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
2023(1345)
2022(1105)
2021(1068)
2020(1002)
2019(2276)
2018(2281)
2017(4072)
2016(2401)
2015(2675)
2014(2798)
2013(2663)
2012(2726)
2011(2205)
2010(2375)
2009(2284)
2008(2523)
2007(2202)
2006(1929)
2005(1828)
作者
(6917)
(5831)
(5601)
(5593)
(3854)
(2850)
(2696)
(2217)
(2200)
(2183)
(2017)
(1976)
(1894)
(1886)
(1865)
(1760)
(1720)
(1696)
(1638)
(1582)
(1451)
(1425)
(1396)
(1346)
(1312)
(1286)
(1263)
(1250)
(1178)
(1101)
学科
管理(10177)
(9322)
经济(9312)
(8725)
(8397)
企业(8397)
(5778)
(4863)
财务(4859)
财务管理(4848)
企业财务(4639)
方法(3392)
(3077)
数学(2840)
数学方法(2791)
(2567)
银行(2563)
(2352)
(2319)
中国(2242)
(2048)
金融(2048)
(1935)
(1928)
(1732)
(1674)
体制(1669)
业经(1641)
及其(1608)
(1537)
机构
大学(31870)
学院(31683)
(12669)
经济(12319)
研究(12179)
管理(10783)
中国(10780)
理学(8782)
理学院(8673)
管理学(8478)
管理学院(8424)
(7903)
(7532)
科学(7027)
(6497)
中心(5881)
财经(5737)
(5702)
研究所(5663)
(5230)
(5128)
北京(4983)
业大(4590)
农业(4510)
(4414)
财经大学(4368)
(4302)
(3956)
经济学(3854)
(3778)
基金
项目(19098)
科学(14850)
基金(14147)
研究(13231)
(12762)
国家(12651)
科学基金(10641)
社会(8244)
社会科(7742)
社会科学(7740)
自然(7503)
基金项目(7367)
自然科(7338)
自然科学(7338)
自然科学基金(7199)
(7132)
教育(6259)
资助(6247)
(6161)
编号(5014)
成果(4689)
重点(4599)
(4481)
(3984)
教育部(3779)
科研(3779)
(3730)
大学(3630)
课题(3623)
(3617)
期刊
(15693)
经济(15693)
研究(11230)
(8199)
中国(7274)
学报(5813)
管理(5166)
(5157)
金融(5157)
科学(4891)
(4833)
大学(4379)
学学(4212)
教育(3232)
农业(3168)
财经(3154)
会计(3067)
经济研究(3027)
财会(2845)
(2704)
技术(2365)
(2193)
(2082)
通讯(2078)
会通(2071)
国际(2032)
(1930)
问题(1843)
理论(1687)
业经(1661)
共检索到55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钧  
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指导下,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制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因素,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政策措施;近年来的宏观调控具有鲜明的特点,既着眼于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又着眼于为长期经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特别是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并充分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预期宏观调控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在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的局面,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隐患,国民经济仍面临从局部过热向整体过热蔓延的危险。2005年宏观调控丝毫不能放松,但要改进调控方式,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在总量调控上,注重运用货币政策,防止高通货膨胀爆发;在结构性调控上,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加强薄弱环节发展。同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促进消费、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来年中国经济谋篇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十二月三日至五日在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双防"将正式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6%,已降低到改革开放后近30年来的最低点;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则相差20个百分点左右。这在宏观经济指标的各个参数中,是很不协调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再次呈现增长"偏快"的趋势,宏观经济运行再次面临由"偏快"向"全面过热"转化的风险。在一些旧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经济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樊纲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出现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工业生产增长率达18%,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全民所有制投资增长幅度达到38.7%;信贷规模增长幅度已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地  
中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期,通胀现象将在小幅振荡中持续攀升。通胀的主要根源是过度投资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胀必须在较长时期内坚持总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改善和优化经济增长结构,降低各级政府投资冲动,依赖于政府职能转变,即把大部分经济职能移交给市场,由市场与政府共同分担调控责任。保证增长、控制物价,需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刺激以农民为主体的有恒产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并以此作为未来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