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8)
- 2023(10469)
- 2022(8964)
- 2021(8171)
- 2020(7158)
- 2019(16377)
- 2018(16158)
- 2017(31714)
- 2016(17603)
- 2015(19893)
- 2014(19871)
- 2013(19817)
- 2012(18670)
- 2011(17089)
- 2010(17189)
- 2009(16367)
- 2008(16374)
- 2007(14877)
- 2006(13083)
- 2005(11688)
- 学科
- 济(72974)
- 经济(72893)
- 管理(48994)
- 业(48751)
- 企(36525)
- 企业(36525)
- 方法(35773)
- 数学(32318)
- 数学方法(32078)
- 农(22594)
- 中国(20219)
- 财(19184)
- 贸(17249)
- 贸易(17245)
- 易(16839)
- 学(16148)
- 业经(15252)
- 制(14963)
- 农业(14711)
- 银(12727)
- 银行(12663)
- 地方(12236)
- 行(12066)
- 务(11372)
- 财务(11355)
- 财务管理(11320)
- 融(11257)
- 金融(11255)
- 环境(11172)
- 技术(10756)
- 机构
- 大学(267834)
- 学院(266381)
- 济(111445)
- 经济(109277)
- 管理(99038)
- 研究(92946)
- 理学(85909)
- 理学院(84908)
- 管理学(83518)
- 管理学院(83038)
- 中国(69825)
- 科学(59998)
- 农(58386)
- 京(56448)
- 财(50664)
- 所(49855)
- 农业(46989)
- 业大(46932)
- 研究所(45658)
- 中心(42065)
- 财经(40895)
- 江(39521)
- 经(37086)
- 北京(35207)
- 经济学(34759)
- 范(33004)
- 师范(32513)
- 院(32453)
- 经济学院(31873)
- 州(31058)
- 基金
- 项目(177020)
- 科学(136811)
- 基金(128086)
- 研究(121446)
- 家(115380)
- 国家(114433)
- 科学基金(94867)
- 社会(77181)
- 社会科(73184)
- 社会科学(73157)
- 省(69348)
- 基金项目(68388)
- 自然(63186)
- 自然科(61687)
- 自然科学(61660)
- 自然科学基金(60595)
- 划(59563)
- 教育(55516)
- 资助(52272)
- 编号(48142)
- 重点(40548)
- 部(39282)
- 成果(38504)
- 发(38297)
- 创(36657)
- 计划(35238)
- 科研(34958)
- 创新(34427)
- 课题(33001)
- 教育部(32591)
- 期刊
- 济(117420)
- 经济(117420)
- 研究(74186)
- 农(52258)
- 学报(51353)
- 中国(46182)
- 科学(43554)
- 财(37861)
- 大学(36815)
- 农业(35365)
- 学学(35206)
- 管理(33171)
- 融(23994)
- 金融(23994)
- 教育(21734)
- 技术(20464)
- 财经(20331)
- 业经(20216)
- 经济研究(19889)
- 业(19069)
- 经(17448)
- 问题(17046)
- 贸(15244)
- 版(14229)
- 技术经济(13905)
- 商业(13575)
- 业大(13405)
- 理论(13186)
- 科技(12600)
- 统计(12550)
共检索到384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琳凤 李孟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并受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单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彤 郑春芳 李万峰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等都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文章希望通过对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结论认为,当前状况下,我国粮食的成灾面积增长率和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对粮食的产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粮食 影响因素 产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健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熊健一、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建模机理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分析灰色系统中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其主要内容。以关联度作为其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斌 王秀东
该文对我国粮食近9年来连续增产(以下简称:粮食"九连增")现象,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包括对粮食、三大主粮及其它杂粮增产率,粮食总产趋势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两方面因素在粮食"九连增"过程中的贡献率大小。研究发现:粮食"九连增"主要得益于单产的大幅增加;单产和播种面积这两方面因素在三大主粮的增产过程中贡献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其它杂粮的增产中单产增产贡献率较大。"九连增"期间,现行的一系列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补贴政策对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作用显著;而农业生产促进性补贴及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作用明显。笔者认为继续加大各类直接或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力度...
关键词:
粮食 “九连增” 影响因素 贡献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易鹏 段豫川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相关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建立粮食产量与大宗粮食种类各自产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大宗粮食种类的冲击对粮食总产量的传递效应及其分别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程度,从增加粮食总产量的角度为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海清 王波
在现实的经济体制、政策和资源条件下,农户收入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农户收入和粮食生产之间存在着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冲突;同时,现实粮食流通体制和农地制度束缚和制约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四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玮 赵益平
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目前粮食的生产能力来看,完全有能力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保证粮食供给,满足市场基本的需要。但是,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资源分配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粮食生产发展和市场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可能会造成粮食市场的波动,甚至引发粮食的危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在保护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
关键词:
农业 粮食安全 流通体制改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安虎森 周江涛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对南北经济分化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从投资、消费、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水平、产业结构、制度因素等角度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展开研究,发现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和南北经济分化扩大的时间线基本一致,南北差距扩大态势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进一步凸显。南北经济分化源于南北地区在经济增速换挡、动力转换方面的差异,而决定这种差异的是南北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因此,应通过加快北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投资效率、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北部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北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使北部经济发展提速,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南北经济分化 产业结构 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莹 穆月英
粮食生产既是产生能量物质,也是消耗能源的过程。在当今全球性能源紧缺、能源供求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从能源视角研究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能值核算出发,对主要投入的能源要素进行无量纲整合,在我国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框架,运用改进的随机前沿(SFA)模型对粮食生产的能源效率变化进行实证分解,并进一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粮食生产能源效率变化进行解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近2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总能耗上升但相应能效却呈现周期式下降;劳动力产出弹性
关键词:
能源 粮食生产 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 孔祥斌 张安录 张雪靓 祁凌云
从耕地利用角度对影响粮食生产变化的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应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Lmdi)将影响1980—2010年我国省域粮食生产变化的因素分为粮食单产、复种指数、耕地面积和粮作比例;对粮食生产及其分解因素的统计指标在省级层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加22 592.3万t,粮食生产格局重心由南重北轻逐渐演变为北重南轻;4个因素中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起到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增产作用逐年降低,并被复种指数和粮作比例所替代;耕地面积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全国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翠玲 冯中朝
本文利用波动指数测算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并从自然波动和经济波动两个方面,描述了其波动特征。1978—2002年间,粮食经济波动引起的粮食生产下降的幅度高于自然波动引起粮食生产下降的幅度。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投入、宏观经济政策、自然灾害和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波动性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东勋
粮食安全和粮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近年来国际粮价的不断攀升及其对中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出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基础性地位问题重新受到重视。同时,城市化浪潮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粮食生产产生着持续的冲击,在农业劳动力减少和耕地不断被城市化所蚕食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能否得以维持甚或有所增长?影响全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惠兰 刘英杰 孙长平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战略后备区,粮食安全不仅是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区域内粮食生产安全程度较高,本文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认为保护耕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保证一定规模的粮食播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单产,是保障新疆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