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9)
2023(10889)
2022(9438)
2021(9069)
2020(7841)
2019(18156)
2018(18042)
2017(36166)
2016(19976)
2015(22685)
2014(23029)
2013(23121)
2012(22076)
2011(19862)
2010(20309)
2009(19225)
2008(19613)
2007(17772)
2006(15559)
2005(14275)
作者
(58494)
(48806)
(48800)
(46991)
(31326)
(23226)
(22600)
(18896)
(18146)
(17862)
(16451)
(16238)
(15650)
(15632)
(15567)
(15145)
(15011)
(14399)
(14253)
(14100)
(12276)
(12238)
(11933)
(11267)
(11039)
(11033)
(10986)
(10965)
(9948)
(9822)
学科
(80363)
经济(80275)
管理(60100)
(57643)
(45728)
企业(45728)
方法(38244)
(34641)
数学(34389)
数学方法(34023)
中国(24050)
(24046)
(20590)
(18076)
贸易(18067)
(17966)
财务(17936)
财务管理(17879)
(17659)
企业财务(16982)
(16370)
(16353)
银行(16343)
地方(15887)
业经(15685)
(15518)
农业(14981)
财政(14319)
(14111)
金融(14109)
机构
大学(289910)
学院(289902)
(123900)
经济(121216)
管理(108740)
研究(99874)
理学(92282)
理学院(91266)
管理学(89823)
管理学院(89261)
中国(79770)
(68464)
(61098)
科学(59266)
(52433)
财经(50101)
(49711)
研究所(46607)
中心(46304)
(45230)
(45228)
业大(41183)
农业(39171)
北京(39103)
经济学(38599)
财经大学(36744)
(36450)
师范(36100)
(35775)
(35191)
基金
项目(178827)
科学(139263)
研究(131307)
基金(129139)
(111997)
国家(111065)
科学基金(93535)
社会(82088)
社会科(77853)
社会科学(77831)
(69107)
基金项目(67344)
教育(60886)
自然(59729)
(58691)
自然科(58284)
自然科学(58262)
自然科学基金(57244)
资助(55073)
编号(54136)
成果(46286)
(41064)
重点(40478)
(38357)
课题(37559)
(36387)
(36056)
教育部(35010)
科研(34799)
创新(34163)
期刊
(138571)
经济(138571)
研究(92109)
(57172)
中国(56773)
(44614)
学报(44073)
科学(39375)
管理(38537)
(35417)
金融(35417)
大学(33164)
学学(31287)
农业(29479)
教育(27956)
财经(25553)
经济研究(23527)
技术(23210)
业经(22009)
(21808)
问题(18828)
(17613)
理论(15224)
(15054)
国际(14622)
技术经济(14569)
统计(14406)
商业(13761)
(13672)
实践(13621)
共检索到448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辉清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1999 年以来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并重点分析了约束扩张型财政和货币政策发挥 作用的负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下一步财政货币政策的一些改进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永光   刘国华   魏世春  
自去年以来,为启动内需,遏制紧缩,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已经和正在推行着积极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措施不少,力度不小,但效果至今尚未尽如人意。因此,在新的建议还在不断提出,新的措施还在不断出台的目前,很有必要探讨影响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效用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政府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效用的因素至少有以下方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超愚  龙向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再见  
本文认为,当前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滞后和收入分配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并蕴含着财政风险、金融风险与政策信誉风险,这决定了其退出的必然性。从就业、消费和民间投资三个指标来看,扩张性货币政策已逼近安全边界;在时机选择上,我国应先于欧美发达国家实施退出策略;在力度控制上,不仅要考虑经济数据,也要考虑集团利益的制衡;在工具选择上,应结合国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出策略。另外,应注重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财政刺激计划的退出及国际协调的配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学文  
本文对我国转型期财政和货币政策开发就业潜力的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导向、结构矛盾和体制障碍是制约政策效果的基本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晔  
从 1 998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就目前经济运行状况而言 ,这些政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及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 ,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伟忠  黄炎龙  
本文建立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的最优政策模型,并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以福利效应为最优政策的评估标准,研究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的最优政策机制。分析表明:在Ramsey最优均衡下,财政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于通货膨胀和产出目标,以严格通货膨胀为目标的最优货币规则会使得政策的福利损失最小,但货币政策在产出目标、通货膨胀目标以及政策福利损失三者上不能同时兼顾;最优财政规则是趋向缩小收支差,从而趋近于福利损失最小。本文同时使用贝叶斯分析,对中国经济政策2005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福利效应进行了评估,实证分析表明:样本期间政策的无条件福利损失处于波动状态,经济增长增加了家庭部门的条件福利损失,即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济广  
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结论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总体无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量的中间目标没有达到,降低利率的中间目标效果不显著,但形成通胀预期、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最终目标没有达到。由于中国经济未处于衰退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消费投资的短期拉动中起到了配合作用,但信贷过度膨胀,推动产能过剩,形成严重的通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不可持续性并似乎得小于失。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自从“凯恩斯革命”以来,财政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社会总产出,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措施之首选。由于财政政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再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致总供给即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必须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相配合才能最终实现,所以货币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吕  李浩  
由Robert A.Mundell首创的M-F模型是对IS-LM模型的一大扩展,它使对IS-LM的分析扩展到了国际领域,使我们在分析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茕效果时异常简便,M-F模型却没有分析浮动汇率制下大国与小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联动影响,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扩展M-F模型,并提出规则公平不等于结果公平,国际经济合作时,双方应更注重结果公平,选择有利于双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实现双赢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平  王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二江  
文章通过宏观经济学中普遍运用的IS-LM曲线来分析两项政策搭配使用的合理性,阐述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原理,并在文章结尾部分对未来国内宏观经济的政策取向进行简单的预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万解秋  徐涛  
本文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条件下政府支出扩张对我国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发现财政支出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影响巨大,超过了消费、国际贸易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货币政策效率,除了需要提高货币政策独立运作空间之外,还须加强政策协调,完善财政政策调控的稳定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余送  梅鹏军  
本文通过放松M-F模型的前提条件,分析了浮动汇率制度下大国经济的最佳政策组合,得出了低估本币汇率水平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明显,高估本币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明显的结论。作者认为,中国正在向大国经济转型,在资本流动受到管制,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低估的汇率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搭配更加适合中国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有荣  
本文对我国学者分析货币政策效应时所借鉴的主要西方理论及据此得出的我国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必然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结论提出质疑 ,并结合我国实际 ,对目前盛行的模型进行修正 ,推导得出在我国通货紧缩背景下实施适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并不必然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