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6)
2023(12208)
2022(10712)
2021(10398)
2020(8807)
2019(20536)
2018(20925)
2017(39831)
2016(22665)
2015(25990)
2014(26453)
2013(25799)
2012(23890)
2011(21695)
2010(22208)
2009(20508)
2008(20192)
2007(18029)
2006(16353)
2005(14935)
作者
(64109)
(52433)
(52150)
(50138)
(33608)
(25158)
(24022)
(20487)
(20075)
(19229)
(18080)
(17488)
(16708)
(16573)
(16303)
(16016)
(15832)
(15632)
(15145)
(15106)
(13367)
(13048)
(12574)
(12111)
(12040)
(11819)
(11752)
(11744)
(10556)
(10392)
学科
(82084)
经济(81976)
管理(62695)
(58280)
(48112)
企业(48112)
方法(37166)
数学(31850)
数学方法(31405)
中国(28891)
教育(23676)
(23630)
(22732)
(19777)
(18629)
业经(18365)
理论(17518)
地方(16385)
(15948)
贸易(15937)
(15504)
农业(15157)
(14962)
银行(14930)
(14186)
(13897)
(13883)
财务(13812)
财务管理(13780)
技术(13740)
机构
大学(322112)
学院(316933)
管理(121742)
(118596)
经济(115526)
研究(106128)
理学(103915)
理学院(102698)
管理学(100930)
管理学院(100320)
中国(77549)
(71226)
科学(64064)
(59018)
(53520)
(51036)
师范(50742)
(49372)
中心(48132)
研究所(47921)
北京(46775)
财经(46213)
(45058)
业大(43138)
(41582)
师范大学(41217)
(40321)
教育(39971)
(38196)
技术(35662)
基金
项目(201778)
科学(158365)
研究(157100)
基金(141908)
(120968)
国家(119770)
科学基金(101931)
社会(94606)
社会科(89167)
社会科学(89142)
(79506)
教育(78117)
基金项目(75021)
编号(68405)
(68278)
自然(64480)
自然科(62857)
自然科学(62842)
自然科学基金(61668)
成果(59407)
资助(58867)
课题(49014)
(46130)
重点(45539)
(43335)
项目编号(42277)
(41482)
(40482)
教育部(40159)
(38887)
期刊
(137367)
经济(137367)
研究(108074)
中国(66799)
教育(65173)
管理(45203)
学报(45041)
(44224)
科学(41510)
(41068)
大学(35109)
学学(31128)
技术(30389)
(30029)
金融(30029)
农业(28154)
业经(23076)
财经(22489)
经济研究(20677)
图书(20394)
(19057)
问题(18592)
理论(17213)
实践(15886)
(15886)
职业(15822)
技术经济(14762)
(14564)
论坛(14564)
(14343)
共检索到488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 ,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 (文本之中的教育法 )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 (行动之中的教育法 )的探讨。这种研究价值取向产生的误区既不利于教育法学理论的深化 ,也有害于教育法制实践。因此 ,需要从价值体系、内容体系、规则体系等方面重新审视对教育法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从静态教育法制与动态教育法制的结合上研究教育法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我国20多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从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的探讨,到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育主体权力的研究,使教育法学研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诸方面提出了进行整体思考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法学是“行为法学”。教育法律规范从产生到实现的全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价值法律化与教育法律价值化的转化过程。对教育法律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是教育法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当前,对教育法学研究应持的取向是:既要研究“文本中的教育法”,也要研究“行动中的教育法”,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转变,是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之必需,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齐炼   景安磊  
教育法典是教育领域法律规范的高级形态,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编纂教育法典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必要保障和有效路径。编纂教育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业已形成的教育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平衡好国家教育权和公民受教育权,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的编纂主线;增强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备性,保持教育法律关系的统一性,体现教育法律规范的时代性,凸显教育法典编纂的专业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应当把握好自身的理论定位 ,拓宽自身的理论视野和理论资源 ,汲取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脚踏实地 ,既免于对教育的浪漫怀想 ,又祛除教育理论研究的辩护情节 ,摆脱假、大、空的话语模式 ,努力追求教育事理的明晰 ,以自己真诚的言说去提升教育理论研究的理论品位 ,使教育学能以其浓郁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根基跻身于人文社会科学之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教育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初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西德、美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开展教育法学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始于80年代初期。目前,就学科发育状况而论,教育法学在我国尚处于发育初期。本文将回顾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已走过的厉程,简要概述其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观点纷争加以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作一些方法论上的反思,旨在加速我国教育法学学科建设的步伐,促使我国教育法学早日“发育成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新  
关于我国教育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魏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改革的同时,亦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政方针。靠着党和政府的领导,靠着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今天的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包括各级各类普通学校95...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龙洋  孙霄兵  
逻辑起点是学科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的"受教育权"逻辑起点论,是在逻辑起点理论元研究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通过与逻辑起点内在规定性的一一印证,以论证其作为教育法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适切性和合理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蔚风  陆震   冯晖  
根据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的“四阶段论”,重申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认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当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当通过培养单位、社会和政府共同构建的健全的质量保障、评估和监控体系加以保证;对加入WTO后出现的挑战,政府应该通过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让高校在发展中依法自主办学和提高办学效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俊山  
理论界普遍认为90年代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生产领域的普通劳动者收入低下;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例低。理论界认为,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之间效率的差别、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垄断因素的存在、劳动者的弱势地位等等因素。人们在研究中运用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一般流行理论等三类理论。但是,在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形式化、不准确的情况,以至于其中有一些存在着问题的结论;一般流行理论的研究虽不明确使用西方经济理论,但体现的却基本上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由于理论工具上存在着的缺陷,使当前收入分配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雁雷  
在我国走向法治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多地被提到法律层面,受教育者和社会对教育领域法律问题的关注度和公正期待度日渐增强,政府教育职能实现和学校内部治理更多地被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此,回应教育领域的法治诉求,构建教育法学学科恰逢其时。一、构建教育法学学科是回应我国教育法治实践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教育法治是教育规律与法治规律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生性需求。在相当长的历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欣  
随着"主权归民"理念的深入人心,公民学习权的意识也被日渐唤醒,法律亦随之成为了人们维护自身教育权利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受此影响,对教育与法进行综合及交叉研究也成为了一股热潮。本文即对我国教育法学领域关注的主要研究课题及其趋势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以力求廓清当前教育法学研究的现状,并明晰仍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教育法学学科的理论定位、理论性质、理论内容及理论形式等问题,是建构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前提性问题。从定位看,教育法学学科既可建构学科群的理论体系,也可建构学科的理论体系;从性质看,教育法学既是法学也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是教育管理学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研究领域;从内容看,教育法现象及教育法学学科现象与教育法学学科理论之间存在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关系;从形式看,既可以著作形式也可以教材形式展现教育法学的学科理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骆四铭  
博士教育的质量标准、教育目标,博士生的身份定位、培养方式,博士论文写作等基本问题和博士教育质量的提高、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群体的出现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廓清,有助于拓宽博士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在制定博士教育政策时,应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