地分配等方面存在诸多利益冲突。研究结论:完善农地使用制度方面的法律政策,明确下轮土地发包时采取保留承包地单纯延长承包期的方式,降低农地使用制度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应该明确安置区土地流转的性质和补偿标准,搭建安置区居民共享水利水电工程效益的平台,促进移民和安置区居民之间的整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灵辉  陈银蓉  成楠  刘晓慧  
紫坪铺水库移民安置坚持开发性移民的方针,遵循以农为主,以土为本,采取适度集中、分户安插、自谋职业和投亲靠友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实现移民相对集中到县(市)、分散安置到村组,达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移民的承包地、自留地和宅基地,主要通过在安置区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调整模式来解决,安置区村组调出土地获得的补偿费用则根据各村组接纳的移民人数拨付。在实际操作中,安置区村组获得的补偿费用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业收入,以及个别村组将剩余经费按村组总人数平均发放到户等。土地调整不仅与现在的农村土地政策相违背,而且土地调整过程中存在着利益分配混乱和各方支出和收益不均衡等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西  何明章  
工程移民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项目,其冲突来自项目管理程序、项目团队、项目干系人之间。冲突具有两面性,关键看项目管理人员怎样解决业已发生的和潜在的冲突,良好的沟通是达成项目冲突解决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工程移民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有效的沟通管理解决所有冲突的过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廖蔚  
一、水库移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战略目标是指该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最终目的,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战略重点是对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再从中找出侧重点或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分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   陈祺睿   彭胜平  
因修建国家水电工程,搬迁后的大量农村移民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和库区产业空心化带来的生计恢复困境,“数商兴农”为移民家计数字化提供了契机。首先从移民社会网络分类及重构进程出发,探寻了以安置区信任感为中介的网络与数字化行为间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村的实地调查数据,通过UCINET工具得出各类型移民社会网络结构与特征值;最后采用二次指派回归法(QAP),分析异质性网络对移民数字化生计模式增收的影响以及特殊与一般信任感所起的差异化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家计模式能有效解决移民农业与非农生计中的痛点,而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则对其具有差异化的助推效应;集中或分散安置方式会影响各子类网络带来的数字化家计收入水平,信任感的中介作用显著且一般信任关系处于主导地位;迁入地的选择同时影响社会网络重构与数字化家计发展进程,也将引发信任感中介效应的强弱变换。由此建议根据区位条件、扶持资源配置、安置方式、安置主体等特征,借助重构后的社会网络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移民家庭生计数字化增收,拓宽移民收入渠道的同时持续推动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   陈祺睿   彭胜平  
因修建国家水电工程,搬迁后的大量农村移民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和库区产业空心化带来的生计恢复困境,“数商兴农”为移民家计数字化提供了契机。首先从移民社会网络分类及重构进程出发,探寻了以安置区信任感为中介的网络与数字化行为间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村的实地调查数据,通过UCINET工具得出各类型移民社会网络结构与特征值;最后采用二次指派回归法(QAP),分析异质性网络对移民数字化生计模式增收的影响以及特殊与一般信任感所起的差异化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家计模式能有效解决移民农业与非农生计中的痛点,而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则对其具有差异化的助推效应;集中或分散安置方式会影响各子类网络带来的数字化家计收入水平,信任感的中介作用显著且一般信任关系处于主导地位;迁入地的选择同时影响社会网络重构与数字化家计发展进程,也将引发信任感中介效应的强弱变换。由此建议根据区位条件、扶持资源配置、安置方式、安置主体等特征,借助重构后的社会网络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移民家庭生计数字化增收,拓宽移民收入渠道的同时持续推动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柏静  
移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移民与社会进步和发展紧密联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移民活动已经涌现并发生。这其中的农村移民占移民中的大多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将成为城市移民,那么面对新环境,他们又会遇到哪些文化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起城市移民的文化关注机制,本文运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寻找文化冲突的基本动因和主要表现,进而反思图书馆在服务于这一群体的现状,化解文化冲突,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建  高峰  刘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蔚  
水库移民地区是全国大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下的小系统,既具有与其他地区相同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必须根据全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性规律,充分考虑水库移民地区的特殊要求,构建出富有特色的水库移民地区专项社会保障制度,为水库移民的生活安置提供一道坚实"安全网"。构建水库移民专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建立水库移民专项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水库移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茂福,罗天莹  
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水库移民返迁与其社会关系二者间关系的研究假设。通过对丹江口水库708位移民的调查发现,水库移民在安置地及水库周边的社会关系状况是制约其是否返迁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外迁水库移民安置“稳得住”的目标,我们必须重视水库移民在安置地的社会关系的重建。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还就人口迁移发生的动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思妤  黄婉婷  曾维忠  
非自愿移民搬迁活动导致移民场域产生剧烈变化,加之惯习的延续和滞后导致移民在新场域难以开展新的实践活动。移民的生计资本的重建有利于帮助移民恢复原本的经济水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是弥补正式制度不足的无形资本,是支持移民抵御外部冲击和从逆境中复原的能力。本文选取溪洛渡、向家坝水库移民为样本,基于场域视角,解释移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定量对比分析移民前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变化,总结移民政策在帮助移民重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方面的成效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成  李飞  
本文以迁移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滩桥镇的丹江水库移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移民的迁移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发现:移民对水库建设持肯定态度,但迁移愿意不高;认识到迁移的各种风险,主要希望政府解决;普遍认为补偿应高于实际经济损失,偏好就地后靠集中安置;对补偿标准和政策落实的满意度偏低,对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满意度较高。由此,移民的迁移态度与转型背景下更加注重个人主义价值观有关,政策设计应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