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3)
- 2023(9988)
- 2022(9015)
- 2021(8810)
- 2020(7527)
- 2019(17579)
- 2018(17852)
- 2017(34686)
- 2016(19455)
- 2015(22573)
- 2014(22891)
- 2013(22361)
- 2012(20605)
- 2011(18860)
- 2010(18915)
- 2009(17393)
- 2008(16870)
- 2007(14916)
- 2006(13184)
- 2005(11717)
- 学科
- 济(71433)
- 经济(71349)
- 管理(53259)
- 业(49479)
- 企(40113)
- 企业(40113)
- 方法(34650)
- 数学(30255)
- 数学方法(29914)
- 中国(22210)
- 农(19853)
- 财(17586)
- 学(15537)
- 业经(15363)
- 教育(14536)
- 制(14425)
- 贸(14330)
- 贸易(14323)
- 易(13944)
- 地方(13889)
- 理论(13374)
- 农业(12829)
- 和(12238)
- 银(12232)
- 银行(12197)
- 行(11666)
- 技术(11429)
- 环境(11237)
- 务(10764)
- 财务(10705)
- 机构
- 大学(280657)
- 学院(274862)
- 管理(108866)
- 济(104299)
- 经济(101737)
- 理学(94358)
- 理学院(93232)
- 管理学(91546)
- 管理学院(91053)
- 研究(90387)
- 中国(65859)
- 京(60942)
- 科学(56628)
- 财(48888)
- 所(45705)
- 农(42221)
- 研究所(41575)
- 业大(40805)
- 中心(40268)
- 范(39506)
- 财经(39494)
- 江(39489)
- 北京(39452)
- 师范(39198)
- 经(35757)
- 农业(33198)
- 州(32835)
- 院(32669)
- 师范大学(31668)
- 经济学(30001)
- 基金
- 项目(183351)
- 科学(142549)
- 研究(138214)
- 基金(129480)
- 家(111420)
- 国家(110408)
- 科学基金(93868)
- 社会(83095)
- 社会科(78420)
- 社会科学(78397)
- 省(72426)
- 基金项目(69658)
- 教育(65429)
- 划(61427)
- 自然(60973)
- 自然科(59463)
- 自然科学(59448)
- 编号(59021)
- 自然科学基金(58352)
- 资助(53852)
- 成果(49719)
- 课题(41157)
- 部(41000)
- 重点(40556)
- 发(38655)
- 创(37912)
- 项目编号(36557)
- 大学(36197)
- 创新(35068)
- 教育部(35031)
- 期刊
- 济(114712)
- 经济(114712)
- 研究(86671)
- 中国(51888)
- 教育(43693)
- 学报(42846)
- 管理(39519)
- 科学(38466)
- 农(38155)
- 财(34117)
- 大学(33019)
- 学学(29461)
- 农业(27252)
- 技术(23661)
- 融(23121)
- 金融(23121)
- 业经(19530)
- 财经(18666)
- 经济研究(17836)
- 图书(17680)
- 经(15744)
- 问题(15606)
- 理论(15064)
- 实践(14014)
- 践(14014)
- 科技(13487)
- 业(13251)
- 技术经济(12912)
- 现代(12552)
- 商业(12335)
共检索到403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志琳 王云强
我国的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道德价值观、道德行为和道德人格等方面。但是,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忽视"情"和"行"的研究、研究结论不一致、系统性研究较少和道德人格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 心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杜秀莲 魏巍
个体先前的道德经历增加了其后来的不道德行为或者减少了道德行为,这被称为道德心理许可效应。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情境公开性对道德心理许可效应的影响。实验1考察了道德经历与情境公开性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实验2探讨了道德经历与情境公开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私人情境下,个体以前的道德经历增加了其后的不道德行为,出现了道德心理许可效应;而公开情境下,没有出现道德心理许可效应。(2)无论在私人还是公开情境下,个体以前的道德经历都没有减少其后的道德行为,即没有产生道德心理许可效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良君 孟赵 郑铮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存在创业教育理念不够成熟、不能科学地认知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不完善、没有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课程评价体系不够成熟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建设、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等措施,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现状 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志霞 陶冶
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增幅较大,又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然而,只要正确分析和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必能拨云见日,纵横广阔职场。
关键词:
再认识 就业筹码 职业定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庞维国 韩贵宁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和《大学生学习拖延成因问卷》测查了国内11所高校2200名大学生的学习拖延情况。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区域、类别高校中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拖延现象,学习拖延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生活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男生与女生相比,作业拖延问题比较突出;女生与男生相比,更多地体验到学习拖延导致的情绪困扰;大学生的作业拖延随年级升高日趋增加,大学二年级是作业拖延迅速增加的转折期;大学生学习拖延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动机不足、时间管理技能缺乏、消极情绪影响、完美主义倾向和懒惰个性,学习的任务特征和情境特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就大学生学习拖延的预防和干预提出了某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拖延 自我调节 成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英丽 程永佳
为了解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现状及其心理根源,对164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对学术道德失范的归因偏外归因,社会大环境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学术道德素养的最重要原因;教育和社会学习因素对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有一定的直接预测作用,但主要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学术道德认知和态度来影响其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术道德失范 态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虹 张波
