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9)
- 2023(9540)
- 2022(7929)
- 2021(7218)
- 2020(5990)
- 2019(13565)
- 2018(13349)
- 2017(25137)
- 2016(13855)
- 2015(15595)
- 2014(15538)
- 2013(15671)
- 2012(14846)
- 2011(13621)
- 2010(13935)
- 2009(13136)
- 2008(13350)
- 2007(12418)
- 2006(11416)
- 2005(10856)
- 学科
- 济(58009)
- 经济(57940)
- 管理(46024)
- 业(44068)
- 企(33993)
- 企业(33993)
- 中国(21371)
- 农(19951)
- 方法(18930)
- 地方(18125)
- 财(16101)
- 数学(15400)
- 数学方法(15256)
- 银(15067)
- 银行(15037)
- 业经(14691)
- 行(14388)
- 制(14261)
- 融(13061)
- 金融(13061)
- 贸(12898)
- 贸易(12886)
- 易(12482)
- 农业(11650)
- 学(11246)
- 险(11051)
- 保险(10960)
- 务(10405)
- 财务(10371)
- 财务管理(10331)
- 机构
- 学院(196566)
- 大学(193915)
- 济(80235)
- 经济(78212)
- 管理(74272)
- 研究(72468)
- 中国(62736)
- 理学(59497)
- 理学院(58756)
- 管理学(57845)
- 管理学院(57448)
- 京(44274)
- 科学(44208)
- 财(41763)
- 所(38594)
- 农(38037)
- 中心(34345)
- 研究所(34291)
- 江(33973)
- 财经(30198)
- 农业(29836)
- 北京(29174)
- 业大(28761)
- 州(27636)
- 经(27219)
- 省(26818)
- 院(26269)
- 范(25156)
- 师范(24805)
- 经济学(23213)
- 基金
- 项目(117682)
- 科学(90900)
- 研究(85593)
- 基金(82631)
- 家(72778)
- 国家(72091)
- 科学基金(60476)
- 社会(52459)
- 社会科(49584)
- 社会科学(49568)
- 省(47407)
- 基金项目(42455)
- 划(39692)
- 自然(39353)
- 自然科(38373)
- 自然科学(38362)
- 教育(38035)
- 自然科学基金(37686)
- 资助(35526)
- 编号(34741)
- 发(30811)
- 成果(28765)
- 重点(26803)
- 课题(25701)
- 部(25061)
- 发展(24413)
- 创(24156)
- 展(24005)
- 创新(22709)
- 科研(22554)
共检索到339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伟光
寿险新险种的研究和开发是寿险公司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寿险公司是满足保户需求、提供人寿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而寿险产品正是使客户需求变成现实的关键因素。在寿险市场上,客户的需求又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寿险公司,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以适应市场要求,是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何士宏
迄今 ,台湾寿险产品的开发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 ,由于寿险业经营环境的变迁 ,寿险产品开发有不同的主体和重点。当前 ,内地寿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产品开发和创新是内地寿险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台湾和内地相同的历史人文背景 ,决定了台湾寿险产品开发的经验可为内地寿险产品的开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宇梅
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诸多影响,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量增加,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开发寿险新品种——灵活的年金新品种和护理类健康保险,是减轻政府负担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年金保险 健康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宪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寿险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利率波动较大 ,对寿险产品的设计开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导致了利差风险的存在。对我国寿险市场存在的利差风险 ,解决的途径是 :加快产品转型 ,以规避利差风险 ;拓展寿险资金运用渠道 ,加强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 ;实行弹性预定利率 ,建立市场自动调节机制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实行财务再保险 ;加强管理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韫瑜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保险业在最近几年里保持了快速的增长,1997年全年的保费收入为10873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1996年增长3919%,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60024亿元,规模已经超过了财产险。但是,目前寿险市场还存在着许多亟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晓灵
