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1)
- 2023(6943)
- 2022(6119)
- 2021(6026)
- 2020(5112)
- 2019(11880)
- 2018(11872)
- 2017(24741)
- 2016(13558)
- 2015(15641)
- 2014(15930)
- 2013(16093)
- 2012(15115)
- 2011(13570)
- 2010(14247)
- 2009(13896)
- 2008(14491)
- 2007(13565)
- 2006(12751)
- 2005(12232)
- 学科
- 管理(52158)
- 济(48530)
- 经济(48465)
- 业(47908)
- 企(41804)
- 企业(41804)
- 财(22490)
- 银(21456)
- 银行(21311)
- 制(21121)
- 方法(20701)
- 行(19881)
- 数学(17693)
- 数学方法(17419)
- 中国(17388)
- 务(14929)
- 财务(14887)
- 财务管理(14847)
- 农(14810)
- 企业财务(14149)
- 融(13975)
- 金融(13975)
- 度(13190)
- 制度(13188)
- 策(12933)
- 业务(11325)
- 业经(11018)
- 贸(10872)
- 贸易(10861)
- 易(10652)
- 机构
- 学院(192825)
- 大学(191844)
- 济(83230)
- 经济(81046)
- 管理(77410)
- 研究(62364)
- 理学(61842)
- 中国(61825)
- 理学院(61219)
- 管理学(60564)
- 管理学院(60122)
- 财(50198)
- 京(41808)
- 财经(36162)
- 江(33283)
- 经(32427)
- 科学(32052)
- 所(31983)
- 中心(30922)
- 银(30241)
- 银行(29097)
- 北京(28061)
- 州(27278)
- 行(27201)
- 研究所(27193)
- 财经大学(26498)
- 农(25315)
- 经济学(24575)
- 范(23392)
- 师范(23259)
- 基金
- 项目(101156)
- 研究(80804)
- 科学(78950)
- 基金(72017)
- 家(59074)
- 国家(58497)
- 科学基金(50384)
- 社会(49416)
- 社会科(46875)
- 社会科学(46860)
- 省(38202)
- 教育(37664)
- 基金项目(36443)
- 编号(35047)
- 资助(32285)
- 划(32212)
- 成果(31689)
- 自然(30559)
- 自然科(29699)
- 自然科学(29693)
- 自然科学基金(29163)
- 课题(24630)
- 部(23831)
- 性(22772)
- 重点(21984)
- 项目编号(21978)
- 发(21178)
- 教育部(21019)
- 人文(20750)
- 年(20376)
共检索到338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光华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实现战略发展、风险控制和价值实现的核心工具,通过体制机制、业务流程、人员科技的协调管理,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实现近远期经营发展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健康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资产负债管理能否尽快实现科学化、精细化,进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已成为中小银行安身立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本文在重点分析当前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和问题基础上,针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探索创新路径和管理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绍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公有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运行模式”课题组
在我国,银行如何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一个重大课题。1995年上半年以来,我们课题组对我国8省共35家银行试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文试图对各地银行反映最为集中的四大问题进行分析,其结论性意见难免有失偏颇,但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引起更为深入和广泛的讨论。 一、中国公有制银行目前是否具备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条件 在调研中,银行普遍的反映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发展方向,但对国有银行是否有必要在目前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及其基本条件是否具备持怀疑态度,认为国家应首先改变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琳 车士义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近几年贷款需求结构变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影响,商业银行期限错配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描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表现和面临的流动性和系统性风险,多角度剖析了期限错配的原因,并从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考核机制和加大资产证券化力度等角度提出了解决期限错配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 期限错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琳 车士义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近几年贷款需求结构变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影响,商业银行期限错配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描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表现和面临的流动性和系统性风险,多角度剖析了期限错配的原因,并从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考核机制和加大资产证券化力度等角度提出了解决期限错配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 期限错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戴豫升
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集中表现在负债来源多元化、信贷投放趋同、同业结构调整、表外理财膨胀等方面,给传统审慎监管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新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Rrudential Assessment,以下简称MPA)在延续原有审慎监管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强化资本支撑上限与资产规模扩张的联系,实现了对表内外资产总量和季度投放节奏的直接约束。本文在总结传统审慎监管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MPA管理的内容、实践和创新思路,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指出提升管理主动性、强化资本约束、完善配置机制、坚持价值创造导向等应对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世聪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难点与对策于世聪国有商业银行大多从原有的专业银行转体而来,一时还难以摆脱旧有积弊和重压,因而在资产负债.tb例管理转变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下面:笔者拟就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贤产负债比例管理存在的难点进行浅释,并寻求解决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锦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推行的难点与对策范锦文一、历史考察: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赖以产生发展的背景与实施要求。传统的商业银行,历来是奉行资产管理理论的,即认为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在于资产业务,银行能够主动加以管理的也是资产业务,而负债则取决于客户是否愿意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宏海
资产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事关全局。从外部看,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落实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从内部看,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核心的战略规划、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工具,是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因此,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与内外部形势密切相关,经济环境、金融格局和监管要求的变化都对资产负债管理提出新要求,资产负债管理也必须顺应形势,积极推进转型与变革,有效应对各种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彦 徐冕
长期以来,银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通过大规模设立分支机构、优化产品收益等方式,挖掘潜在客户,争夺其他银行客户,从而获得资产负债规模和盈利的增长。随着市场竞争的饱和,银行服务和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竞争形势不断加剧,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而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获得高速发展,银行竞争压力来源不仅包括银行,还包括各大金融科技公司。比如,国际上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戴豫升
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集中表现在负债来源多元化、信贷投放趋同、同业结构调整、表外理财膨胀等方面,给传统审慎监管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新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Rrudential Assessment,以下简称MPA)在延续原有审慎监管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强化资本支撑上限与资产规模扩张的联系,实现了对表内外资产总量和季度投放节奏的直接约束。本文在总结传统审慎监管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MPA管理的内容、实践和创新思路,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指出提升管理主动性、强化资本约束、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群
我国中小银行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的,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目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小银行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正确认清中小银行发展优势及其市场定位,为其发展创造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及广阔的空间,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现状中小银行主要是指吸收公众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觐军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精神,我国各专业银行从1994年开始实行“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一管理办法是针对我国专业银行当前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措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如何尽快地向商业银行规范的资产负债管理过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觐军 章少雄
一、中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中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主要改革措施之一。但目前由于中行受主、客观因素和内、外部原因的制约、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很难达到合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1.负债结构单一、稳定性差。目前,中行的负债业务主要由各项存款、人行借款、同业拆借和发行金融债券等构成,其自有资金和较为稳定的债券发行量在负债中所占比重很小,而流动性、波动频繁的对公、私存款占整个负债总量的比重偏大。这种单一的负债结构,一方面使银行资金的应变能力差,导致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