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3)
2023(13120)
2022(10813)
2021(9969)
2020(8212)
2019(18564)
2018(18216)
2017(36377)
2016(19518)
2015(22050)
2014(22171)
2013(22250)
2012(21106)
2011(19154)
2010(19976)
2009(19196)
2008(19451)
2007(17886)
2006(16644)
2005(15746)
作者
(57405)
(47387)
(47295)
(44853)
(30438)
(22342)
(21460)
(18200)
(17909)
(17358)
(16143)
(15616)
(15539)
(15200)
(14779)
(14446)
(14029)
(13853)
(13685)
(13640)
(12011)
(11775)
(11542)
(10866)
(10754)
(10703)
(10668)
(10639)
(9465)
(9381)
学科
(94393)
经济(94270)
(84007)
(73838)
企业(73838)
管理(71997)
方法(33354)
(31472)
业经(30339)
(29221)
中国(29059)
数学(24906)
数学方法(24606)
地方(22380)
(22339)
农业(21835)
(19710)
财务(19672)
财务管理(19643)
(19070)
技术(18688)
企业财务(18545)
(18195)
贸易(18178)
(17828)
银行(17816)
(17663)
(17285)
(16646)
(16205)
机构
学院(294769)
大学(288240)
(132284)
经济(129588)
管理(116239)
研究(100502)
理学(96941)
理学院(95967)
管理学(94878)
管理学院(94290)
中国(83564)
(66340)
(61961)
科学(54548)
(51094)
财经(50184)
(48400)
中心(45967)
(45158)
(44948)
研究所(44595)
北京(40634)
经济学(39240)
(38771)
(37336)
师范(37080)
财经大学(36424)
业大(36143)
(35653)
经济学院(35183)
基金
项目(171563)
科学(136990)
研究(134157)
基金(123259)
(103520)
国家(102448)
科学基金(89423)
社会(86625)
社会科(82163)
社会科学(82146)
(68305)
基金项目(63663)
教育(60322)
(55588)
编号(55551)
自然(53823)
自然科(52552)
自然科学(52540)
自然科学基金(51633)
资助(51053)
成果(46840)
(42437)
课题(39191)
(38531)
(38210)
重点(37966)
(36761)
发展(35599)
(35323)
(35015)
期刊
(165361)
经济(165361)
研究(99694)
中国(63631)
(52974)
管理(50716)
(44246)
(38861)
金融(38861)
科学(35085)
学报(32992)
教育(32557)
农业(29902)
业经(29594)
技术(27645)
大学(26745)
经济研究(25755)
财经(25638)
学学(24912)
(22214)
问题(21923)
(18850)
技术经济(17363)
国际(16932)
(16872)
世界(15847)
现代(15638)
商业(15564)
经济管理(15005)
理论(14622)
共检索到485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照新  王维友  徐欣  武文  
本文在对河北、山西、内蒙古三地的奶业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奶价不涨导致奶农卖牛、杀牛;成本上升导致奶企效益下降。而乳品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企业间产品同质化竞争、奶农饲养水平过低、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我国奶业正处在自我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并从政策扶持、完善保险体系、加强产业链利益连接机制、开拓消费市场等方面对如何促进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青  王仙君  高改英  
本文认为:我国的农业仍然是小农经济,目前41.76%的城市化率只是一个名义数据;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农村人,他们的思想、文化等形成的基础不同,具有明显的离农、离乡、进城的趋势,农民队伍将萎缩;今后20-30年是我国“三农”问题激烈变化的时期。提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非农产业的就业能力,加快农民队伍的分化,通过合作化的道路,改造传统的小农经济,以农业企业化为主体和良好的产业化经营,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志强  李子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邵望予  
当前国际投资的特点是美国、西欧和日本形成三驾马车,亚洲“四小龙”也急起直赶。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转向发展中国家,对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兼并和收购东道国企业的现象日益增多。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投资纷至沓来,同时我国也已起步向海外直接投资。对这项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有重大关系并与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方针有密切关联的问题,应加以审慎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学勤  黄庆生  李守峰  
本文从行业发展、生产消费和科技创新等三个方面概述了中国奶业当前的形势,分析指出饲养品种单一化、饲养管理科学化、生产方式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效益规模化将是未来奶业发展的趋势,并根据中国奶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提出了制订国家奶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基础平台建设、鼓励原创性研究与青年人才培育、激励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等五项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薛红  
我国彩票业始于1987年,以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公益事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发行原则指导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随着彩票发行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彩票发行逐步呈现出"管理科学化、玩法多样化、渠道多元化、人员专业化"等新特点,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增长。1987年至2012年,我国通过发行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丽梅  
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面向生产者提供服务、提供专业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本文在总结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服务业为生产者提供专业信息增值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岩  
近年来我国农业项目管理发展很快,特别是一些大型项目,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基本运作。随着大量具有项目管理意识和经验的人才逐渐以安全、效率和效益在农业管理中取得领导地位和项目管理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项目管理的成就将会更加喜人。本文从研究我国农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入手,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项目管理的国际化、信息化和多元化趋势,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申丹虹  张亚倩  薛山  
随着全球化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甚至主要依靠服务业拉动,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及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以及服务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对于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表现出一些新趋势,诸如农民阶层分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农地流转规模化加速、非粮化明显,粮食安全保障难度加大,农业收益下降,耕地质量不断恶化。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应加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娟  
智慧物流集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新型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已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引导力量。近年来,虽然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行业发展标准制定进程缓慢、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末端智能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等问题。应采取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智慧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健全智能物流末端服务体系、加大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推动我国智慧物流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许桂华  谭春枝  
新兴金融业态是一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力量,能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我国新兴金融业态主要包括股权类、准银行类、互联网类以及消费类四大类型,并呈现多样化、融合化、数字化与实体化四大发展趋势,但还存在发展不均衡、融资成本高、经营风险高及缺乏监管等问题。对此,应通过协调发展、规范发展与统一发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群  陈昌盛  金三林  
进入2008年以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短期内将明显走低,世界经济也会有一定反应。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因素比较复杂,综合三大需求的变化,在消费趋稳、投资有可能趋升、出口趋降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幅可能变化不大。调控的要点宜协调好投资与出口需求的消长变化,注意保持总需求增长的稳定。政策的基点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视问题的发展,择机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宜着眼于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消费结构升级、稳定农业生产和食品供给、资源价格改革、资本市场建设、投资调控方式完善等方面出台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