投资型寿险产品是指带有投资功能、保单责任准备金的报酬率与银行利率脱钩、与保险资金运用效果紧密联系、投资风险与收益由投保人与保险人共担的产品。新型投资型寿险产品大致有分红型、万能型、基金连结型三类。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利源除了少量的来自被保险人溢额缴付的保险费 ,更主要的是来自被保险人投资帐户的管理费用和投资收益分成。目前 ,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投资以及现金流动的风险都使投资型寿险产品的上市存在着市场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段白鸽
作为老龄社会的重要风险,长寿风险专题研究是近20年来公共养老金领域、保险公司关注的热点。长寿风险引发的保险公司寿险产品定价高估和年金产品定价低估之间存在潜在的自然对冲效应。为了量化这种对冲效应的长期影响,本文基于构建的同时涵盖低龄、高龄和超高龄在内的整个生命跨度的全年龄人口动态死亡率模型,采用对冲弹性量化终身寿险与终身年金、两全保险与定期年金、递延寿险与递延年金三类保障型寿险产品和养老型年金产品对冲效应的动态演变,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扩展探讨利率变化对对冲效应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从单位寿险和年金产品组合的净对冲效应来看,由于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区分了性别差异,使得女性的对冲效应更明显,因而女性对应的产品组合中的长寿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更不显著。作为系统性风险,利率风险和长寿风险也存在对冲,利率上升能抵消或对冲长寿风险的影响,低利率下长寿风险更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春风
一、培育和开发寿险新的保费增长点的现实意义培育和开发寿险新的保费增长点,是指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客观要求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加快发展那些市场需求量大、产品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险种。培育和开发寿险新的保费增长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猛 汪国庆
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以来,随着美国次级债风波演变为百年难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形势风云突变,过去让我们高山仰止的众多跨国金融机构纷纷轰然倒塌,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全球股市在大幅波动中不断走低。表面看来,次级债问题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所引发的。实质上,本次危机起源于对上次危机的救赎,即2001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瑞峰
我国自恢复人寿保险业务以来 ,由于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体制弱化等原因 ,利率敏感型的产品都是依据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为重要参数 ,但这种假设的利率 ,因承诺了长期高水平的投资回报 ,极易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致使寿险公司形成了利率风险。防范与化解利率风险的途径是 ,加快寿险产品转型步伐 ,以利化解和规避利率风险 ;扩大寿险资金运用渠道 ,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建立自动调节机制 ,实行弹性预定利率 ;建立寿险行业自律机制 ,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强化业务管理 ,提高人员素质
关键词:
寿险产品 利率风险 预定利率 利率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孔月红 雷生茂 夏龙
寿险产品创新的风险有的源自于寿险公司自身,属非系统风险的范畴;有的却是宏观经济与法律环境造成的,属于系统性风险。对于前一类风险,寿险公司可以通过严格规范自身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来防范和化解;但对后一类风险,却有赖于整个经济与法律环境的完善。因此,对寿险产品创新风险的管理应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
产品创新 市场风险 风险补偿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志军
近来随着我国股市的低迷,经营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保险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发展分析入手,进一步认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自主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 收益率 利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谢圣远 李晓锋
本文在厘清同质产品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寿险公司产品的保险责任、投保年龄、保险期间等,并构建同质指数,结果发现:我国寿险公司产品的同质程度不高。产品同质化并不是制约我国寿险业创新发展的首要因素,寿险公司要突破增长瓶颈,应在营销渠道、品牌宣传和价值传递等方面积极创新。
关键词:
寿险公司 产品 同质 保险责任 保险合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林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保险评价体系。保险产品的评价体系是保险评价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以保险产品相对透明为目的进行的。在所有的保险产品中,人身保险产品与社会大众关系最为密切,人身保险在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中也占有决定性地位。所以,当务之急是首先建立人身保险产品的评价体系。寿险保单的保障程度、投资价值以及附带的服务水平是寿险产品的核心问题,应当成为寿险产品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重点从寿险产品保障程度进行评价研究。
关键词:
寿险产品 评价体系 保障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