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5)
- 2023(6715)
- 2022(5406)
- 2021(5226)
- 2020(4248)
- 2019(9398)
- 2018(9580)
- 2017(19118)
- 2016(10620)
- 2015(12026)
- 2014(12014)
- 2013(12227)
- 2012(11571)
- 2011(10644)
- 2010(10797)
- 2009(10373)
- 2008(10154)
- 2007(9598)
- 2006(8795)
- 2005(8024)
- 学科
- 济(46140)
- 经济(46096)
- 农(45489)
- 业(34454)
- 农业(30083)
- 管理(21011)
- 中国(16370)
- 业经(15046)
- 方法(14883)
- 数学(13837)
- 数学方法(13761)
- 制(12905)
- 企(12518)
- 企业(12518)
- 财(11928)
- 收入(11433)
- 农业经济(10210)
- 发(9769)
- 贸(9710)
- 贸易(9703)
- 银(9572)
- 银行(9566)
- 易(9552)
- 地方(9472)
- 行(9286)
- 村(9005)
- 农村(8998)
- 体(8756)
- 发展(8164)
- 展(8153)
- 机构
- 学院(157727)
- 大学(150785)
- 济(71126)
- 经济(69722)
- 管理(58023)
- 研究(54466)
- 理学(49464)
- 理学院(49029)
- 管理学(48419)
- 管理学院(48152)
- 农(46774)
- 中国(44969)
- 农业(35401)
- 财(32412)
- 京(31562)
- 科学(30809)
- 业大(28725)
- 所(28157)
- 中心(26021)
- 研究所(24994)
- 江(24978)
- 财经(24782)
- 经(22463)
- 农业大学(21270)
- 经济学(20971)
- 范(20303)
- 师范(20167)
- 北京(20042)
- 经济管理(19602)
- 州(19580)
- 基金
- 项目(96167)
- 研究(77807)
- 科学(74409)
- 基金(66675)
- 家(56847)
- 国家(56176)
- 社会(49131)
- 科学基金(46428)
- 社会科(46013)
- 社会科学(46002)
- 省(39667)
- 基金项目(35327)
- 编号(35302)
- 教育(34054)
- 划(31725)
- 成果(28868)
- 农(28335)
- 资助(26165)
- 自然(25603)
- 自然科(24885)
- 自然科学(24879)
- 自然科学基金(24411)
- 发(23771)
- 课题(23549)
- 部(22244)
- 重点(21159)
- 性(21136)
- 制(20368)
- 发展(20034)
- 创(20022)
共检索到247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是近年来我国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思路之一。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他们的收入状况进行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收入得到一定幅度增长,但仍存在总体水平偏低、增长幅度与贡献不符合、稳定性不高、保障水平低下等问题,需从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加强政府干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法律执行力、完善行业组织等方面作出努力。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分配 提升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种聪 岳希明
本文利用国家层面宏观和微观数据,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工收入变动情况,探讨了促进农民工收入稳定增长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主要思路及优化路径。研究表明,2012—2022年我国农民工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其次是经营性收入,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较低;分特征组来看,外出务工、东部地区、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农民工收入水平普遍更高。但农民工仍然存在收入增速放缓、动力不足,与城镇职工收入差距大等问题;分项收入中,存在工资性收入不稳定,经营性收入占比下降,财产性收入来源单一,转移性收入城乡差距大等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促进农民工增收的主要思路是理清本地农民工与外出农民工、进城农民工与返乡农民工、老年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四组关系,分类施策。今后应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支持就业创业增加非农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扩大财产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转移性收入等优化路径,并注重调节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工持续稳定增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种聪 岳希明
本文利用国家层面宏观和微观数据,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工收入变动情况,探讨了促进农民工收入稳定增长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主要思路及优化路径。研究表明,2012—2022年我国农民工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其次是经营性收入,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较低;分特征组来看,外出务工、东部地区、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农民工收入水平普遍更高。但农民工仍然存在收入增速放缓、动力不足,与城镇职工收入差距大等问题;分项收入中,存在工资性收入不稳定,经营性收入占比下降,财产性收入来源单一,转移性收入城乡差距大等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促进农民工增收的主要思路是理清本地农民工与外出农民工、进城农民工与返乡农民工、老年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四组关系,分类施策。今后应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支持就业创业增加非农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扩大财产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转移性收入等优化路径,并注重调节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工持续稳定增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佟大建 金玉婷 宋亮
本文以城市居民作为参照系,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D卷和对应4个城市下辖25个区(县、市)的匹配数据,测度了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且探究了农民工市民化对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及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市民化水平达到78.185%,但不同维度市民化水平不均衡,社会保障维度存在短板;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因其流动特征和人力资本水平而不同,有居住证、流入时间为5—10年、独自流动、省内流动、1980年后出生、高学历水平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相对更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提升可显著提高其城市居留意愿;城市公共服务支出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具有提升作用。应尽快提升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应分类施策,从而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云蕾
