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1)
2023(5114)
2022(4248)
2021(3757)
2019(7334)
2018(7495)
2017(15689)
2016(8123)
2015(9478)
2014(9602)
2013(9935)
2012(10016)
2011(9549)
2010(9947)
2009(9817)
2008(9545)
2007(8666)
2006(8383)
2005(8035)
2004(7108)
作者
(25317)
(21115)
(20971)
(20400)
(13513)
(9781)
(9686)
(8080)
(7943)
(7596)
(7374)
(6958)
(6872)
(6736)
(6549)
(6539)
(6186)
(6059)
(6030)
(5678)
(5664)
(5116)
(5091)
(4963)
(4927)
(4779)
(4556)
(4401)
(4226)
(4026)
学科
(63887)
经济(63841)
管理(22315)
方法(19453)
(18291)
数学(17757)
数学方法(17697)
中国(15912)
地方(15609)
(13118)
企业(13118)
地方经济(12100)
(11033)
(10869)
业经(9741)
(9599)
(9416)
(9370)
银行(9368)
(9149)
(8876)
金融(8876)
(8497)
贸易(8490)
(8205)
(8068)
环境(7507)
经济学(7142)
农业(6852)
(6784)
机构
大学(139239)
学院(138173)
(75106)
经济(73788)
研究(51597)
管理(48959)
中国(41186)
理学(40724)
理学院(40280)
管理学(39870)
管理学院(39601)
(35048)
(29528)
财经(27383)
(26141)
科学(25929)
经济学(25743)
(24656)
经济学院(22977)
研究所(22945)
中心(21737)
(20589)
财经大学(20108)
北京(19770)
(17740)
(17269)
师范(17192)
(16346)
(16069)
科学院(14980)
基金
项目(74653)
科学(58817)
研究(57862)
基金(54865)
(45948)
国家(45593)
社会(39950)
科学基金(38232)
社会科(37905)
社会科学(37895)
基金项目(28038)
(27119)
教育(25573)
资助(23598)
编号(22790)
(22541)
自然(20771)
自然科(20187)
自然科学(20181)
成果(19922)
自然科学基金(19822)
(18080)
(17800)
国家社会(17059)
重点(16602)
课题(16215)
(16029)
经济(15883)
教育部(15813)
发展(15810)
期刊
(94733)
经济(94733)
研究(53166)
(24732)
中国(24079)
管理(20404)
(18425)
金融(18425)
经济研究(17211)
财经(15286)
科学(15262)
学报(14971)
(14805)
(13347)
问题(13092)
业经(12693)
大学(12166)
技术(11726)
学学(11572)
(10909)
教育(9747)
农业(9631)
国际(9534)
技术经济(9347)
统计(8462)
经济问题(8118)
商业(7928)
理论(7826)
世界(7784)
经济管理(7772)
共检索到227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巍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较为严重,储蓄率过高、消费需求不足、投资低效、失业率上升与国际收支巨额双顺差同时并存。尽管内外失衡是开放宏观经济运行的“常态”,短期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长期的内外失衡有悖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内外失衡并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失衡,协调内外均衡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转变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内需为主的基础之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经历了一个形成演变过程,且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其内因主要来自于国内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体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以及外向型的对外开放战略,外因主要来自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美欧等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美国不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施以相应的战略调整和政策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长生  王晶晶  
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较严重的内外失衡。内外失衡是需求结构的失衡,即高投资和高出口拉动高增长,而消费严重不足。内外失衡的实质是整个经济的过度储蓄。过度储蓄主要由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造成。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又是依靠无限劳动力供给和极低劳动力成本实现快速资本积累和高速增长的生产模式决定的。必须针对需求模式、分配模式和生产模式三个层次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失衡进行系统的矫正,统筹协调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等多种政策工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2003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了4年的经济繁荣期,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和投资高增长的潜在风险在加大。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三过”问题和流动性过剩是经济内外失衡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根源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必须采取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中琴  
今年一季度 9 7%的经济增长速度 ,特别是投资和贷款增长过快、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资源消耗量过大等问题 ,引起了人们对宏观经济运行失衡的担心。宏观经济运行失衡的表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 ,必须努力实现和保持宏观总量的平衡 ;推进职能转变 ,搞好综合协调 ;发挥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扩大内需 ,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加快结构调整 ,提高增长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昌忠泽  王俊  