本文通过《首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的调研与数据分析,深入剖析了首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并进一步从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个人4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问题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从松
贫困生食物简单 ,甚者食不果腹 ,营养较差 ,划分标准有较大差别 ,且人数逐步增加。由于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以及社会转型期教育收费制度的变迁 ,大学生贫困问题将长期存在。但是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 ,贫困是阶段性的
关键词:
贫困生 现状 长期性 阶段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凌征强
结合我国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实际展开讨论,研究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教育路径。在国内外数字素养概念及数字素养框架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提出加强研究,提升战略高度、制定框架,确定教育内容、打造环境,建设资源中心、培养馆员,提升师资水平、多方联动,建立教育机制等五方面的教育方法与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鸿岭
我国对大学生的资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民助学金阶段(1952-1982),主要采取了单一的人民助学金资助方式。第二阶段为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并存阶段(1983-1986年)。第三阶段为多种资助方式并存阶段(1987年至今),根据改革的需要,在保留助学金资助方式、奖学金资助方式的基础上,先后采取了学生贷款资助方式、勤工俭学资助方式、特困学生补助资助方式、减免学费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方式等。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奖学金资助方式为主、其他资助方式为辅的多种资助方式并存的资助政策体系。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单一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到目前多种资助方式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樊鹏 李忠云 胡瑞
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日渐丰富,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但现有创业政策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合理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大学生创业准备、创业初期、创业后期三个阶段入手,政府、高校和社会应以创业教育为基础、创业财税制度为核心、创业保障措施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
关键词:
创业政策 大学生创业 创业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知春 石世平 王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素质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自杀、伤人、行为异常等极端现象发生,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已经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竣课题。如何减少甚至避免类似现象或悲剧的发生,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都认真思索、深入研究的问题。除了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外,心理预警机制的探索和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可行措施,国内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特殊群体 心理预警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徐雷 蔡丹 陈宁 陈念劬 周炎根
根据自编的《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问卷》对全国三类地区14大城市100所高校的11 982名大学生实施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由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信用感、公平感等组成,其总体发展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道德情感下属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爱国感、责任感、信用感发展良好,而正直感、公益感、奉献感状况欠佳;大学生道德情感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影响,其中对社会舆论的关注、对自身的要求、上网时间、课外阅读量及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尤为明显。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要坚持个人自觉、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关心相结合的原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英丽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对22所高校1641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已基本显现,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大学生的整个学业领域,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是较为普遍的失范行为。为此,在净化外部社会环境的同时,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学术道德规范并加强教育宣传,大学生自身也应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并提高自律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术道德 失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秀艳
心理弹性表现为个体在经历压力或逆境后仍能适应良好,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界的研究热点,并为高校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以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干预方式做了系统性回顾,阐述其教育启示,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弹性 教育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