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3)
2023(7254)
2022(6308)
2021(5851)
2020(4973)
2019(11116)
2018(10918)
2017(20958)
2016(11771)
2015(13055)
2014(12938)
2013(12713)
2012(12252)
2011(11087)
2010(11603)
2009(10755)
2008(10683)
2007(9915)
2006(9219)
2005(8593)
作者
(35806)
(29746)
(29531)
(28617)
(19187)
(14312)
(13307)
(11502)
(11497)
(10952)
(10182)
(10043)
(9910)
(9798)
(9724)
(9407)
(8976)
(8874)
(8868)
(8832)
(7683)
(7484)
(7433)
(7082)
(6936)
(6873)
(6689)
(6656)
(6126)
(6112)
学科
(41393)
经济(41315)
管理(33466)
(31103)
(24355)
企业(24355)
方法(15553)
(15143)
(13893)
数学(13341)
数学方法(13078)
中国(12924)
(11770)
(11575)
农业(9838)
(9721)
业经(9363)
(9150)
银行(9124)
(8819)
地方(8724)
(8639)
(8523)
贸易(8514)
(8280)
税收(8224)
(8151)
(7646)
金融(7646)
及其(7561)
机构
大学(165752)
学院(165396)
(66556)
经济(64890)
研究(63251)
管理(60631)
理学(50701)
中国(50279)
理学院(50113)
管理学(49093)
管理学院(48809)
科学(39084)
(36439)
(34929)
(33297)
(33051)
中心(29979)
研究所(29971)
(29133)
农业(26009)
财经(25841)
业大(25194)
(23404)
北京(23387)
(23226)
(22840)
师范(22516)
(22452)
(22258)
经济学(19548)
基金
项目(105274)
科学(82812)
基金(76838)
研究(75041)
(68840)
国家(68223)
科学基金(57152)
社会(46300)
社会科(43699)
社会科学(43690)
(39969)
基金项目(39470)
自然(38731)
自然科(37827)
自然科学(37811)
自然科学基金(37157)
(35423)
教育(34624)
资助(32724)
编号(30436)
成果(26492)
重点(24331)
(23516)
(22679)
课题(22126)
(20985)
科研(20541)
计划(19825)
创新(19686)
教育部(19606)
期刊
(80941)
经济(80941)
研究(55082)
中国(37916)
(29850)
学报(28349)
科学(26409)
(25721)
管理(23779)
(21828)
金融(21828)
大学(21242)
教育(20803)
学学(19810)
农业(19473)
经济研究(13051)
技术(13033)
业经(12919)
财经(12817)
(11035)
(10039)
问题(10034)
图书(9058)
(8861)
(8168)
国际(8052)
理论(7968)
世界(7464)
(7336)
现代(7256)
共检索到271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娟  
居民储蓄是居民投资行为的基本部分,是指居民将不用的货币存入信用机构的一种信用关系和各种投资的经济行为。从广义上说,居民储蓄行为表现为银行储蓄、手持现金、有价证券和存款性保险金等几种投资方式,债券股票是其重要的方式之一。因此,研究居民储蓄行为的变化,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帆  张文芳  
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6次降低存款利率,以期分流储蓄存款,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但储蓄存款一直保持坚挺的增长势头,储蓄呈分流不畅的态势。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为国家积累了建设资金,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种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储蓄—投资转化方式的弊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居民的收入水平、支出水平和储蓄水平是可以做出相互比较的。居民的积累与企业的积累不一样 ,并不一定都是为着价值增值 ,从而并不一定都要转化为资本。居民过度追求金融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由于思想观念上对于私人资本的认识问题 ,以及在政策上有不利于居民的直接投资行为的发生。任何政府都可以通过对利益的调整 ,实现对居民储蓄的导向和调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怀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到1997年底达4万多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正确分析居民的储蓄行为,尤其是市场化进程中居民储蓄的变化,既有利于宏观决策者对储蓄存款作出科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本文回顾了 1996~ 2 0 0 2年我国利息率连续 8次下调而居民储蓄却逆势激增、存贷款差额扩大的运行情况 ,从储蓄功能多元化角度解析了其原因 ,并对未来我国居民储蓄的出路及利息走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坤荣  谢勇  
本文使用资金流量表数据探讨了中国国民储蓄的部门特征以及居民储蓄在其中的地位及其变化。研究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储蓄率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在上世纪90年代的增速最快,而在2000年以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同期水平;从国民储蓄的部门特征来看:居民储蓄始终是国民储蓄中最重要且稳定的组成部分,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近年来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居民储蓄倾向却增长明显,从而导致居民部门储蓄率的基本稳定。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锦云  汪时珍  李晏墅  
通过运用1978—2009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化肥施用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业贷款额、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8岁以上农民上网人数等数据,检验了新旧农业生产要素对改造传统农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有效灌溉面积等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业现代化影响有限,更多地体现在农业机械化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中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和现代农业信息与因变量(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依次减弱。农业机械总动力对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最显著,依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虽然解释变量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检验,但影响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中国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应依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媛媛  高汝熹  饶文军  
对中国总储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率逐年降低,中国高储蓄率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储蓄的不断上升。基于1992-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统计数据,本文从部门可支配收入和边际储蓄倾向角度,对我国居民、企业及政府三部门的储蓄率变化进行剖析,同时,建立计量模型对问题的变化原因做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全面提高居民收入比例,实施"减税降负、促进消费"的税收体制改革,以及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企业对劳动者支付水平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晓方  
近年来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令金融行业的人们瞩目。在实际运行和管理中,邮政储蓄业务的运作乃至相关的政策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1、对邮政储蓄利率政策上的倾斜,是导致邮政储蓄业务的不规范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邮政储蓄业务采取了倾斜的利率政策,从而为邮政部门提供了对外扩张的原动力。邮政储蓄在中央银行转存款的利率为4.347%。 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备付金存款利率为1.89%,邮政储蓄转存款的利率比金融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凭证式储蓄国债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凭证式国债债权的记录和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发行及债权托管系统,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投资人和承销机构,承销机构和财政部之间的双重债务关系。这种双重债务关系已成为产生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方式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发风险。由于凭证式国债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根  
关于高储蓄的思考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根当前,我国的储蓄存款迅速增加,但在高储蓄的背后,存有高通胀,名义利率难以抵补物价的上扬,实际利率长期处于负值现象。这种在实际利率为负值背景下的高储蓄,究竟是忧是喜,不得不令人深思。一、我国储蓄的特征近十几年来,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林仁   张同镇   杨梦璘  
为扭转市场疲软,使整个经济正常运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消费,启动市场。如降低调节税使一部分产品降低价格,增加信贷规模支持“主渠道”发挥吞吐调节的“蓄水池”作用,特别是调低储蓄存款利率,利用利率杠杆来增强人们的消费意识,引导人们适度消费,起到了扭转市场疲软的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丹辉  耿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运平  王学成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多年来我国央行的利率政策对我国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作用很小,我国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对央行的利率变动并不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