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4)
2023(10229)
2022(8518)
2021(8122)
2020(6442)
2019(15078)
2018(15202)
2017(26420)
2016(15933)
2015(17874)
2014(18249)
2013(17042)
2012(16425)
2011(15420)
2010(16120)
2009(14600)
2008(14623)
2007(13282)
2006(12457)
2005(11864)
作者
(44897)
(37550)
(37504)
(35742)
(24035)
(17986)
(17029)
(14765)
(14406)
(13822)
(13143)
(12776)
(12477)
(12407)
(12232)
(11653)
(11226)
(10987)
(10980)
(10946)
(10096)
(9547)
(9201)
(8779)
(8763)
(8616)
(8396)
(8391)
(7783)
(7715)
学科
(58056)
经济(57960)
管理(33412)
(31350)
中国(26085)
(23222)
企业(23222)
教育(21548)
地方(19435)
(19275)
(16217)
(15223)
业经(14933)
方法(14437)
理论(13072)
(12748)
金融(12746)
(12740)
农业(12727)
银行(12717)
(12577)
(12521)
(12460)
数学(11556)
(11310)
数学方法(11289)
地方经济(10632)
发展(9836)
(9709)
技术(9620)
机构
大学(217940)
学院(216649)
研究(89623)
(79857)
经济(77716)
管理(67875)
中国(63095)
理学(55728)
理学院(54779)
科学(54308)
管理学(53490)
管理学院(53044)
(50829)
(47726)
研究所(42925)
(42152)
师范(41823)
(40773)
(39324)
中心(38172)
教育(38013)
(37977)
北京(34141)
师范大学(34019)
(32128)
农业(30275)
(30071)
业大(30010)
财经(29611)
技术(29370)
基金
项目(130763)
研究(104411)
科学(102059)
基金(87118)
(76284)
国家(75363)
科学基金(61417)
社会(61385)
社会科(57540)
社会科学(57529)
教育(55195)
(54156)
(47663)
编号(45866)
基金项目(44427)
成果(41806)
课题(37272)
自然(36361)
自然科(35406)
自然科学(35392)
资助(35134)
(35096)
自然科学基金(34732)
重点(32098)
(30761)
(29691)
发展(28221)
(27691)
(27680)
规划(27329)
期刊
(105865)
经济(105865)
研究(81401)
中国(65063)
教育(63017)
(38278)
学报(34336)
科学(31617)
(29756)
管理(27522)
大学(26750)
农业(25787)
(24510)
金融(24510)
学学(23332)
技术(22960)
业经(17684)
职业(17257)
经济研究(15852)
财经(15111)
(13522)
问题(13259)
(13151)
(12936)
论坛(12936)
技术教育(11592)
职业技术(11592)
职业技术教育(11592)
(11559)
图书(11274)
共检索到372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伍慧萍  
近十年以来,德国职业教育面临行业格局变迁、技术发展和高学历化等多重挑战,为此德国加紧战略布局,出台指导战略、政策文件和项目计划,重点从三个维度实施改革。首先,在数字化维度,德国打造"职业教育4.0"概念,依托数字化战略和重点项目推进转型。其次,在高学历化维度,德国打通上升渠道,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渗透,推出双元制大学学习、高等职业教育三级进修制和职教学分折算等创新模式。最后,在国际化维度,德国对外输出双元制模式,对内加强与国际接轨,改善对国外职业资格认证和促进培训生获取海外经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杨   马丽亚   魏伟  
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家一系列政策为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以青海省为例,深入调查研究了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做优做强”为目标,高起点优化职业教育发展布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高标准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夯实基础为保障,高水平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以产教融合为抓手,高质量推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东西部协作为平台,借势借力发展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东风  葛力力  项羿  
中德职业教育在模式、地位和发展方向上存在着许多差异。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特色模式建立教学体系,并且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享有与其他教育同等的地位,立足行业导向培养人才;中国职业教育以传统的学校教育为主,与企业脱节,并且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在改革发展方面显示出滞后性。从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吸取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因素,融入到我国职业教育中,对新时期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为市场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结构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学校不断推进布局和专业等结构调整,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的重点是通过结构改革,使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数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中的比重大大增长,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到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2015年以来,德国推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教育改革的战略计划,改革领域涵盖了教育系统中的各个教育类型。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改革有五大特点:第一,修订职业教育法律条例,保障BBNE改革质量;第二,确定重点优先发展领域,有序突破BBNE改革重点;第三,基于可持续发展行动标准,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第四,面向课程教学,融入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第五,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推进BBNE改革。德国BBNE改革,为我国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全新的改革视角和有价值的行动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正梅  
