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7)
2023(16777)
2022(14579)
2021(13841)
2020(11488)
2019(26820)
2018(26978)
2017(52301)
2016(28495)
2015(32476)
2014(32934)
2013(32781)
2012(30451)
2011(27650)
2010(27957)
2009(26328)
2008(26218)
2007(23720)
2006(21050)
2005(18750)
作者
(84755)
(70768)
(70550)
(67259)
(44663)
(33982)
(31932)
(27855)
(26601)
(25200)
(23923)
(23731)
(22307)
(22258)
(21833)
(21728)
(21579)
(20682)
(20377)
(20124)
(17717)
(17590)
(17244)
(16172)
(16082)
(15892)
(15887)
(15638)
(14448)
(14103)
学科
(121425)
经济(121292)
(81850)
管理(77074)
(59436)
企业(59436)
方法(54240)
(52509)
数学(47060)
数学方法(46576)
农业(34687)
中国(33572)
业经(29887)
(28656)
(25664)
地方(24506)
(24183)
(22473)
贸易(22464)
(21821)
(19310)
理论(19281)
银行(19257)
(18380)
(17901)
(17535)
金融(17531)
环境(17293)
技术(16994)
(16912)
机构
大学(421083)
学院(421064)
(170118)
经济(166351)
管理(164133)
理学(141827)
研究(140957)
理学院(140266)
管理学(137911)
管理学院(137151)
中国(107038)
(89715)
科学(87807)
(83098)
(77607)
(72036)
业大(67090)
研究所(65344)
中心(64725)
农业(64185)
(62624)
财经(61973)
北京(56902)
(56444)
(56165)
师范(55980)
(50594)
经济学(50570)
(50045)
经济学院(45741)
基金
项目(278099)
科学(216940)
研究(205855)
基金(199130)
(172643)
国家(171115)
科学基金(145467)
社会(127984)
社会科(120790)
社会科学(120755)
(109533)
基金项目(106202)
教育(93977)
自然(93098)
(91507)
自然科(90790)
自然科学(90765)
自然科学基金(89129)
编号(86957)
资助(81572)
成果(71422)
重点(61996)
(61581)
(60359)
课题(59052)
(56909)
创新(53019)
科研(52771)
教育部(52207)
大学(51681)
期刊
(192693)
经济(192693)
研究(124179)
(81975)
中国(79883)
学报(67962)
科学(62285)
(57343)
管理(55702)
农业(55501)
大学(51550)
学学(48594)
教育(46038)
(39508)
金融(39508)
业经(35659)
技术(35511)
财经(29814)
经济研究(28808)
问题(26938)
(26509)
(25386)
(21993)
理论(21028)
技术经济(21025)
图书(20882)
科技(19492)
商业(19368)
现代(19314)
实践(19163)
共检索到620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云  林世伟  
农民工回流问题近来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现象。自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从而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尤其是对有低技能的女性农民工的影响更严重,从而出现了大批女性农民工回流的现象。针对该现象,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其现状、理论层面与路径选择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秋红  黄颖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分为外流与回流,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是主流,是前提。但在强调这一主流的同时也不容忽视"逆潮回流"这一现象,探讨积极、有序的回流,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群  刘华  
近年来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热点 ,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亦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鉴于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 ,本文拟以江苏省为例 ,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中呈现的特点进行统计描述 ,并在计量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就其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春霞  
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而个人及家庭因素的影响较显著。年龄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并在婚龄前后达到最大值;初中教育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超过其它教育水平;配偶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可以是替代的,也可以是互补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方卫  康姣姣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不仅对区域劳动力供需平衡产生影响,也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家庭收入结构的优化。文章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回流、再外出的流动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利用2013和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劳动力存在反复流动的现象,外出的原因主要为增加收入,回流的原因主要为照顾老人及子女等非经济因素,流出地与流入地在政治、社会及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回到流出地的劳动力心理成本不降反增而再外出,再外出的原因还与农业经营收入的相对低稳定性有关。厘清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再外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制定保持区域劳动力供需平衡的相关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玉荣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入注目的现象。文章从基本概念、回流历史、回流原因、回流理论和模型、回流效应、对策与建议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了今后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帅帅   尹冠球  
[目的]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剖析资本下乡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对于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14、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资本下乡对劳动力回流的影响,探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进一步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资本下乡显著促进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且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资本下乡可以通过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两条路径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正向调节了资本下乡的劳动力回流效果;资本下乡显著增强了回流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意愿,更能吸引创业型、务工型劳动力回流。无论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纯农型,还是以非农就业为主的Ⅱ兼型家庭,资本下乡均可以促进其劳动力回流。且相较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效果显著。[结论]应进一步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构建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进而拉动“智力回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茂章  旷爱萍  
女性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多种,而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是影响她们非农转移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状况,促进女性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   翁贞林  
应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数据,研究数字素养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素养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主观就业质量影响更大。数字素养能拓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信息渠道,由此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客观就业质量;但数字素养降低了农村女性劳动力相对收入评价,弱化了数字素养对主观就业质量的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素养对于人均家庭纯收入低的农村女性劳动力群体客观就业质量提升效果更显著,而对高收入群体的主观就业质量提升显著。数字素养对客观就业质量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16~45岁的群体,对中低文化程度群体的客观和主观就业质量影响更为明显。数字素养各维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各有差异。因此,未来应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女性的数字素养,完善就业权益保障,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沙  
传统的推拉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决策。文章在对模型进行改造后,增加了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心理因素和自身能力因素,通过分析得知,除传统的城市和农村的推力、拉力对其回流决策有重要影响外,这种心理因素和自身能力因素对其回流决策的作出也存在重要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聂正彦  苗红川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图,并结合路径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显著;工资性收入增加和老龄化加剧,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梅  王姗  何懿  
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客观因素、主观感受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直接的关系,厘清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客观因素通过影响主观感受,进而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提高体面劳动水平对稳定就业有促进作用。基于这一影响路径,就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燕妮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且其合理、有序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课题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找出解决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务伟  杨学成  
本文基于对山东省2088位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农村女性劳动力在素质、就业、收入等方面既落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更落后于城镇女性劳动力。笔者认为,这种局面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自然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人文方面的原因;既有发展方面的原因,又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因此,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城乡公平就业,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