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6)
2023(11669)
2022(9826)
2021(8940)
2020(7285)
2019(16530)
2018(16436)
2017(32029)
2016(16896)
2015(19294)
2014(19427)
2013(19601)
2012(19030)
2011(17811)
2010(18487)
2009(17307)
2008(17062)
2007(15537)
2006(14499)
2005(13654)
作者
(52079)
(43261)
(43238)
(41123)
(27763)
(20709)
(19665)
(16757)
(16485)
(15567)
(14984)
(14394)
(14205)
(14190)
(13637)
(13306)
(12853)
(12569)
(12487)
(12334)
(11422)
(10717)
(10656)
(9985)
(9947)
(9789)
(9734)
(9492)
(8816)
(8594)
学科
(97149)
经济(97072)
管理(45253)
(43799)
(33017)
企业(33017)
中国(28996)
方法(28523)
地方(27769)
数学(24729)
数学方法(24555)
(23565)
业经(19670)
(17878)
(17617)
地方经济(17016)
(16199)
银行(16179)
农业(15964)
(15855)
(15654)
(15637)
贸易(15636)
(15561)
金融(15560)
(15034)
(14062)
环境(13670)
(12707)
(12308)
机构
学院(260943)
大学(258643)
(119693)
经济(117137)
研究(100159)
管理(93812)
理学(78197)
中国(77864)
理学院(77197)
管理学(76123)
管理学院(75600)
科学(57909)
(56402)
(54904)
(51982)
研究所(46500)
中心(43740)
财经(42298)
(41737)
(40633)
(38025)
经济学(37240)
北京(37040)
(36656)
师范(36361)
(35942)
(33687)
经济学院(33135)
业大(32878)
农业(31124)
基金
项目(157104)
科学(123688)
研究(118686)
基金(111938)
(96920)
国家(96104)
科学基金(80616)
社会(76333)
社会科(72410)
社会科学(72396)
(61488)
基金项目(58260)
教育(53259)
(51973)
编号(48652)
自然(48428)
自然科(47163)
自然科学(47152)
自然科学基金(46288)
资助(45925)
(41216)
成果(41035)
重点(36487)
课题(35393)
(34923)
发展(33807)
(33267)
(32017)
国家社会(31427)
(30249)
期刊
(151217)
经济(151217)
研究(89579)
中国(56878)
(38523)
(38473)
管理(38142)
科学(35474)
学报(34941)
(31389)
金融(31389)
教育(29361)
大学(26684)
农业(25944)
学学(24993)
经济研究(24786)
业经(24049)
技术(23484)
财经(21688)
问题(20001)
(18836)
(17195)
国际(15925)
技术经济(14531)
世界(13714)
商业(13713)
(13298)
现代(12775)
经济问题(12686)
统计(12429)
共检索到428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兴化  
从产业特征、空间布局特征、体制特征及区域合作特征等方面看,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存在着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本文认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通过政府协商的途径启动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所构建的政府协商机制要能够保证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确保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晓冬  
放眼当今世界,东亚地区已成为最令世人瞩目的亮点之一——整个东亚地区快速崛起。在这一过程中,东亚区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整合,地区经济合作已成为可以预期的基本趋势。面对这一有利时机和具有挑战性的机遇,吉林作为中国东亚腹地贸易通道的内陆边境地区,如何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趋利避害,找准一条切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更好地融入东亚乃至世界经济大潮中参与合作和竞争,这是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推进吉林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思考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双陆  李娅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经历了指令型、过渡型、市场型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和明显的制度变迁特征。政府主导、以追求公平为主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不高;市场主导、以追求效率为主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西部地区的能力和能力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改善西部地区能力结构是提高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建立合作新机制的基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文娟  安尼瓦尔·阿木提  
我国西部地区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利用自身的地缘、人文等优势,结合中亚国家的利益需求,积极参与和推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中国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西部在参与中亚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要利用西部地区自身的优势,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主动被国内发达地区和企业整合,最大限度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然后再利用被整合的经济架构主动去整合中亚地区市场,结合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需要,努力提升我国西部开放水平,扩大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同时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任重  孔祥杰  
建国后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经过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兴起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规范化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有省(区)际间、省(区)毗邻地区、省(区)内和城市经济协作区等类型。从目前来看,这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加强了地区间经济协作关系,扩大了地区间的商贸规模,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这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存在着主体单一、形式单一、功能单一的弊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重构与改造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相结合、政府牵头与企业参与相结合、表层合作与深层合作相结合、权利与责任相结合。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朱玉荣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转轨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目前,转轨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缺乏整体战略安排,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体化程度较低。因而转轨国家应组建专门机构,加强对区域合作的研究和组织安排,首先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其次应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有战略意义的友好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立新   王佳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立新  王佳佳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与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 ,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阐述当代区域经济合作全球态势的基础上 ,对四种主要模式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并通过分析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提出了今后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王建与80年代比较,我国经济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随储蓄率的持续上升,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12%,比整个80年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出现了加快发展趋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哲  夏慧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式之一,可实现地区间的互动互助、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合作离不开区域公共管理,然而,由于利益驱使,各地政府又各自为政,呈现出地方保护严重、制度缺失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发展。因此,本文从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出发,分析了二者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区域公共管理创新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以期推动区域公共管理与经济合作的协同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普  
"资源诅咒"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竞争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资源富集地区应以资源基础理论为指导,立足于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制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决策。作为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贵州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工业化基础较好而资源相对不足的湖南、重庆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资源异质性和要素互补性,贵州与湖南、重庆应着力提高政府间合作的水平,以产业关联为纽带,以企业合作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合作,致力于推动"湘渝黔经济合作区"的构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蕴岭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伯明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在继续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从次区域、民间发展成为全区域和官方的经济合作。文章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将会在斗争中缓慢发展,但不可能成为第二个EEC。我国应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以促进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凤英  
早在六十年代,日、美、澳等国,针对欧共体的建立,就曾提出过建立太平洋经济共同体的设想,但时机不成熟,结果未能形成。八十年代中后期,贸易集团化已成为世界一大潮流,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呼声又见高涨,尤其是太平洋沿岸的亚洲国家不仅呼声日隆,而且提出了众多的构想和现实的步骤。在太平洋地区进行经济合作的组织,主要有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和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庞效民  
为了加强对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验的科学认识,本文对用以支撑国际性区域合作的有关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跟踪总结和分析。伴随世界经济技术联系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演化和扩展。其中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发展以及有关产业技术变化宏观空间特征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代表性理论学说以及围绕这些理论学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学术争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