本文在简要叙述德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从 13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德国职教改革重点和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扣兰  常唐喜  吴争鸣  
本文探讨了影响医学相关类专业发展的因素,并对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改革的改革策略从改革四个模式(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创新五个环节(创新教学环境、创新专业设置、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创新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胡佳怡  李敏  
随着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际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展迅速。其中,国内主流的国际课程包括IB、AP、A-level/IGCSe、BC、vCe/WACe、PGA和IMYC/IPC。本文提出了认知这些国际课程的四个维度:课程地域维度一全球性与区域性;课程目标一国际意识与知识习得;课程组织一学科学习与主题探索;推广战略一全球胜任力与市场驱动力。这四个维度构成了国际课程的认知坐标模型,而不同国际课程在这个坐标模型中分别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并呈现出凸显国际意识培养和主题探索学习的基本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忠奇  程翔  张宇  
新职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对缓解我国就业问题、繁荣"双循环"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制于数据可得性,有关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和相关政策界定了新职业概念并进行了新职业分类,然后借助网络爬虫和问卷调查方法,从企业层面和从业者层面对新职业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新职业在城市分布和类型分布上存在集聚现象,新职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成都等一线城市,主要类型为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类;新职业从业者年轻化特点明显,对所从事职业的满意度较高,前景较认可;城市政策支持和数字化程度直接影响新职业发展,落户政策支持度每提升1个标准差,新职业从业者对工作满意的优势比上升7.1%,就业政策支持度每提升1个标准差,新职业从业者对工作满意的优势比上升9.5%。最后,本文从政策扶持、人才培育、环境优化及新职业标准开发等方面给出了繁荣新职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博  陈柳  程世鑫  
2022年,德国先后发布了《2022年职业教育报告》《德国国家教育报告2022》,对2021年德国职业教育系统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来看,德国职业教育面临着双元制职业教育供求比率趋于“平衡”、双元制职业教育供需错配问题凸显、全日制学校职业教育GES领域供需增长显著、职业教育过渡系统受疫情影响发展受限等现实危机与挑战。为此,德国从政府层面及时制定并实施了诸多举措,包括将提高双元制职业教育吸引力作为首要任务、以积极姿态应对数字化变革挑战、以“新教育链协议”推动职业教育过渡系统发展。未来,德国将在加大经费扶持力度、推行新的职业教育政策以及发展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应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性变革引发的职业教育世界性的变革趋势,德国对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将其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制定新《职业教育法》。2005年4月1日起,新《职业教育法》生效。这一新《职业教育法》具有五大特点:重视多元化,扩展职业教育新空间;强调多样化,开发职业教育新形式;加速现代化,赋予职业教育新活力;构建网络化,制定职业教育新政策;促进透明化,公布职业教育新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亓俊国  庞学光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复杂多样的参与主体。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其的分析和理解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分歧。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进行多维度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诸多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河  欧阳芬  张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教育部门户网站网民发帖18474条,其中对职业教育方面的意见557条。本文采用文献法对职业教育的意见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网民对职业教育的留言数量远远少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关注程度高的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招生与就业改革、办学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出现频率最高的建议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待遇、加大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制定教师任用标准、加强师资培养、将技工教育归为教育部管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如何通过人才培养、社会培训和技术研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体现自身价值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是:职业教育在促进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服务区域发展的动机和障碍是什么?怎样把区域服务与学校办学结合起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针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走向问题,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劳动力市场需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人力资源配置、职业教育供求关系、延长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普通高中改革以及国际经验等多个视角,分析各自的利弊认为,未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改革思路是:中职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整合发展、学校教育与工作场所教育并行、增量劳动力和存量劳动力教育并重、职前和职后一体化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