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源于其特殊的制度经济背景: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动。内外平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新的调整。鉴于财政扩张与人民币升值是一种有效的政策组合,应根据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状况,建立全国统一性和区域差异性相结合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永拴  肖继五  高士亮  
本文从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投资及外贸结构三个层面,阐述了宏观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引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作用机理。同时,运用实证模型分析了三种结构性失衡对"双顺差"产生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会造成收入分配结构、消费投资及外贸结构的失衡,并且是"双顺差"形成的根源;收入分配结构、消费投资及外贸结构的不合理,可强化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格局。为此,就需要对宏观经济的整体结构进行必要调整,将调整的重点放在:推行国民收入的存量调节,增强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力度;运用"小政府,大市场"的运行模式,改善投资消费及外贸结构;通过提升附加价值创造力,引导产业结构实现优化与调整,以便从根本上促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对于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本文认为用“流动性过剩”和采取总量均衡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地解释当前中国出现的各种宏观经济现象。作者运用现代奥地利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重新分析后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不是总量失衡,而是结构性失衡,是货币市场的不均衡,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并特别分析了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果,提示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潜在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敬东  
结构失衡与宏观经济政策成效的理论分析尹敬东为论证方便,我们假定:(1)结构失衡模型仅限于投资和消费两个部门。(2)经济未到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状态。一、结构失衡: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作为研究结构失衡的起点,我们采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分析框架,这个由希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本文将我国宏观经济划分为5大领域,13个类别,再细分为32个组,设置了93个年度宏观经济失衡指标,提出了判断经济失衡的8个标准和确定均衡值的9种方法,按年度测算了每个指标的失衡度,在此基础上用组合权重和层次分析方法逐层综合,构建了一个宏观经济失衡指数,实际测算了2001-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失衡度。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各主要方面的失衡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耀  陶立新  
经济学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探讨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衡量标准是供求均衡。供过于求表明有限资源的相对浪费,或有效需求的相对不足,导致就业下降和经济衰退;求大于供则意味着稀缺资源的相对节约,有效需求的相对过旺。致使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就宏观而言都存在供求均衡问题。亚当·斯密设想的无宏观调控系统,只由企业和市场共同组成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便能自觉地实现供求均衡。但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早已表明,这只不过是一种过时的19世纪的观念。由于种种原因,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中的许多方面往往失灵,在缺少国家的理性干预下,不仅会出现总量失衡,而且会引起结构失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秦爱华  
欧盟的经济失衡是导致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欧盟于2011年启动宏观经济失衡程序以避免经济失衡的深化和欧盟的分裂。欧盟经济失衡突出表现为贸易失衡和财政失衡,这也是导致欧洲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宏观经济失衡程序执行六年来多数欧盟成员国仍然存在经济失衡的风险,各国的政策效果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欧盟宏观经济失衡程序的执行效果有限,欧盟宏观经济失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多速欧洲将可能成为欧盟的战略选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秦爱华  
欧盟的经济失衡是导致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欧盟于2011年启动宏观经济失衡程序以避免经济失衡的深化和欧盟的分裂。欧盟经济失衡突出表现为贸易失衡和财政失衡,这也是导致欧洲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宏观经济失衡程序执行六年来多数欧盟成员国仍然存在经济失衡的风险,各国的政策效果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欧盟宏观经济失衡程序的执行效果有限,欧盟宏观经济失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多速欧洲将可能成为欧盟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下降、失业增加和物价指数的连续下跌。目前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和政策建议都是以主流经济学为基础,力图通过调节总需求来改变当前的局面。本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