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其中核心工作就是要解决好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做好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有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基本表现有个充分的认知,为进一步做好今后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指导。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表现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玲
质量竞争是当今企业发展兴衰成败关键,企业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重要的是诚信敬业和社会责任感。新生代农民工要增强职业稳定性并做出成绩,良好职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缺失的现状,强调职业素质对就业的重要性,提出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途径,为新生代农民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教育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雅洁
劳动力的自选择情况是劳动力迁移研究的基础性内容,本文对我国农民工自选择现状及性别和代际差异进行了分析。理论模型的推导发现:当迁入地的教育回报率较迁出地越高、迁移成本与移民受教育水平的负相关程度越高时,移民教育水平的正向选择越可能出现;当移民可观测特征与不可观测因素间的关联性较强时,综合能力的正选择也越易出现。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数据对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进行统计描述并测算教育回报率,初步发现农民工是正向自选择的。基于反事实收入分布估算法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工,无论是就总体还是分性别而言,都是正向自选择的,并且女性农民工的正向自选择程度高于男性;新老两代农民工也均为正向选择,但新生代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广余 杨丽彬
农民工保障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是顺应我国社会转型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形式。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必须消除目前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本文从农民工的职业待遇保障、医疗保障、劳动安全保障等六个方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静
新生代农民工是当前我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的平台,突破农民工培训传统模式的弊端,科学定位他们学习的方向、内容、形式与目标,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发展拓展出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生涯规划 培训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蕾 卞艳艳
农民工的社会权益是农民工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利益诉求等各方面的权利保障。维护农民工社会权益对于保障其合法权利,缓和劳动关系双方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权益保障的实现既需劳动者本身提高维护权利的思想意识,更需政府和社会创造保障农民工社会权益实现的机制和环境。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权益 保障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红菱 叶萍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群体,这个群体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农民工社会功能更加凸现,农民工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文章以广州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民工社保问题的现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和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城市化 需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吉 袁愈国 陈政 杨凤鸣
新生代农民工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却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他们"市民化"的过程中,健康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区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样本,全面调查了"健康中国"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素养情况,分析了农民工健康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其健康素养的方式与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艳 张默
如何稳步提升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亟待解决就业机会不定、就业待遇不高、就业保障不力的现实问题。研究以黑龙江、四川、辽宁、河南和山西等地的返乡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农民工就业培训主体需求、培训内容需求、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需求;信息需求和政策需求进行了调研。提出丰富就业培训体系,有选择的进行培训;促进就业信息服务,拓宽返乡农民工信息来源渠道;完善就业法律法规建设,创造良好的返乡农民工就业政策环境;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等提升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就业能力 路径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乐 陶建平
基于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这一现实背景,利用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从创业、创新和互联网使用三个维度探索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替代效应”和“智能化效应”,其中“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致使产业智能化通过降低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水平,阻碍高质量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一代和外地农民工、社会资本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从事常规性特征工作的农民工、处于东部以及劳动力保护较弱地区的农民工,其就业质量受产业智能化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提出促进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互联网使用技能可以推进农民工把握新就业形态,从而缓解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抑制作用、助力高质量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